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海軍厲害還是小日本厲害?為什么把小日本排亞洲第一,而我國才第二

熱心網友

 從表面上看,日本海軍的水面作戰艦艇的數量遠不如中國海軍。但事實上,其大中型主力作戰艦艇的規模卻遠在中國之上,且在質量上也高出中國很多,這主要是體現在艦艇的年齡、裝備以及技術水平上。比如其現役主戰艦艇大都是85年以后服役的新艦,現役艦艇平均艦齡甚至比美國海軍使用的還低。艦艇的隱身化、垂直發射化、自動化的程度相當高,整體作戰水平甚至超過了英法兩國。而中國海軍目前使用的大都是70年代設計的老艦,比如旅大級驅逐艦和江湖級護衛艦,技術水平低,無防空能力,無直升機,缺少必要的反潛手段,自動化也差,都是前蘇聯在60年代使用過的一級早已淘汰的裝備;雖然中國海軍在上世紀90年代急忙補充了2艘俄制現代級、1艘旅海級、2旅滬級、4艘江衛I級和8艘江衛II級護衛艦等一批新一代的現代化艦艇,但總的來說其實力仍不如日本海軍作戰能力的一半強。但邁入21世紀以后,隨著中國海軍的迅猛發展,兩國海軍的差距也正在逐步縮小,估計到2010年左右,中日海軍的實力很有可能持平,在某些方面中國還有可能超出,比如說海用導彈設備、核動力潛艇、防空系統上等等。若單以目前的雙方海軍軍實力對比看,中國海軍在某些方面確實仍不如日本海軍。假設第二次黃海戰爭真的爆發,中國也的確沒多大的把握能取得最后的勝利,但也不至于落得像有些日本軍事評論專家鼓吹的那樣日本海軍能在三小時內讓中國海軍全軍覆沒的地步,這是不現實的。  中日兩國開戰,不能說誰贏誰輸,結果只能是兩敗俱傷。現代化的海戰,實際上就是導彈戰、潛艇戰和信息戰。在信息戰上,中國一直跟著世界級的領先技術向前發展,絕不在日本之下。導彈戰方面,日本海軍面隊中國引自俄羅斯的4艘現代級驅逐艦(2艘在建)上裝備的SS-N-22改進導彈以及自己研制的C-802、C-803、鷹擊-12超音速導彈系列(C-802導彈除外)的超視距攻擊只能說是束手無策;因為當今世界上除了俄羅斯的“卡十坦”防御系統和德美聯合研制的“拉姆”系統尚還勉強能防御有限數量的超音速導彈之外,其他所有的近防系統面對這些超音速導彈都只能說是個擺設。而日本的金剛級驅逐艦雖說擁有一定的導彈防御能力,但它裝備的宙斯盾防空系統也是本著同時防御12枚亞音速反艦導彈而設計的,對付像SS-N-22、鷹擊-12這樣的超音速導彈也只能以“心有余而力不足”來形容。于此相同,中國海軍面隊日本的SM系列反艦導彈以及先進的常規潛艇也是無可奈何,目前也尚未裝備一種能有效防御海上導彈的體系。  雖然說目前普遍使用的仿法“海紅7MS”近程防空導彈擁有十分優異的低空導彈攔截能力,但在發射時火力通道上的限制也使其原本應具有的作戰能力顯的有點短促。730或許具備一定的實力,但其詳細資料尚未完全揭開,且還有待于實際作戰效果檢驗,所以也不能說是一種成熟的裝備。但勿庸質疑,該炮的性能還是要強于大名鼎鼎的荷蘭“守門員”系統的,按照“守門員”70%的防御概率來看,中國最新型的730系統作戰能力應該還是比較可觀的。雖然目前還不得而知該系統是否具備攔截超音速導彈的能力,但可以肯定的是,中國在此方面似乎無須擔憂太多,因為日本海軍迄今為止也沒裝備過一種超音速導彈,且也未見其未來有該項目的計劃,雙方一旦在海上碰上了,中國是無須擔心有攔截不掉的導彈的,而日本則要比中國苦惱的多,這也是為什么日本海軍長期以來一直要求購買美國“拉姆”反導導彈的原因。   潛艇戰一直以來都是中日國海軍雙方交戰的最大難題。由于目前中國海軍的反潛能力嚴重不足,特別是在遠海反潛上,還有一道很長路要走。