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不(若)還是不(如)啊?

熱心網友

應該是出自莊周的《莊子》。

熱心網友

原文是這樣的:“涸轍之鮒,相濡以沫,相煦以濕——不若相忘于江湖。”魯迅在一篇題為《我要騙人》的文章中,曾對這一段話作過簡明的白話翻譯:“干下去的(曾經積水的)車轍里的鮒魚,彼此用唾沫相濕,用濕氣相噓——倒不如在江湖里,大家互相忘卻的好。”  看這原文,才感到其主旨是在最后一句:“不若相忘于江湖。”同時也就感覺到,莊子也未見得有贊美“相濡以沫,相煦以濕”的意思,鮒魚們這種極感人的情景,或者也可以看作是顯現著一種瀕死的狀態而已,魚們只得互相依偎,稍得一點互助和慰藉,并因同守著一種不幸而減少一些痛苦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