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知道此戰的具體情況和雙方損失情況,以及最后的結論是怎么樣的,謝謝。
熱心網友
正月二十四日,明軍的先頭部隊查大受部共3千精騎在漢城郊區與日軍加藤光泰部發生激戰,日軍敗退。后日軍主帥小早川隆景率軍2萬將明軍查大受部包圍在碧蹄館。在碧蹄館一戰中,明軍3千騎兵,抗擊了數倍于己的日軍,一者依靠明軍死戰,二來明軍騎兵部隊配備了佛郎機火炮戰車,明軍依賴火炮優勢,同時以戰車做為工事,向敵陣不斷施射火藥助推的箭,使得日軍始終無法逼近。后李如松率領的1千精騎也殺入戰團,戰斗非常激烈。《明史-李成梁傳》載,當時有一武藝高強的金甲倭將拍馬直取李如松,李如松力戰不支,裨將李有升上前護主,被打下馬來,一擁而上的日軍武士將其砍作數段。緊要關頭金甲倭將被李如松的兄弟李如梅一箭射于馬下。之后明將楊元率領1千明軍精騎連夜前來救援,日軍以為大部明軍趕到,率軍退回王京。碧蹄館之戰歷時一天一夜,明軍精騎死傷過半,日軍也付出了數千傷亡代價。關于碧蹄館之戰,中朝日三國的史料記述差異很大。根據日軍史料,大都宣稱日軍4萬包圍了2萬明軍,給明軍了毀滅性沉重打擊。并且日方史料引用明朝的記述為證。根據《中日關系史》介紹,實際上明代記述該戰役的文獻,多半立足于彈劾李如松的上疏,對于失敗的情況有所夸大。我們知道,明朝的言官們,彈劾似乎是他們唯一的使命,夸大事實是他們的強項,不達目的誓不罷休。根據朝鮮方面的史料,如柳成龍的《懲毖錄》,真正被日軍合圍的是查大受部和李如松率領的偵察輕騎,共4千余人,這是比較可信的。[ 西西河南京老蘿卜]當時在朝明軍總計才4萬人,先頭部隊大都為騎兵,并有炮營,如果真有2萬人,4 萬日軍是沒有能力完成合圍的。所以,最真實的情況應該是,明軍數千騎兵被2萬日軍合圍,苦戰一天一夜,后日軍與明軍大部隊發生遭遇戰,雙方便各自退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