即便中國目前在建的大中型水面艦艇上都具備了一定的反潛攻擊手段,但數量上的空缺也是海軍短期以來難以解決的問題,且缺少必要的遠程反潛導彈,若單靠艦載直升機來泥補遠程反潛的空白的話,那也只能是一個短期以內不得已的辦法,畢竟反潛直升機所受的限制太多。所以目前中國海軍正在謀求提升水下反潛作戰力量,比如向俄羅斯購買能攜帶“俱樂部”反潛導彈”的K級636M型常規潛艇、自制“宋”改級和093級新一代攻擊核潛艇等等。日本海軍雖然號稱其有著世界第二的反潛能力,但面隊中國海軍日益眾多的低噪音潛艇,其反潛實力也正逐漸顯的有點力不從心。特別是K級、093級潛艇以及C-802、C-803、俱樂部等潛射導彈加入中國海軍陣列之后,對日本海軍的反潛能力更是提出了一個新的挑戰。   目前的中日兩國都在大力發展和加強本國的經濟軍事實力和政治影響力,以求能在未來嚴峻的國際/亞洲形式中站穩腳,維護自己的主權和國際競爭。日本方面,雖然長期以來經濟都不景氣,但這些負面因素并未動搖其對海上自衛現代化的努力,比如在艱難當中仍然新訂購了2艘改進型金剛級超級驅逐艦(另有2艘待購)、2艘有史以來日本海軍最大噸位的補給艦、2艘20000噸級直升機航母和開發下一代AIP常規動力潛艇。而原先計劃的9艘村雨級驅逐艦、9艘高波級驅逐艦、9艘親潮級潛艇也已按計劃交付完畢或尚待交付,并還有計劃購買或自研下一代反潛巡邏機,以替代目前世界上最先進的P-3C型大型反潛機和SH-60直升機(日本自衛隊的最新型號為SH-60J,為世界上最先進的反潛裝備之一)。另據種種跡象表明,日本還有計劃在20000噸級直升機航母服役之后研制一種40000噸級的真正意義上的航母。此計劃一旦得以實施,日本對周遍地區國家的安全威脅將不堪設想,因為這樣一來就使日本具備了長途攻擊他國的能力,“先發制人”的作戰思想也必將得以最大程度的發揮,為以后軍國主義思想復活后的“對外擴張”、“侵略計劃”也做好了準備。加之目前已服役的3艘“大禹”級和計劃中的2艘20000噸級直升機航母,預計到2015年后,日本海軍的作戰能力很有可能超出美國海軍太平洋艦隊。  如此拙拙逼人的發展態勢,無論是對于亞洲哪個國家來說,都是一個極其危險的信號;對于中國,也是一個嚴峻的挑戰。在2010年前,日本海軍在規模上不會增大多少,但整體作戰實力卻會進一步的提高。到時候,日本海軍目前的四個八。八艦隊將擴編四個成十。十艦隊,每個艦隊各增加1艘金剛II級導彈驅逐艦以及1艘萬噸級的直生機航母。整個海軍將以8艘金剛I/II級、18艘村雨/高波級、12艘朝霧級驅逐艦和2艘20000噸級航母為主力。而2艘大刀風級、2艘旗風級驅逐艦和12艘80年代中后期建造的初雪級將退至地方艦隊服役,組成第二到防線。并將繼續加強海軍同其他二軍的密切協同作戰能力,充分發揮整體打擊力,日方認為,現代海戰通常都是聯合作戰,要想取得海戰的勝利,幾必須周密組織以海上自衛隊為主的三軍協同。通常是由海上自衛隊負責反潛、水面打擊、掃布雷、海峽封鎖、反潛護航以及艦隊防空等;由陸上自衛隊使用岸艦導彈和遠程大口徑火炮/制導炮彈等,按預先的協同計劃打擊接近的敵方艦船;而航空自衛隊則根據海上自衛隊的請求,適時的實施空中掩護和突擊敵方艦隊。通過三軍的相互職員和密切協同,力爭將敵全殲于海上。。

熱心網友

日本,關鍵還要看戰場發揮!

熱心網友

只說海軍(包括海軍航空兵),日本比中國厲害。但以中國目前的發展速度,差距會縮小,怎么說海軍是金錢堆起來的。

熱心網友

應該是日本海軍厲害.不過比不上我們國家軍事實力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