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小體質較差,易感冒。初中住校后,經常感冒咳嗽。上高中后,慢慢地一感冒就會覺得胸悶,上樓氣喘。上班后即便不感冒也會突然間胸悶氣喘。中藥,西藥都吃過,一直不能斷藥。現在吃從西藏過來的“十五味龍膽花丸”,已吃了6個療程,依然每日三餐后都要吃,否則就會胸悶。
熱心網友
十五味龍膽花丸等等偏方只能夠浪費銀子。病情一重,醫生就是要來勁兒,頭痛醫頭,腳痛醫腳。什么氟替卡松,沙美特羅,舒喘靈,腎上腺,氨茶堿,氫化可的松,酮替芬,曲尼司特,喘特寧,必可酮……還有一大堆抗生素。但是病情一好轉,他們就撒手不管了。其實,平時注意加強免疫力,哮喘不發生時是否需要治,是最重要的。治病不如防病。這樣才是控制疾病的根本辦法。這是過敏性疾病,秋冬季節易煩。由于接觸或吸入某種過敏性...
熱心網友
十五味龍膽花丸等等偏方只能夠浪費銀子。病情一重,醫生就是要來勁兒,頭痛醫頭,腳痛醫腳。什么氟替卡松,沙美特羅,舒喘靈,腎上腺,氨茶堿,氫化可的松,酮替芬,曲尼司特,喘特寧,必可酮……還有一大堆抗生素。但是病情一好轉,他們就撒手不管了。其實,平時注意加強免疫力,哮喘不發生時是否需要治,是最重要的。治病不如防病。這樣才是控制疾病的根本辦法。這是過敏性疾病,秋冬季節易煩。由于接觸或吸入某種過敏性物質(產生過敏反應,細菌、霉菌、螨蟲、寄生蟲、藥物)以及氣溫的變化、吃了某些蛋白質、情緒激動等均可能引起過敏現象。發生氣管平滑肌的痙攣、粘膜充血、水腫、腺體分泌增加,導致支氣管管腔狹窄,引起哮喘的發作。起初有咳嗽、胸悶、咽癢、打噴嚏等先兆癥狀,隨即出現呼氣性呼吸困難、喘息、呼氣延長,嚴重時端坐呼吸等等。你必須應該增強體質、提供機體免疫力和長久的御病能力。這里推薦兩種藥品,1.氣管炎菌苗片;2.轉移因子口服液。常規用藥。伏天和秋天,哮喘患者的體能消耗大,對食物的需求量增加,應適當增加高蛋白食物的攝入。但是,蛋白含量高的食品如奶制品、海產品及蛋類容易誘發哮喘。一旦得知自己對某種食物過敏,應避免食用。補充蛋白質應以植物蛋白為主,如大豆及豆制品。另外,還應增加維生素的攝入量,如維生素A可維護氣道上皮細胞防御功能和防止哮喘發作,應多吃富含維生素A及胡蘿卜素的食物,如動物肝臟、菠菜、芹菜等。維生素C可促進抗體形成及提高白細胞吞噬功能,增強機體免疫力,故應多食維生素C含量高的食物,如鮮橘、山楂、草莓等水果和西紅柿等蔬菜。為了徹底消除氣道內的炎癥,使之喉嚨水腫消失,達到預防哮喘發作的目的。你還需要備用緩解期治療藥物。用于緩解期治療的藥物有三大類,包括色甘酸鈉、呼吸道局部激素吸入劑及抗過敏藥(如克敏能、酮替芬等)。用預防類藥物治療,開始時情況改善得很慢,通常要服用幾個星期后,藥物才能發揮最佳效用,預防類藥物發揮作用雖慢,但對預防哮喘發作十分有效,必須堅持定時用藥,這樣才可延長哮喘的緩解期。以上推薦,應該咨詢你的親戚懂醫的。使你無甚顧慮,慎重用藥。
熱心網友
哮喘的飲食調養: (1).飲食宜清淡忌肥膩。 (2).飲食宜溫熱忌過冷過熱。 (3).飲食宜少量多餐細嚼慢咽不宜過飽 。 (4).飲食忌過咸過甜。 (5).不喝冷飲及人工配制的含氣飲料。 (6).避免吃刺激性食物和產氣食物 。 (7).禁忌吸煙喝酒。 根據世界氣喘診治指引的定義,氣喘不論其嚴重度,是一種呼吸道 慢性炎性反應的疾病,呼吸道的炎性反應和呼吸道過度...
