無意江石分碧流,飛花懷露灑扁舟。漁翁不解東風盡,南浦云舒何處愁。

熱心網友

江石無意分碧流,飛花含露舞扁舟。漁翁不解東風勁,霧淡云舒何處愁!既是“飛花”想必“風勁”,故“灑”改作“舞”,“盡”為“勁”,但“愁”從何來,天高霧淡,風起云舒?只是改此幾字,意思卻到了彼岸了。一笑置之!

熱心網友

不能身臨其景,不一定說的恰當。但我以為,“飛花懷露灑扁舟”中的“懷”改為“攜”更象事實。

熱心網友

易悲及雪意見不錯.末句個人意見改為"猶指隔江黃鶴樓"

熱心網友

你是寫景嗎

熱心網友

末句似有些意境,諒本人駑鈍,是不是稍顯模糊了一點。

熱心網友

古韻之詩,一賴韻味,二賴意境。兄長之詩為七絕,有平有仄,,似無從挑剔,然兄即挑旗,總有說辭,故有下文。云:詩在平仄,亦在意境,兄長未能及時說明出處,小弟又多愚純,故難解深意,也就顯得詩文少了氣魄與知音。如此一說,不知兄長意下如何?

熱心網友

同意樓上的觀點。愚以為懷露改為含露好。平仄上不是兄臺是否故意用拗格?我也看不太明白。

熱心網友

寫得不錯,但有幾點注意,1,1句改為“江石無意”較好。2,注意平仄。此詩平仄多有不妥。意境很好!望更上一層樓!易悲 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