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女兒1歲3個月,我在小孩3個月時就上班了,白天一直由表姑帶她,晚上也跟表姑睡。現在表姑家里有事要回鄉下,我們新請了一個保姆,但小孩不跟她,老是哭鬧,我下班回來也特纏人,而且很容易哭,老是要人抱,也不太愿意跟小孩玩,我擔心這樣對小孩的心理成長不利,請問這樣小孩會有心理問題嗎?有什么好辦法解決?

熱心網友

哭是一種消極情緒,在成人那里表示痛苦、害怕、不安。可是在小年齡嬰幼兒那里,哭除了表示不快樂、生氣之外,還是一種交往方式。這個年齡雖然已會說很多話,但在著急的時候,他們就用哭來表示,好像他多么“痛苦“。只要你解決了他們的要求(比如斗櫥頂上拿來他的小網球拍、幫他逮住從手里跑掉的蝴蝶、搭好倒了的積木高樓等),他們馬上就不哭了。天性敏感的孩子就愛哭,這是他的性格特點,并不是壞。對他們來說哭的“機會”非常之多,像上面說的,想要做一件事,說不清楚就哭;跌倒了也哭;玩具被小朋友搶走了也哭;想多吃一塊糖,不給,也哭。怎樣對待一個愛哭的孩子呢?可以這樣做:1、一定要弄清楚他為什么哭,找準根源,解決了,他就會停止哭。2、不要怕他哭,不要他一哭,就把什么好東西都拿給他,以致他有一種錯誤的想法,要得到什么就哭。3、不要就哭論哭。注意力就在哄他不哭,只是一味地說著哭的事,比如:“別哭了,媽媽帶你買糖去”;“別哭了,一會兒我們上街去玩”;“可不可以不哭啊!都是媽媽不好,沒給你買那輛小汽車,待會兒就去買”等等。你愈說哭,就愈刺激他哭。4、不要懲罰哭。比如說:“別哭了,待會兒警察叔叔聽見了,要把你帶走了”;“再哭,爸爸就打你”;或者自己就打他。需知哭并不是錯,用強力懲罰哭,或者恐嚇他不哭,結果會遭來更長久的哭,更厲害的哭。5、幫助他用語言“換取”哭。比如他想要櫥頂上的小網球拍,拿不到,而哭。可以教他說:“我要拍子,你給我拿下來”;又比如一個小朋友搶走了他手上的小熊,,幫他有禮貌地從那個小朋友那要回來。6、不要老說:“不要哭”、“別哭”,這樣反而“提醒”了他的哭。可能他已經平靜下來了,你這樣說,反而又使他想起了哭。7、最好是用平常心來對待,帶他上街走一走、到鄰居家串個門,買點小食品吃一吃,打開電視看一看,就像平時那樣做,很自然的。8、對于哭得比較“傷心”,時間又比較長的孩子,不能不理睬(這也是一種懲罰〕,可以換個人去安慰他。比如爺爺、奶奶、姥姥、姥爺。甚至打電話給鄰居阿姨,讓他們來陪他一會兒,給他“臺階”下,有時往往奏效。。

熱心網友

父母多關心她就好了,主要是孩子覺得不被關注了

熱心網友

孩子在一歲多到兩歲半左右會對身邊最親近的人形成依賴!從你描述得來看,你的孩子有那樣的情形是很正常的!如今要改變孩子的現狀,除了讓新保姆多和孩子交流、溝通之外,為人父母都更應該在此時多關愛、照顧孩子!此時孩子也是最需要父母的幫助!沒事的時候你和保姆一起多帶孩子到戶外活動活動,多和小朋友玩,這樣孩子的注意力就會被分散,時間長了,孩子和保姆關系就會有所改善!孩子的情緒也會好起來!

熱心網友

盡量抽時間多陪陪孩子吧,帶孩子多和別的小朋友一起玩,孤獨的孩子很容易有心理問題的,現在她最依賴的人不在了,對她的打擊會很大的。理解她,愛她,比什么都重要。也要注意新保姆的態度

熱心網友

應多花時間關心她理解她,閑暇時間多帶她到戶外活動,讓保姆慢慢與她溝通,會好的,什么人都代替不了父母對她的關心與愛,在愛與正確教育下的孩子不會有心理問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