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買個硬盤 可是我覺得太浪費只能用在PS2上我想買個電腦硬盤 還能用在電腦上 PS2專用硬盤和電腦硬盤用在PS2上倆種有區別嗎?想裝是應該有網卡嗎 ?大約多少錢?給個 建議謝謝?
熱心網友
好處不用多說了,但是現在國內PS2網絡套件的價格幾乎都高得要命,對于一般玩家來講有些難于接受,而上海更夸張,前幾天光PS2專用硬盤居然就賣到了1300!果然是嚇死百姓不償命。其實PS2 BB Unit的主要構成就是一塊PS2專用以太網卡和一個40GB的5400轉IDE硬盤而已(BB Nav光盤不算),而電腦用40GB容量的IDE硬盤也就400元以下,所以總體價格應該在900元以下是比較合適的——當然SONY和國內大部分商家肯定不會答應這個價格的。 首先我針對原裝硬盤來為你作一些解答。由于現在國內各種版本的PS2都有,所以被問得最多的就是:BB Unit是否只兼容日版主機呢? 這個問題非常好回答,答案是No。原裝硬盤在任何一臺PS2上都可以用(老款18000型以下除外,因為需要外置硬盤套裝。但本文僅討論內置版硬盤)。只要正確格式化過之后,游戲就可以識別硬盤并進行安裝了。 但是這里有一個問題,就是目前的官方PS2硬盤操作系統只有日版的BB Navigator,而這個軟件在安裝的時候必須關掉直讀芯片,所以這個時候日版以外的機器是無法安裝正版BB Navigator的。而且安裝過后如果光驅內不放入任何光碟,那么開機就會直接啟動BB Navigator,而直讀芯片又會對這個過程起到不良影響,所以目前需要在加了直讀的日版機器上加裝硬盤的朋友,除了要能買得到網絡套裝之外,還需要一點點運氣——看看自己的直讀是否能夠支持正版BB Navigator 當然現在網上已經有打過補丁的BB Navigator 0。30下載了,使用這個版本就不會有任何主機版本的問題。但是每次還需要PS2 Linux RTE來引導才能進入BB Navigator,而且使用時不但沒有任何聲音,而且連許多選項也無法使用,很不爽。不過呢,在其它地區的PS2原裝硬盤管理程序推出之前,也就只能先湊合了。 我使用原裝硬盤分別配合原裝美、日版網卡接在美、日版的主機上,都能夠正常安裝游戲。日版主機雖然能夠在關閉直讀之后安裝BB Navigator,但是正如我們上次所說的,在很多情況下它會屏蔽芯片。這時仍然只能用打過補丁的BB Navigator。所以就目前來看,美日版主機配合日版硬盤,在使用上并沒有什么太大的區別。 OK,下面我總結一下前面的問題: ■硬盤(指原裝內置硬盤)可以安裝在18000型以后的所有PS2上而不分主機的地區版本。 ■如果要在硬盤上安裝原版BB Navigator,那么: ■主機必須為日版,并且: ■直讀可以被關掉(現在應該都可以了吧),并且: ■直讀支持硬盤。 否則的話只能安裝打過補丁的BB Navigator。至于什么直讀能夠支持硬盤,目前還沒有明確的答案,所以如果想完全弄清楚的話,還需要再等一段時間。至于如何能夠安裝,我給你講一個比較詳細的方法,因為我自己就是這樣做的,呵呵首先讓我們看看網卡(不分美日版)和原裝硬盤的接口,很明顯這就是標準IDE設備的數據和電源接口。日版網卡只有寬帶網線接口,而美版網卡則還附帶撥號的Modem,所以外觀上要比日版網卡厚一些。 雖然PS2硬盤用的也是標準IDE接口,但是SONY請硬盤廠商專門為其定制了硬盤的固件(Firmware),在里面寫上了一些附加的命令,使得這種硬盤能被PS2官方軟件開發包開發出來的程序檢測識別。而普通硬盤安裝到了PS2上,帶有固件檢測程序的BB Navigator和游戲也不識別它。 然而喜歡鉆研的玩家們發現,PS2程序對于原裝硬盤的識別主要是在一個名為“ x”的文件里,所以只要給這個打補丁,去掉其對原裝硬盤固件的識別就可以了。具體做法是從自己備份的PS2光盤鏡像中提取 x文件,然后用Ultraedit之類的16進制編輯器查找字符串“D0FFBD 00FFFF8430”,替換成“ 0800E00 0”(一般會替換6處)之后保存,再替換鏡像中的源文件(一般用。