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30,大三陽,膽紅素偏高,轉氨酶輕度異常,無其他癥狀,請問用什么藥物?經濟能力有限,不能用干擾素和拉米夫定,還有什么藥物效果比較好?難道只能用護肝片嗎?或者不治療,順其自然可以嗎?現實生活中找個好醫生看病真難!請網上的專家、有相關專業知識的朋友、病友多多幫助啊!得了這種病真苦惱!真盼著早點嚴重,死去算了!人類都上月球了,乙肝還不能治愈,真是可悲!

熱心網友

一、一般治療活動期患者與急性肝炎者相同,非活動期可從事力所能及的工作,手術、感染、藥物及妊娠均可誘使肝病加劇,應予避免。飲食應進高蛋白、高維生素和適量脂肪,食物要新鮮,易于消化,以少食多餐為佳。二、藥物治療近年來治療慢性肝炎有抗病毒藥、免疫調節藥、中西醫結合治療。(一)維生素類應用復合維生素B及維生素C,有惡心嘔吐者加用維生素B6,食欲差或貧血者用維生素B12,有出血傾向者肌注...

熱心網友

一、一般治療活動期患者與急性肝炎者相同,非活動期可從事力所能及的工作,手術、感染、藥物及妊娠均可誘使肝病加劇,應予避免。飲食應進高蛋白、高維生素和適量脂肪,食物要新鮮,易于消化,以少食多餐為佳。二、藥物治療近年來治療慢性肝炎有抗病毒藥、免疫調節藥、中西醫結合治療。(一)維生素類應用復合維生素B及維生素C,有惡心嘔吐者加用維生素B6,食欲差或貧血者用維生素B12,有出血傾向者肌注維生素K。肝泰樂每次0.1-0.2克,每日3次。益肝沖劑每次1-2袋,每日3次,3個月為一療程。有ALT升高者可予維生素C300毫克,靜滴;或益肝靈片每次2-4片,每日3次;其他如五味子、精制垂盆草、肝炎靈、聯苯雙酯等均可使用。(二)抗病毒藥分三級治療。第一級為聚肌胞每次2mg,每星期3次;或胸腺肽每次120毫克,肌注,每星期3次;或冬蟲夏草每次1-2克,每日3次;或冬蟲夏草脂質體每次10毫升,每日3次。第二級在一級治療無效時使用,常用豬苓多糖每次40毫克,肌注,每日1次;或乙肝疫苗每次20微克,肌注;可加用免疫核糖核酸每次2-5毫克,肌注。第三級應在對第一、二級治療無效者使用,常用藥物有干擾素300-600萬單位隔日1次,療程為半年至1年;阿糖腺苷或磷酸阿糖腺苷每日10毫升/千克,靜滴;或無環鳥苷每日15-45毫克/千克,靜注或靜滴。(三)免疫調節藥有免疫核糖核酸、IL-2、自體淋巴因子活化性殺傷(LAK)細胞和卡介苗加潘生丁。D-青霉胺用于慢性活動性肝炎伴肝硬化趨向者。秋水仙堿適用于慢性乙型肝炎有纖維化傾向,對其他治療無效者、還有豬苓多糖、甘草甜素、肝炎靈注射液 我國屬于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高發區,我國目前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率高約60-70%,這其中又有10-15%人血清HBV表面抗原陽性而表現為乙型肝炎病毒攜帶。全國有14億人口,大部分的民眾都受過肝炎病毒的感染。約有1.2億人是乙肝病毒攜帶者,而乙肝患者大約有3千萬人。[3] 并非每個感染病毒的人都會成為乙肝患者。從醫學概念上來講,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乙型肝炎病毒攜帶者、以及乙型肝炎患者的名稱有著不同的意義。乙肝病毒感染者:過去感染過或現在正感染乙肝病毒的人都叫乙肝病毒感染者。乙肝患者:有臨床癥狀如乏力,食欲減退,惡心,厭油膩,腹瀉及腹脹,部分病例有黃疸發熱等,檢查結果肝功能異常,血清乙肝表面抗原,乙肝病毒去氧核糖核酸,去氧核糖核酸聚合酶均為陽性。這類患者通常應該進行臨床的治療和養護。乙型肝炎病毒攜帶狀態——臨床上常將HBsAg陽性而無任何癥狀體征、肝功能檢測正常半年以上者(既往從無肝功能異常病史)稱之為乙肝病毒無癥狀攜帶者。權威的醫學觀點認為,這部分人除不能從事獻血、幼托和飲服行業外,可照常工作、學習。大部分不需要臨床治療,但須注意日常的生活保健及個人衛生習慣。通常應該注意的是勞逸結合、全面的均衡營養、體育鍛煉以及定期檢查。其中在營養問題上,應該在飲食中增加動物性食品、禽類食品、水產品及豆類、乳制品,此外還要注意蔬菜的攝入量,并將菌類(如香菇)納入膳食結構,這樣可確保纖維素和礦物質的來源。在禁忌上,要忌煙酒,并少吃高糖、高鹽食品。

