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心網友

戊戌維新又稱"百日維新".這是一場失敗的君主立憲制變革.失敗的原因當然很復雜,但最根本的還在于當時中國封建統治勢力的頑固以及強大,而且新萌生的資產階級力量也很弱小.盡管百日維新本身并不要推翻皇權統治,只是對其進行改良,但仍遭到以慈禧太后為首的頑固封建勢力的反對.

熱心網友

一群書生的意氣用事拿書本來改革 那有不失敗的?

熱心網友

  1895年4月,日本逼簽《馬關條約》的消息傳到北京,康有為發動在北京應試的1300多名舉人聯名上書光緒皇帝,痛陳民族危亡的嚴峻形勢,提出拒和、遷都、練兵、變法的主張。“公車上書”揭開了維新變法的序幕。  為了把維新變法推向高潮。1895年8月,康有為、梁啟超等人在北京出版《中外紀聞》,鼓吹變法;組織強學會。1896年8月,《時務報》在上海創刊,成為維新派宣傳變法的輿論中心。1897年冬,嚴復在天津主編《國聞報》,成為與《時務報》齊名的在北方宣傳維新變法的重要陣地。1898年2月,譚嗣同、唐才常等人在湖南成立了南學會,創辦了《湘報》。在康、梁等維新志士的宣傳、組織和影響下,全國議論時政的風氣逐漸形成。到1897年底,各地已建立以變法自強為宗旨的學會33個,新式學堂17所,出版報刊19種。到1898年,學會、學堂和報館達300多個。1897年11月,德國強占膠州灣,全國人心激憤。12月,康有為第五次上書,陳述列強瓜分中國,形勢迫在眉睫。1898年1月29日,康有為上《應詔統籌全局折》,4月,康有為、梁啟超在北京發起成立保國會,為變法維新作了直接準備。  在維新人士和帝黨官員的積極推動下,1898年6月11日,光緒皇帝頒布“明定國是”詔書,宣布變法。新政從此日開始,到9月21日慈禧太后發動政變為止,歷時103天,史稱“百日維新”。  在此期間,光緒皇帝根據康有為等人的建議,頒布了一系列變法詔書和諭令。主要內容有:經濟上,設立農工商局、路礦總局,提倡開辦實業;修筑鐵路,開采礦藏;組織商會;改革財政。政治上,廣開言路,允許士民上書言事;裁汰綠營,編練新軍。文化上,廢八股,興西學;創辦京師大學堂;設譯書局,派留學生;獎勵科學著作和發明。這些革新政令,目的在于學習西方文化、科學技術和經營管理制度,發展資本主義,建立君主立憲政體,使國家富強。  新政措施雖未觸及封建統治的基礎,但是,這些措施代表了新興資產階級的利益,為封建頑固勢力所不容。清政府中的一些權貴顯宦、守舊官僚對新政措施陽奉陰違,托詞抗命。慈禧太后在光緒皇帝宣布變法的第五天,就迫使光緒連下三諭,控制了人事任免和京津地區的軍政大權,準備發動政變。 戊戌政變:   “百日維新”開始后,清政府中的守舊派不能容忍維新運動的發展。有人上書慈禧太后,要求殺了康有為、梁啟超;奕?痢⒗盍⒐蚯胩蟆按沽碧保揮費畛繅煉啻蔚教旖蠐肴俾幻苣保簧踔涼⒛諭獯越銑廡鰨砹⒒實邸?月中,光緒皇帝幾次密詔維新派商議對策,但維新派既無實權,又束手無策,只得向光緒皇帝建議重用袁世凱,以對付榮祿。16、17日,光緒皇帝兩次召見袁世凱,授予侍郎;18日夜,譚嗣同密訪袁世凱,勸袁殺榮祿,舉兵救駕。事后,被袁世凱出賣。  1898年9月21日凌晨,慈禧太后突然從頤和園趕回紫禁城,直入光緒皇帝寢宮,將光緒皇帝囚禁于中南海瀛臺;然后發布訓政詔書,再次臨朝“訓政”,“戊戌政變”成功。戊戌政變后,慈禧太后下令捕殺在逃的康有為、梁啟超;逮捕譚嗣同、楊深秀、林旭、楊銳、劉光第、康廣仁、徐致靖、張蔭桓等人。9月28日,在北京菜市口將譚嗣同等六人殺害;徐致靖處以永遠監禁;張蔭桓被遣戍新疆。所有新政措施,除7月開辦的京師大學堂外,全部都被廢止。從6月11日至9月21日,進行了103天的變法維新,以戊戌政變宣告失敗。 。

熱心網友

因為慈禧的權力比他大,所以維新在他手下只能偷偷摸摸地維持。能維持100天已經很不容易了~

熱心網友

戊戌變法---從一開始就注定失敗:第一,這場改革超越了歷史發展的步劃,當時的中國沒有強大的資產階級的經濟實力做一切活動的資金,另外輿論上也沒有跟上歷史的步劃,民主的思想沒有深入人心.第二,中國的封建勢力太大了,可以說,他們的氣數還沒有盡,慈喜等人還苦苦支撐著要倒塌的大廈.第三,戊戌運動的這群人,拒絕了當時勢力最大的李鴻章參加,因此他們這群改革者沒有強大的軍事力量支持.第四,叛徒的出賣,特別是袁世凱的出賣,給予了戊戌運動改革者致命的打擊.第五,從歷史和國內外的改革的經驗告訴我們,任何暴風驟雨的改革都是以失敗告終的,例如,戈爾巴喬夫的改革.當然餓,還有很多其他的原因,比如說,這些改革者缺乏政治斗爭的經驗,可以說,他們很多人都不懂怎樣玩弄政治手段

熱心網友

皇上太軟弱,太后很強大

熱心網友

秀才造反三年不成,況百日乎?不是老太后有多強大,而是小兒皇帝加秀才臣子,都政治的殘酷太無知,當斷不斷,而且在決斷之前,不知道軍事準備的關鍵,先滿足了老太后的人事更換要求,再求決斷已經太遲了。應當在老太后提出人事要求的時候就下手,甚至更早的時候下手。另外,康有為等過于清高自傲,不能分化團結其他開明官僚,也是重要原因。

熱心網友

是由于本身的因素,由于戊戌變法的參與者都是一些思想者而不是一些實干家再加上一個光桿司令能有什么氣候。歷史上的改革成功的都是在有權勢帝王的領導下才成功的,在一個整體走向墮落的時代任何的改革都是徒勞的,畢竟改革都是由人完成的,就像“天下無賊”中說的人心散了,隊伍不好帶了。所以變法的失敗是必然的。

熱心網友

反對勢力太強大了。

熱心網友

因為,唯新派把希望寄托在沒有實權的君主之上,而沒有密切聯系人民群眾和其他結 級,當然這也受歷史條件的局限。所以他的失敗是必然的

熱心網友

因為叫百日維新,所以持續了100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