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心網友
泰坦尼克號(英文RMS Titanic,繁體:鐵達尼?),是二十世紀初,英國制造的一艘在當時世界最大的豪華客輪,在當時被稱為是“永不沉沒的”,但卻在1912年4月15日從南安普頓至紐約的處女航中,在北大西洋撞上冰山而沉沒,由于缺少足夠的救生艇,1500人葬生海底,造成了在和平時期最嚴重的一次航海事故,也是迄今為止最著名的一次。 建造過程泰坦尼克號建造于北愛爾蘭的最大城市貝爾法斯特的哈南德·沃爾夫造船廠。船體于1911年5月31日下水。她也是白星航運(White Star Line)公司在同一造船廠建造的奧林匹克級汽船的第二艘船。在當時是最大最有聲望的載人游船。泰坦尼克號有260米長,28米寬,重大約46000噸。盡管她包含了更多的空間導致了更大的總噸數。她的船體還是和她的前輩奧林匹克號一模一樣大。船上有899名船員,可以運載3300名乘客。因為她也運送郵件,所以也叫皇家郵汽船泰坦尼克號。同樣碩大無比的4個煙囪中只有3個真正工作。剩下那個是個陪襯,唯一的實際用途是作為主廚房的煙囪。 泰坦尼克號在當時是無可比擬的奢華。盡管她不是第一艘提供甲板游泳池,健身房,浴室和升降梯的船,她竭盡全力提供了以前從未見過的服務水平。對一等艙的乘客,她提供了3臺升降機;作為一種革新,她給二等艙的乘客提供了一臺升降機。經濟艙的乘客仍然需要爬樓梯。她最著名的一個特點就是她豪華的樓梯了。詹姆士·卡梅倫在他的電影中忠實的再現了這個樓梯。 泰坦尼克號被認為是一個技術成就的定點作品。16個水密(不進水的)艙防止她沉沒。一個船員在航行中對一個二等艙女乘客西爾維亞·考德威爾說:「就是上帝親自來,他也弄不沉這艘船。」 處女航 泰坦尼克號于1912年4月10日從英國英格蘭南部港口城市南安普敦出發,開往美國紐約。船長叫愛德華·史密斯。當她即將啟航時,另一艘定期航船紐約號因為吸力幾乎撞上了她的船體,導致了一個小時的晚點。啟航后,泰坦尼克號先穿過英吉利海峽停泊在法國瑟堡,接納了更多旅客,之后又停泊在了愛爾蘭的昆士敦,最終她載著1324乘客和892名甲板工作人員駛向紐約。泰坦尼克號將乘客分開在三個不同的部分里。 在4月14日晚上,她撞上了一座冰山。冰山碰撞了船殼好幾次,留下幾個大坑。右舷水線下的鉚釘被冰山撞了出來,6個水密艙進水了。進入泰坦尼克號龍骨的水的重量把她壓入水中很低的為主,海水通過甲板進入了在E甲板有個開口的其他水密艙。 在船的左舷,救生船只裝載婦女和兒童。在右舷,男性在婦女們上救生船船后才允許上。所以,在右舷獲救的人數比在左舷獲救的多。 事故的后果和影響 和大眾的想法不一致的是:泰坦尼克號沉沒時的確使用了國際通用的摩爾斯電碼遇難信號SOS,但這不是SOS最早使用的例子。在1906年的柏林外的大海上,國際無線電通訊會議第一次提議了SOS信號。1908年國際社會認可了這個提議并慢慢開始廣泛使用,這已經是泰坦尼克號沉沒的四年前了。然而,英國的無線電操作員很少使用SOS信號,他們更喜歡老式的CQD遇難信號。 泰坦尼克號的無線電首席官員約翰。喬治。菲利普一直在發送CQD遇難信號,直到下級無線電操作員哈羅德。布萊德建議他:發送SOS吧,這是新的呼叫信號,這也可能是你最后的機會來發送它了!然后菲利普在傳統的CQD求救信號中夾雜sos信號。求救信號最終在第二天早上被加利福尼亞號收到,因為她并沒有24 小時都監聽無線電。 這場災難震驚了國際社會。因為它向一些人證明了:人和人們的技術成就無法于自然的力量相比。 就是過了1個世紀后的今天,幾個關于泰坦尼克號和它的沉沒的荒誕說法仍然存在。一個是:她的舵太小了,大一點的舵可以避免這場災難。大點的舵的可能會拯救她,當時她的舵的尺寸按法律上說,就其船身尺寸而言不算小。事實上,按今天對輪船的規定看,泰坦尼克號的舵的尺寸仍然是合格的。另一種說法是:泰坦尼克號上的救生船不夠。實際上,她的救生船數量是符合英國的法律規定的,該項法律定的數量不是基于乘客數,而是基于船的噸位。當時所有船的救生船數量都遠遠低于需要的數量,當時救生船的目的那時不是用來裝下全體乘客的;它們只是用來從一艘下沉的船上轉移乘客到另一艘救援船上。泰坦尼克號的沉沒永久性的改變了這種救生策略。事實上,即使她有可以裝下所有乘客的救生船數量,仍然有可能不會有更多的人獲救。在她下沉時,船員們沒有時間來放下所有的救生船!還有一種說法是:機械組的船員堅持他們的崗位到了最后。1988年出版的一本書也提到這個讓它永垂不朽了。事實是:機械艙在1:15AM就被淹沒了。在下沉的最后時刻,機械師們和燒爐工人們和其他成百的人一樣站在尾部的甲板上,困在船上,沒有獲救的任何希望。 泰坦尼克號的沉沒極大的影響了船的制造和無線電電報通訊。 1913年12月12日,英國倫敦因此召開了第一界海上生命安全國際大會。大會制定的條約導致了國際冰山檢測組織的形成和資金投入。改組織的美國海岸警衛隊的下屬部門,直到今天她還在檢測和報告北大西洋的可能威脅航船的冰山。條約也一致達成一個新規定:所有的載人船只應該有足夠的救生船來裝載所有的在船上的人,并且適當的相關訓練也應該進行。還有就是無線電通訊應該24小時開通,加上一個二級備用電源,這樣就不會漏掉呼救的信號。條約也同意:從船上發送任何火箭必須被解釋為一種求救信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