熱心網友

我也和你一樣,你可以用用三聯療法 可以看看的

熱心網友

目前廣告上治療慢性病毒性肝炎的藥物和療法很多,關鍵是如何判定哪些療法有效,如何選用這些藥物。我僅談談個人看法,以供參考。  一、有無衛生部的正式批準文號。如果是衛藥準字號,都是經過臨床驗證比較可靠的藥品。如果是健字號就是保健用品,對于治療是否有效就不一定了。  二、有無臨床驗證材料。如果沒有可向藥廠索取。得到臨床驗證材料之后還要注意以下幾點:  1。這些驗證單位是否是您或您...

熱心網友

目前廣告上治療慢性病毒性肝炎的藥物和療法很多,關鍵是如何判定哪些療法有效,如何選用這些藥物。我僅談談個人看法,以供參考。  一、有無衛生部的正式批準文號。如果是衛藥準字號,都是經過臨床驗證比較可靠的藥品。如果是健字號就是保健用品,對于治療是否有效就不一定了。  二、有無臨床驗證材料。如果沒有可向藥廠索取。得到臨床驗證材料之后還要注意以下幾點:  1。這些驗證單位是否是您或您熟悉的醫師信得過的單位和醫師。 因為臨床驗證是一項要求非常嚴格的科學,稍不注意就會得出錯誤的結論。我曾經遇到過好幾種藥物,最初驗證認為乙肝表面抗原(HBsAg,澳抗)陰轉率可以達到60%以上。當時有的報紙也大大宣傳了一陣。但后來證明根本無效。我想,這不能責怪報紙,也不能責怪藥廠,也不能認為是驗證單位故意造假,而很可能是因為試驗不夠嚴格而造成的假象。在我們自己的研究中也曾遇到某種藥物使乙肝病毒核酸(HBV-DNA)全部轉陰的報告,幸虧我當時送檢的病人標本液中既有治療前的,又有治療后的;既有治療組的,也有對照組的,這樣,全部陰轉是根本不可能的。再仔細檢查才發現是檢測試劑的問題。因此對于臨床驗證的結果一定要看一看是否是您相信的單位做的。如果是,最好設法問一問這些驗證單位和驗證醫師是不是結果確實可靠。  有一位同志告訴我,她曾參加過某一藥廠組織的義診。結果這個藥廠就把她的相片和當時的大標語照下來了,好像她對于這個藥很相信似的。事實上,她對于這個藥一無所知。義診就是給病人看病,該用什么藥就用什么藥,不一定義診就是要用該廠的藥物。因此對于有名有姓的“驗證者”,最好設法問一問是否真是那么一回事。  2。要看一看這些驗證材料的科學性如何。 這當然主要由醫生來判斷,但病人自己也可初步判斷一下:①是否有足夠的例數。治療慢性肝炎是否有效,至少需要30對以上的病例,即60例以上。如果只有幾例,十幾例,甚至個例報道,結果就不太可靠了。②是否有對照組。③兩組(治療組和對照組)的病人是否有可比性。例如,男女比例、病情輕重、年齡、病程長短、病毒標志物、肝功情況、母嬰傳播的比例等等兩組是否基本一樣,是否是在同一時期、同一單位(或同一研究組織)中進行的。因為這些都是能夠影響藥物療效的因素。如果再能夠做到“雙盲”和治療前后的標本用同一批試劑在同一實驗室進行檢測,那可靠性就更大了。  