iso格式來替換文件比較方便,工具有很多,如UltraISO、MagicISO等),最后把這個鏡像燒錄成DVD光盤即可。但是這里需要注意,很多美版的游戲如《FFX-2》、《Xenosaga 1》等等,雖然光盤上面都有 x文件,但即便裝上了日版原裝硬盤之后,仍然沒有安裝游戲的選項。由于美版硬盤及配套軟件要到今年三月才會推出,所以不知道是這些游戲的安裝選項被完全屏蔽掉了,還是需要有另外的設置才可以進行安裝。不過目前歐美最新的Online游戲《SOCOM II》就可以直接支持日版的原裝硬盤而不需任何額外的設置。 另外,有些游戲的容量超過4GB,遇到這種情況最好在電腦上創建一個NTFS分區來保存鏡像。因為FAT32最大只支持4GB的容量。 通過以上的敘述可以看到,這個修改過程還是比較麻煩的,特別是需要有DVD刻錄機的支持才行。 在做好了對應軟件的準備工作之后,下面我們開始為PS2安裝PC硬盤。 首先,請確定已將硬盤的跳線設置到了主盤,也就是Master模式的位置上,如果在Slave模式上它可是不會工作的哦。把硬盤插到PS2網卡上,再把這一套“BB Unit克隆”插入PS2背后的擴展艙(Expansion Bay),確定網卡和主機已經插好,擰緊網卡后面的兩個螺絲以防止BB Unit意外脫落。放入硬盤的時候你可能會注意到硬盤和主機的擴展槽之間還有一定的空隙,并不是那么嚴絲合縫。這是因為在原裝PS2硬盤的兩邊還有特制的支架,而PC硬盤則沒有這個支架,自然會造成這個現象,可以使用一些絕緣材料充當支撐。 裝好之后,打開PS2的電源。由于加裝了一個設備,所以PS2的啟動時間會比原先長那么一點點。在啟動過程中,我們先可以聽到硬盤啟動,繼而主機風扇加速的聲音。但由于PS2的標準啟動過程中不需要硬盤,所以很快就能又聽到硬盤停轉的聲音(是突然斷電的那種聲音,在PS2上聽起來有些嚇人,但那是正常的)。 如果你確定硬盤、網卡都是好的,而且硬件連接沒有問題的情況下,硬盤沒有啟動,那一般就是這塊硬盤無法被PS2識別,只有換一塊再試試了,但是這種情況非常少見。根據目前已有的經驗,無法被識別的硬盤主要都集中在西部數據這一品牌上,但也不是說這個牌子的硬盤全都無法使用——要看運氣了。而測試過能夠使用的品牌主要有Hitachi(IBM)、Maxtor、Seagate,可能是成功率比較高的原因吧,后兩者更加被廣大改裝愛好者所認同。(昆騰火球我也試過,可以支持。) 不過有條件的話盡量選擇安靜些的硬盤,因為早期的硬盤會讓人感覺噪音很大,要知道,原裝PS2硬盤可是相當安靜的哦。 如果你的硬盤能夠被PS2識別,那就可以利用刻錄出來的PS2專用硬盤管理程序HDD Utility 1。1(或稱HDTOOL)來格式化硬盤——某些專門研究PS2的網站可以找到這個ISO,壓縮之后11MB左右。 如果你的機器沒有安裝硬盤,那是無法進入HDD Ultility的使用界面的。 如果硬盤里的文件格式是PC格式而不是PS2專用的,那么程序首先就會彈出一個“No Such Device”的提示框——只要以PS2專用格式進行硬盤格式化就不會再出現這種提示了。選擇右側導航欄的第一項“HDD Form”(格式化硬盤,用X鍵確認),程序會提示是否繼續,按R1選中“Submit”再按X繼續。在經過很短時間的格式化之后,左側就會出現PS2硬盤所必須的分區。在格式化過程中,如果出現了“Invalid Argument”的提示,這就說明你所使用的硬盤容量小于40GB(原裝硬盤就是40GB的,且目前只有這一種容量),使得HDD Utility無法創建必要的分區。 小容量的硬盤會有很大的局限性:首先是沒法用BB Navigator;其次是很多游戲也無法正常安裝——因為BB Navigator會需要創建1024MB(也就是1GB)的分區,而在PS2的硬盤文件系統中,分區的最大容量是由硬盤總容量除以32來得出的。也就是說,40GB的硬盤最大可以創建1GB的分區,而10GB的硬盤最多則只能創建256MB的分區(注:以上數值不是精確值,是取整得出)。目前有很多游戲都需要1024MB的單一分區(如WE7、Bio: Outbreak),所以碰到這類游戲的時候,小容量的硬盤就無能為力了。 