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級保護動物的確定要經過哪些程序

熱心網友

一個國家對其生物資源擁有主權。世界上大多數國家已經立法保護野生生物資源。各國對瀕危物種保護等級的劃分標準不一致。有時,等級劃分標準不是公開的。1 美國瀕危物種法案瀕危物種等級 1973年美國總統里根簽署了美國瀕危物種法案。根據該法案,如果1)1個物種的棲息地正在受到破壞;2)1個物種受到過度的開發;3)由于捕食和疾病,物種的數量下降;4)現有的法律法規不足以保護這種物種;5)存在其它危及物種生存的自然或人為因素。美國內務部部長可以根據美國魚與野生動物管理局的建議將1個物種列為瀕危物種。美國瀕危物種法案的物種瀕危等級分為“瀕危”和“受脅”兩大類。如果1個物種在它的分布區面臨滅絕的威脅,則列為瀕危物種,如果l個物種在可以預見的將來將面臨滅絕,則列為受脅物種。1個物種一旦被列為瀕危或受脅,美國瀕危物種法案要求為該物種制定1個恢復計劃,執行這個恢復計劃,直到該物種恢復到成功地脫離瀕危或受脅狀態為止。從1973年開始,美國每年大約有40個物種被列為瀕危或受脅物種,僅18個物種從瀕危降為受脅,或完全從瀕危物種名錄剔除。2 中國瀕危物種紅皮書瀕危物種等級和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等級 中國動物紅皮書的物種等級劃分參照1996年版IUCN瀕危物種紅色名錄,根據中國的國情,使用了野生滅絕(Ex)、絕跡(Et)、瀕危(E)、易危(V)、稀有(R)和未定(I)等等級(汪松,1998,汪松等,1998)。中國植物紅皮書參考IUCN紅皮書等級制定,采用“瀕危”、“稀有”和“漸危”3個等級。1)瀕危:物種在其分布的全部或顯著范圍內有隨時滅絕的危險。這類植物通常生長稀疏,個體數和種群數低,且分布高度狹域。由于棲息地喪失或破壞、或過度開采等原因,其生存瀕危。2)稀有:物種雖無滅絕的直接危險,但其分布范圍很窄或很分散或屬于不常見的單種屬或寡種屬。3)漸危:物種的生存受到人類活動和自然原因的威脅,這類物種由干毀林、棲息地退化及過度開采的原因在不久的將來有可能被歸入“瀕危”等級。1988頒布的“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使用了兩個保護等級。中國特產稀有或瀕于滅絕的野生動物列為一級保護,將數量較少或有瀕于滅絕危險的野生動物列為二級保護動物。由于科學研究、引種馴化等目的需要獵捕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時,需要經過國家野生動物主管部門批準。由于科學研究、引種馴化等目的需要獵捕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時,需要經過省級野生動物主管部門批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