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的渴求是什么?為什么會有心理的渴求?它的基礎是什么?我們需要心安理得,為什么有人能做到,有的人就做不到?
熱心網友
朋友:是“心安理得”,還是“理得而后才心安”呢?有人做到了這一點,那就說明人家心理充實而平衡;而在當今的時代,知識和政治很難讓我們內心平和,真正心安理得的人多數是有信仰的人吧,或者說宗教會讓人更容易接受社會、更容易為社會所接受。也許一個人的心理最大的渴求是被大家所認同、所接受吧。人是自然的人,更是社會的人,這就是我們產生這樣的心理渴求的基礎吧。換個角度來說,很多人信教,尤其是學佛,會被誤認為消極,是受到打擊后無力面對的結果。這是因為大多數人并不了解宗教,并不了解我們的老祖宗留給我們的最寶貴的文化遺產!能力有限,也許不能真正幫什么忙。參考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