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心網友
個人認為,申論考試主要考察的是考生的觀察能力,要求準確把握住一定的客觀事實,作出必要的說明、申述,然后在此基礎上發表中有肯見解,提出方略,進行論證。申論來源于古時的一種考試制度“對策”,這種考試雖然要求應試者寫作,但并沒有體式上的限額,賈誼的《治安策》、董仲舒的《賢良對策》以及蘇軾、蘇轍大量的策論,都是非常有名的作品。對于公務員寫作能力的考查,不應受與其工作沒有太大關系的文體限制。用什么文體寫作,要服從于目的的需要;不應倒過來,不應為文而文。“申論”從“對策”中借鑒的,主要便是這兩點。一是用什么來考查,要充分考慮用人的實際需要;二是在寫什么的問題上,大可不必拘泥于現成的文體。“申論”的提出,與這兩點有一定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