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地面效應”

熱心網友

1932年5月,德國一架飛機在飛越波濤滾滾的北海上空時,幾臺發動機突然同時熄火停車,失去動力的飛機急劇下墜,眼看掉入大海。危急時刻奇跡出現了:飛機跌至距海面10米左右便鬼使神差地不再下跌,竟然保持這個高度緩緩前飛,安全著陸。是什么力量在千鈞一發之際止住飛機下滑?是神靈的保佑嗎?不是!是神奇的“地面效應”托起了飛機,躲過了滅頂之災。 固定翼飛機的升力是通過“柏努利”原理產生的,空氣的動能和壓力是可以相互轉化的能量形式。當氣流加速時,壓力降低;當氣流減速時,壓力升高。機翼是一個上下不對稱的面狀物體,機翼上下的壓力差形成的向上升力支撐飛行器在空中飛行,當飛行器貼近地面或水面、在低于翼展的高度以下飛行時,機翼下面的氣流會被逐漸充塞,作用在整個機翼下面的壓力明顯增大,使升力陡然增大,這種奇特的空氣動力特性就是“地面效應”。

熱心網友

所謂的地面效應是飛行器由于地面或水面干擾的存在,飛行器升力面(通常指機翼)的下洗作用受到阻擋,使地面或水面與飛行器升力面之間的氣流受到壓縮,即機翼下面的壓力升高,因而增大了機翼升力,同時減少阻力(即機翼誘導阻力因氣流流過的條件改變而減小)的二種空氣動力特性。   后來,人們在不斷的認識過程中,研制出了一種利用地面效應提供的支承力而飛行的飛行器,與氣墊船不同的是,它必須有前進速度才能產生地效作用,所以也稱作動力氣墊地效翼船(艇)。地效飛行器曾被稱作“兩不象”:如果說它是飛機,它卻不需要機場起降,而且能象船一樣在水上航行如果說它是船,它卻又能象飛機一樣飛行。

熱心網友

飛機所以能飛上天,是利用流速大壓強小的原理,使機翼上下曲線長短不同,便有了機翼上下的流速差,也就有了向上的升力。但是當飛機貼近地面的時候,由于地面與空氣間的摩擦力很大,機翼下的空氣幾乎是靜止不動了,這樣,向上的推力遠遠大于通常所說的飛機的升力。這就是地面效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