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一個有趣的悖論有兩臺鐘,一臺每天慢一分鐘,另一臺根本不走,哪一臺報時準些?有人說是第一臺,但是第一臺要每隔720天才與正確時間吻合,而第二臺只須24小時就對了兩次。那有人會說是第二臺,但是誰都是喜歡用第一太多過第二臺。那誰能解釋一下,為什么大家都喜歡用一臺較為不準的時鐘而不用一臺較為準的時鐘呢?

熱心網友

第二臺只是理論上得對了倆次 沒有其他的參照物說明它停的時間又到了 第一臺知道每天慢一分 相反是準確的 它的準確來自于每24小時減去一分鐘就可以了 再說它是可調的

熱心網友

第一臺,因為第一臺能讓我們知道時間是在走的,而不是停止不前的。

熱心網友

你假設的別人的回答可能嗎請你不要憑空設想,把自己和別人都繞進去就不好拉應該是每天慢一分鐘,一天24小時,那就是每小時慢2.5秒(1分鐘=60秒,60÷24=2.5)這么微小的誤差,時間的概念通常大家都精確到1分鐘,那么它到什么時候才慢的速度接近1分鐘呢?(1分鐘=60秒,60÷2.5=24)結果是需要24小時所以它的誤差并不影響每天的小時時間讀數(大家看時間的情況)看到沒,就是這樣一個衡等式。

熱心網友

第一臺可用

熱心網友

這個問題用幾何方式很容易理解。做一個二維坐標系,橫坐標表示正常時間的流逝,縱坐標表示誤差值。橫、縱坐標圍成的面積則可被認為是人們受誤差的影響程度。然后做出兩個鐘隨時間流逝的誤差值線。顯然,在經過相同的時間后,第一臺鐘的橫、縱坐標圍成的誤差面積遠遠小于第二臺根本不走的鐘的誤差線所圍出的誤差面積。這就說明第二臺鐘比第一臺鐘給人們的誤差影響大。所以,人們選第一臺鐘。

熱心網友

根本不走的好!好看。

熱心網友

這和你找女人一樣,畫中人再好比竟是化,最好還是要實實在在。A鐘好歹是個鐘,B鐘是個擺設。

熱心網友

我們看鐘表是想從鐘表身上得到時間,而第一臺雖快,但可以給出我們相對估計準確時間,而第二臺的兩臺準確時間是時間跟鐘碰上了,我們不知道在什么時候鐘是準確的.無法看出時間.

熱心網友

這就好比你在過一條河的時候,明知道左邊很寬卻很淺,右邊很窄卻不知道深淺,那么我覺得大多數人會選擇從左邊過河.道理是一樣的,干什么事情都盡量選擇自己能夠掌握的東西,而不去選擇自己沒有把握的東西.

熱心網友

不太清楚。網上搜索一下吧。估計沒有答案,

熱心網友

時間只要參考大致就可。如果“時間就是金錢”的除外。

熱心網友

第一臺能看出大致準確的時間,可用。第二臺的兩次準確沒有任何意義。

熱心網友

因為第一臺鐘與正確時間60天才慢一小時。而第二臺過一小時就慢了一小時。這樣子的話第一臺就更準確。

熱心網友

因為用第一臺我們可以估計最接真實的時間,第二臺就無法估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