每個安裝的游戲都會創建屬于自己的分區,而一般占用的總容量也從128MB(如CAPCOM VS SNK 2)到2GB(Wild Arms: Alter Code F)不等,假如你使用了4GB的硬盤,那么也就只能安裝《CAPCOM VS SNK 2》這類只需要128MB分區的游戲了…… 不過,游戲在安裝過程中標明的所需空間,并不等于實際創建的分區空間。剛剛提到的《Wild Arms: Alter Code F》使用了2GB的空間,但我們剛才曾經提到,40GB硬盤最大只能創建1GB的分區,那么這是怎么解決的呢?如果這時再用HDD Utility看一下硬盤分區的狀態就能明白了:原來它是通過創建了8個256MB的分區來實現這一點的。同理,《王國之心Final Mix》標明需要1280MB,實際安裝在硬盤上的則是10個128MB的分區。 這里還有另外一個極端:PS2也并不是能使用所有大容量的硬盤,其容量上限是127GB,大于此容量的硬盤也只能被識別127GB。這一點大家要注意,不要盲目追求大容量。至于硬盤本身的轉速什么的倒沒有太大的關系,原裝的是5400轉 在說了這么多廢話之后,我返回到HDD Utility對硬盤的操作中來。下面進行最后的一個步驟:創建一個新分區。很多自己動手的朋友都忘記作這一步,所以游戲會將硬盤的空間識別為0。具體做法是從HDD Utility右邊的導航欄中選擇“Create P”,來手工創建一個分區。和PC一樣,分區需要格式化之后才能正常使用,所以再使用導航欄中的“PAR Form”命令對這個新分區進行格式化。 現在,我們放入打好補丁的游戲(建議使用《CAPCOM VS SNK 2》來測試),重新啟動PS2。這時,游戲檢測出了我們的硬盤,所以安裝選項也可以正常使用了。根據游戲的不同,安裝的界面和時間也不同。安裝完畢,我們就可以體驗更加流暢的游戲了,而某些游戲,如《Xenosaga 1》、《CAPCOM VS SNK 2》,還能夠允許玩家直接把游戲記憶保存在硬盤上,這樣不僅節約了記憶卡空間,更節約了保存游戲的時間。 至此,自己動手給PS2安裝PC硬盤的過程就結束了補充一下:硬件 ■由SONY發售的官方PS2網卡,硬件編號分別為SCPH-10350(日版)或SCPH-10281(美版)。 ■PC用IDE接口硬盤一塊,品牌、轉速不限。但是最好選擇安靜且容量大于40GB的硬盤。 ■DVD刻錄機以及對應軟件,建議使用Alcohol 120%。 這里再插幾句:很多朋友都知道,DVD刻錄盤片分為很多種,有+和-兩個系列。前者是比較新的技術,受到了微軟等大廠的支持,后者使用年限比較長。目前,大部分PS2都能很好的支持DVD-R,而50000系列開始的PS2,則全面支持+/-系列(包括+/-RW)的盤片。至于筆者使用的39001是一個比較有意思的特例,很多39001都可以完美的支持+/-R和+/-RW這四種盤片。其余的機器主要以-R為主(與光頭型號有關)。 ■一臺電腦,最好有5GB空間的NTFS分區。軟件 ■十六進制編輯器,如Ultraedit ■ISO編輯軟件,如UltraISO ■HDD Ultility 1。1 ■支持BB Unit的游戲 ■非必須:破解版BB Navigator 0。30和PS2 Linux RTE(RTE的意思是Runtime Environment的意思,啟動Linux時要按住Select和R1以進入NTSC的TV模式,否則默認是VGA模式)不過我還是覺得這樣太復雜了,我自己弄了幾乎兩天,還有兩個朋友幫忙,真是累到死。還是覺得直接買便宜···-____-||。
熱心網友
首先要有網卡。PS2專用硬盤和電腦硬盤是有區別的:PS2專用硬盤是官方的SONY硬盤,優點為:耗電少,聲音輕,兼容性好.如果你要用電腦上的硬盤的話要滿足幾個條件:1.硬盤容量最好在40G以上2.大多數的西部數據-Western Digital硬盤和PS2網絡適配器在物理接口上不匹配3。新款希捷硬盤與PS2網絡適配器存在兼容問題。4。推薦使用邁拓-Maxtor硬盤。網卡的價格在200元左右,硬盤在600元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