熱心網友
哮喘的飲食調養: (1).飲食宜清淡忌肥膩。 (2).飲食宜溫熱忌過冷過熱。 (3).飲食宜少量多餐細嚼慢咽不宜過飽 。 (4).飲食忌過咸過甜。 (5).不喝冷飲及人工配制的含氣飲料。 (6).避免吃刺激性食物和產氣食物 。 (7).禁忌吸煙喝酒。 根據世界氣喘診治指引的定義,氣喘不論其嚴重度,是一種呼吸道 慢性炎性反應的疾病,呼吸道的炎性反應和呼吸道過度敏感反應、呼 吸道氣流阻滯、呼吸道癥狀都有關聯,而且導致四種型態的氣流阻滯 ,分別是急性支氣管收縮、氣道壁水腫、慢性痰塊形成以及氣道壁變 形。 臨床上的經驗發現不少的病患對于氣喘一知半解,只注意到急性期 癥狀的控制,而忽視了長期持續性呼吸道發炎的存在,以至于在感冒 、激烈運動、氣候變化或是情緒激動時就氣喘頻繁發作,嚴重時甚至 出現呼吸衰竭猝死發作的情形。 氣喘因為是慢性呼吸道炎性反應的疾病,即使臨床無癥狀時仍然有 上皮細胞脫落、發炎細胞持續浸潤于表皮下層與呼吸道平滑肌增生的 發炎現象。如果不給予積極治療,任由呼吸道反復的發炎,長期下來 會產生呼吸道永久的變形,也就是所謂的呼吸道重塑(Airway Remo deling)。這會使得后續的治療變的更加困難。 治療氣喘的目標包括:1.2.最少的 癥狀發生,尤其是夜間發作,毋需使用氣管擴張劑控制癥狀。3.維持 正常的日常活動,包括運動。4.維持幾近正常的肺功能,早晚肺功能 或尖峰吐氣流速差異小于10%。5.避開氣喘用藥的副作用。6.7.避免死亡發生。8.希望能停止使用藥物。為達 到這些目標,則有賴完整性的治療包括適當的藥物治療與完整的衛教 。 一次的氣喘急性發作往往需要二至三個月的治療才能改善呼吸道細 胞的完整性。 因此氣喘一旦不穩定,至少需三個月才能改變藥物治療 的劑量或種類,而所需的治療時間往往至少需要十二個月。因此不論 是新診斷或是最近不穩定的病患應完成四階段的照護,每個階段至少 三個月,包括改善氣喘癥狀、恢復肺功能到正常值或最佳值、降低藥 物至最少及自我調控四個階段。 此外,透過病患衛教,提供相關信息和訓練使病患與家屬能掌控氣 喘并依據藥物治療計劃自行調整治療的方式。支氣管哮喘的治療治原則包括消除病因、控制急性發作、鞏固治療、改善肺功能、防止復發、提高病人的生活質量。根據病情,因人而異,采取綜合措施。 一、消除病因 應避免或消除引起哮喘發作的變應原和其他非特異性刺激,去除各種誘發因素。 二、控制急性發作 哮喘發作時應兼顧解痙、抗炎、去除氣道粘液栓,保持呼吸道通暢,防止繼發感染。一般可單用或聯用下列藥物。(一)擬腎上腺素藥物 β 腎上腺素能受體興奮劑有極強的支氣管舒張作用。該類藥物主要通過興奮 β受體,激發腺苷酸環化酶,增加cAMP的合成,提高細胞內cAMP的濃度,舒張支氣管平滑肌,穩定肥大細胞膜。后一種作用較色苷酸二鈉強。對IA R療效顯著,而對LAR無效。久用或用量過大,副作用嚴重,主張與皮質激素類合用。 此類藥物包括麻黃素、腎上腺素、異丙腎上腺素等對α、β1和β2受體有多種效應,目前已逐漸被β2受體興奮劑所代替。常用的β2受體興奮劑有沙丁胺醇(salbutamol),每次2-4mg,每日3次;或氣溶膠、霧化溶液和干松劑吸入,每次0.1-0.2mg,每日2-3次;特布他林(terbutaline),2 .5mg,口服2-3次,氯丙那林(chlorprenaline)每次2.5-5.0mg,口服3次,或噴霧吸入,每次0.1-0.2mg;奧西那林(orciprenaline)每次10-20mg,口服3次,皮下或肌注,每次0.5-1.0mg,也可氣霧吸入;丙卡特羅(procate rol)等。這些藥物可在數分鐘內起效,緩解癥狀迅速,可持續3-6h;久用可使β2受體敏感性降低,可使氣道高反應性加重,可能是近些年來哮喘死亡率增加的原因之一。此外少數病人可有頭痛、頭暈、心悸、手指顫抖等副作用,停藥或堅持一段時間用藥后可消失;也有耐藥性產生,停藥1-2 周后可恢復敏感性。