對于基礎材料也要仔細分析。不少材料都證明某種藥物在體外(如組織培養中)或體內(如鴨肝炎、土撥鼠肝炎)有抗病毒作用或抗腫瘤作用。這種材料只能作為臨床應用的參考或佐證,而不能認為這種藥物就一定會對人類肝炎和腫瘤有效。這是因為體外(細胞)和體內(動物)實驗和人體的結果不一定一致。另外在體外實驗中常常忽略了在臨床應用是否確有可能。我們曾在體外(2215細胞系)篩選了一些中草藥確實有抗乙肝病毒的作用,但實際上在體內很難達到體外實驗的濃度,因此在臨床上應用就不那么有效了。  三、對于臨床醫師來說,您認為可能有效的藥物,最好親自治療一部分病人(最好由單位領導進行組織,每一種新進醫院的藥品,特別是療效尚未公認的藥品都組織力量診療一部分病人),數量不需要太大,有10—20例即可。如果說明書上說明e抗原和/或HBV—DNA的陰轉率為40%左右,那么10例—20例病人中至少也應當有2—3—4—5個病人有療效,如果一個也沒有就證明此藥無效,如果有10%以上的陰轉率就值得擴大試驗,如果有40%以上的陰轉率就可以基本上肯定此藥是有效的。這樣就可以使醫生對于每一種新藥都做到心中有數。  四、到目前為止,真正能讓乙肝表面抗原(即澳抗,HB-sAg)轉陰的藥物和療法還沒有。 最好的治療方法一般轉陰率在10%左右,超過20%的幾乎沒有。因此,那些自稱能讓乙肝表面抗原全部陰轉或大部分(>50%)陰轉的醫師、藥物或療法大都是缺乏科學根據,不太可靠的。如果真有這種療法,我們愿意進行驗證。至于那些自稱能夠讓乙肝標志物全部陰轉的材料更不可信,因為乙肝標志物中還包括抗表面抗原的抗體(抗—HBs),這是一種保護性抗體,陽性常代表人體已對乙肝病毒有了免疫力,讓抗—HBs也轉陰了豈不是反而有害。對于那些自稱能將各種肝炎、肝硬化、肝癌都能徹底治好的說法更不可信。  總之,不要只看或只聽宣傳得如何如何好,一定要拿出具體材料來,拿出證據來。  但是還必須說明一點,真正的急性乙型肝炎乙肝表面抗原的自然陰轉率(不用藥自己陰轉)是很高的,幾乎可達到100%。如果用藥來治療這些病人當然可得到很高的乙肝表面抗原的陰轉率。還有,慢性乙型肝炎的表面抗原也有自然轉陰的,一般每年約有1%—2%,因此用藥后個別病例的乙肝表面抗原確實陰轉,還不能肯定該藥一定有效。至于試劑不準,造成假陰性的結果就更多了。  治療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療當然非常重要。其他治療,如消除肝臟炎癥,減少或防止肝臟纖維化的藥物應同時應用。無論廣告中說有什么作用,如什么提高免疫力呀、改善肝臟微循環呀等等,我們都不要輕易相信,一定要看看有沒有確實可靠的根據,最好是治療慢性肝炎病人的根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