近年來長效β2興奮劑問世,如volmax、broxaterol口服,formaterol、salmoterol吸入,這些制劑效力可維持12h以上,對夜間發作者較為適用,且不引起BHR的加重,同時可抑制組胺等的釋放,故有一定的抗炎作用。 (二)茶堿(黃嘌呤)類藥物 傳統認為茶堿是通過抑制磷酸二脂酶(PDE),減少cAMP的水解而起作用。但現已證明,試管內抑制PDE所需茶堿濃度遠遠高于有效的血漿茶堿濃度,故難以完全按此機制進行解釋。研究表明,茶堿有抗炎作用,能穩定和抑制肥大細胞,嗜酸粒細胞,中性粒細胞和巨噬細胞,能拮抗腺苷引起的支氣管痙攣,能刺激腎上腺髓質和腎上腺以外的嗜鉻細胞釋放兒茶酚胺,能增加健康的或疲勞的膈對低刺激的收縮力。不僅以IAP有效對LAR保護作用更強。茶堿的臨床療效與血藥濃度有關,最佳治療血漿茶堿濃度為10-20mg/L,但當大于25mg/L時即可能產生毒性反應。血漿茶堿的半衰期個體差異很大,心、肝、腎功能不全或合用紅霉素、喹諾酮類抗菌藥、西米替丁時可延長茶堿的半衰期,故應提供監測血漿或唾液茶堿濃度,及時調整茶堿的用量。若不能作血藥濃度監測,用藥前要了解最近有無應用茶堿類的藥物史。氨茶堿臨床常用口服量為0. 1g,每日3次,多數人達不到有效血漿濃度。0.25g加于10%葡萄糖20-40m l靜脈緩慢注射,如果過快或濃度過大可造成嚴重心律失常,甚至死亡。氨茶堿每日總量一般不超過0.75g為宜。口服茶堿緩釋片或氨茶堿控釋片的血漿茶堿半衰期為12h左右,可延長藥效時間,每12h服藥一片常能維持理想的血藥濃度。 (三)抗膽堿能類藥物 常用藥物有阿托品、東莨菪堿、654-2和異丙托溴銨(ipratropium bromide)等,可以減少cGMP濃度,使生物活性物質釋放減少,有利于平滑肌松弛。本藥片劑和霧化劑均可有一定的效果。副作用有口干、痰粘稠不易咳出,尿潴留和瞳孔散大等。霧化吸入可以減少副作用,異丙托溴銨吸入一次20-40ug,每日3-4次,見效快,可維持4 -6h。偶有口干的副作用。 (四)鈣拮抗劑 地爾硫草、維拉帕米、硝苯吡啶口服或吸入可達到阻止鈣進入肥大細胞,以緩解支氣管收縮,對運動性哮喘有較好效果。 (五)腎上腺糖皮質激素(簡稱激素) 哮喘(特別是LAP)反復發作與氣道炎癥反應有關,而氣道炎癥又使氣道反應性增高。激素可以預防和抑制炎癥反應,降低氣道反應性和抑制LAP。并能抑制磷酸脂酶A2,阻止 LTS、PGS、TX和PAF的合成;抑制組胺酸脫羧酶,減少組胺的形成;增加β 受體和PGE受體的數量;減少血漿素原激活劑的釋放及彈性蛋白和膠原酶的分泌;抑制支氣管腺體中酸性粘多糖的合成;促使小血管收縮,增高其內皮的緊張度,從而減少滲出和炎癥細胞的浸潤等。激素治療哮喘的作用諸多,是目前最有效的藥物,但由于長期使用副作用較多,故不可濫用。一般用于哮喘急性嚴重發作或持續狀態;經常反復發作而不能用其他平喘藥物控制而影響生活;哮喘患者需手術時,估計可能有腎上腺皮質功能不足者。危重者可先靜脈注射琥珀酸氫可的松100-200mg,然后用100-200mg或地塞米松10-20mg加入500ml液體中靜脈滴注。每日用量視病情而定,一般可重復2-4次。如果口服潑尼松,可每天早晨頓服30-40mg。用藥時間超過 5天以上應逐漸減量然后停藥。激素合成劑如二丙酸培氯米松(beclometh asone dipropionate)氣霧劑或干粉吸入,每次50-200ug,每日3-4次,可預防復發,鞏固療效。 (六)色甘酸二鈉(disodium cromoglycate) 有穩定肥大細胞膜,阻止其脫顆粒和釋放介質;降低呼吸道末梢感受器的興奮性或抑制迷走神經反射弧的傳入支;降低氣道高反應性。對嗜堿粒細胞膜亦有保護作用。此藥每一膠囊含20mg,放入一特制噴霧器內吸入,每日3-4次。 (七)酮替芬(ketotifen) 能抑制肥大細胞、嗜堿粒細胞、中性粒細胞等釋放組胺和慢反應物質,對抗組胺,乙酰甲膽堿、激肽、5-HT、 PAF和慢反應物質的致痙作用,降低氣道高反應性,增強β受體激動劑舒張氣道的作用,預防和逆轉β受體,激動劑的快速耐受性,對LAP和IAR均有效。本品在發作期前2周服用,每日2次,每次1-2mg,口服6周如無效可停用。主要副作用是嗜睡、倦怠。三、促進排痰 痰液阻塞氣道,增加氣道阻力,加重缺氧,使炎性介質產生增加,進一步使氣道痙攣,因此排痰,屬重要治療措施之一。 (一)祛痰劑 溴已新8-16mg,日服3次,或氯化銨合劑10ml,日服 3次。 (二)氣霧吸入 濕化氣道,稀釋痰液,以利排痰。可選用溴已新4 mg或乙酰半胱氨酸0.1-0.2g,或5%碳酸氫鈉等霧化吸入。 (三)機械性排痰 在氣霧濕化后,護理人員注意翻身拍背,引流排痰,必要時可用導管協助吸痰。 (四)積極控制感染 感染可誘發哮喘,哮喘也可繼發感染。經過上述處理哮喘未緩解者,常需選用抗生素,根據藥敏選用或者經驗用藥。 四、重度哮喘的處理病情危重、病情復雜,必須及時合理搶救。 (一)補液 根據失水及心臟情況,靜脈給予等滲液體,每日用量2 500-3000ml,糾正失水,使痰液稀薄。 (二)糖皮質激素 適量的激素是緩解支氣管哮喘嚴重發作的有力措施。一般用琥珀酸氫可的松靜脈滴注,每日用量300-600mg,個別可用100 0mg,或用甲基潑尼松琥珀酸鈉靜脈注射或靜脈滴注,每日量40-80mg。 (三)氨茶堿靜脈注射或靜脈滴注 如果病人8-12h內未用過茶堿類藥,可用氨茶堿0.25g,生理鹽水40ml靜脈緩慢注射,15min以上注射完畢。1-2h后仍不緩解,可按每小時0.75mg/kg的氨茶堿作靜脈滴注,或作血漿茶堿濃度監測,調整到至血藥濃度10-20mg/L。每日總量不超過1.5g。如果近6h內已用過茶堿類者,則按維持量靜脈滴注。 (四)β2受體興奮劑霧化吸入。或用H1受體拮抗劑(如異丙嗪),或用抗膽堿藥(如山莨菪堿)。 (五)抗生素 患者多伴有呼吸道感染,應選用抗生素。 (六)糾正酸中毒 因缺氧、進液量少等原因可并發代謝性酸中毒。可用5%碳酸氫鈉靜脈滴注或靜脈注射,常用量可用下列公式預計。所需5 %碳酸氫鈉毫升數=[正常BE(mmol/L)一測定BE(mmol/L)]×體重(kg )×0.4式中正常BE一般以-3mmol/L計。 (七)氧療 一般給予鼻導管吸氧,如果嚴重缺氧,而PaO2<35mmH g則應面罩或鼻罩給氧,使PaO2>60mmHg。如果仍不能改善嚴重缺氧可用壓力支持機械通氣。適應證為,全身情況進行性惡化,神志改變,意識模糊,PaO2<7.89kPa(60mmHg),PaCO2>6.67kPa(50mmHg)。 (八)注意糾正電解質紊亂 部分病人可因反復應用β2興奮劑和大量出汗出現低鉀低鈉,不利呼吸肌發揮正常功能,必須及時補充。 五、緩解期治療 目的是鞏固療效,防止或減少復發,改善呼吸功能。 (一)脫敏療法 針對過敏原作脫敏治療可以減輕或減少哮喘發作,一般用1:5000、1∶1000、1∶100等幾種濃度,劑量從低濃度0.05-0.1ml開始皮內注射,每周1-2次,每周增加0.1ml至0.5ml后,增加一個濃度注射,15周為一療程。連續1-2療程,連續數年。但要注意制劑的標準化和可能出現的嚴重全身過敏反應和哮喘的嚴重發作。 (二)色甘酸二鈉、必可酮霧化劑吸入、酮替酚口服,有較強的抗過敏作用,對外源性哮喘有較好的預防作用。其他如阿司咪唑(astemizole )、特非那定(terfenadine)、曲尼斯特(tranilast)等均屬H1受體拮抗劑,且無中樞鎮靜作用,可作預防用藥。 (三)增強體質,參加必要的體育鍛煉,提高預防本病的衛生知識,穩定情緒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