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點關于DGPS的資料吧?50分夠吧!
熱心網友
什么是GPS全球定位系統(GPS)是本世紀70年代由美國陸海空三軍聯合研制的新一代空間衛星導航定位系統 。其主要目的是為陸、海、空三大領域提供實時、 全天候和全球性的導航服務,并用于情報收集、核爆監測和應急通訊等一些軍事目的,是美國獨霸全球戰略的重要組成。經過20余年的研究實驗,耗資300億美元,到1994年3月,全球覆蓋率高達98%的24顆GPS衛星星座己布設完成。 全球定位系統由三部分構成:(1)地面控制部分,由主控站(負責管理、協調整個地面控制系統的 工作)、地面天線(在主控站的控制下,向衛星注入尋電文)、監測站(數據自動收集中心)和通訊輔助系統(數據傳輸)組成;(2)空間部分,由24顆衛星組成,分布在6個道平面上;(3)用戶裝置部分, 主要由GPS接收機和衛星天線組成。 全球定位系統的主要特點:(1)全天候;(2) 全球覆蓋;(3)三維定速定時高精度;(4)快速省時高效率:(5)應用廣泛多功能。 全球定位系統的主要用途:(1)陸地應用,主要包括車輛導航、應急反應、大氣物理觀測、地球物理資源勘探、工程測量、變形監測、地殼運動監測、 市政規劃控制等;(2)海洋應用,包括遠洋船最佳航程航線測定、船只實時調度與導航、海洋救援、海洋探寶、水文地質測量以及海洋平臺定位、海平面升降監測等;(3)航空航天應用,包括飛機導航、航空遙 感姿態控制、低軌衛星定軌、導彈制導、航空救援和載人航天器防護探測等。 GPS衛星接收機種類很多,根據型號分為測地型、全站型、定時型、手持型、集成型;根據用途分為車載式、船載式、機載式、星載式、彈載式。 經過20余年的實踐證明,GPS系統是一個高精度、全天候和全球性的無線電導航、定位和定時的多功能系統。 GPS技術已經發展成為多領域、多模式、多用途、多機型的國際性高新技術產業。 GPS原理 24顆GPS衛星在離地面1萬2千公里的高空上,以12小時的周期環繞地球運行,使得在任意時刻,在地面上的任意一點都可以同時觀測到4顆以上的衛星。 由于衛星的位置精確可知,在GPS觀測中,我們可得到衛星到接收機的距離,利用三維坐標中的距離公式,利用3顆衛星,就可以組成3個方程式,解出觀測點的位置(X,Y,Z)。考慮到衛星的時鐘與接收機時鐘之間的誤差,實際上有4個未知數,X、Y、Z和鐘差,因而需要引入第4顆衛星,形成4個方程式進行求解,從而得到觀測點的經緯度和高程。 事實上,接收機往往可以鎖住4顆以上的衛星,這時,接收機可按衛星的星座分布分成若干組,每組4顆,然后通過算法挑選出誤差最小的一組用作定位,從而提高精度。 由于衛星運行軌道、衛星時鐘存在誤差,大氣對流層、電離層對信號的影響,以及人為的SA保護政策,使得民用GPS的定位精度只有100米。為提高定位精度,普遍采用差分GPS(DGPS)技術,建立基準站(差分臺)進行GPS觀測,利用已知的基準站精確坐標,與觀測值進行比較,從而得出一修正數,并對外發布。接收機收到該修正數后,與自身的觀測值進行比較,消去大部分誤差,得到一個比較準確的位置。實驗表明,利用差分GPS,定位精度可提高到5米。 GPS前景 由于GPS技術所具有的全天候、高精度和自動測量的特點,作為先進的測量手段和新的生產力,已經融入了國民經濟建設、國防建設和社會發展的各個應用領域。 隨著冷戰結束和全球經濟的蓬勃發展,美國政府宣布2000年至2006期間,在保證美國國家安全不受威脅的前提下,取消SA政策,GPS民用信號精度在全球范圍內得到改善,利用C/A碼進行單點定位的精度由100米提高到20米,這將進一步推動GPS技術的應用,提高生產力、作業效率、科學水平以及人們的生活質量,刺激GPS市場的增長。據有關專家預測,在美國,單單是汽車GPS導航系統,2000年后的市場將達到30億美元,而在我國,汽車導航的市場也將達到50億元人民幣。可見,GPS技術市場的應用前景非常可觀。。
熱心網友
DGPS是差分GPS? 差分GPS (DGPS)是在正常的GPS外附加(差分)改正信號,此改正信號改善了GPS的精度。
熱心網友
差分全球定位系統(DGPS)簡介 DGPS即差分全球定位系統(Differential Global Position System,簡稱DGPS),是在GPS的基礎上利用差分技術使用戶能夠從GPS系統中獲得更高的精度。 DGPS實際上是把一臺GPS接收機放在位置已精確測定的點上,組成基準臺。基準臺接收機通過接收GPS衛星信號,測得并計算出到衛星的偽距,將偽距和已知的精確距離相比較,求得該點在GPS系統中的偽距測量誤差,再將這些誤差作為修正值以標準數據格式通過播發臺向周圍空間播發。附近的DGPS用戶接收到來自基準臺的誤差修正信息,以此來修正自身的GPS測量值,從而大大提高其定位精度。 差分技術的基礎是: 在同一地區內,GPS緩慢變化的系統誤差,包括選擇可用性(SA)誤差,對基準臺及其鄰近用戶的影響是相同或相近的。應用差分技術可有效地削弱SA、電離層延遲、大氣層延遲、星歷誤差、衛星鐘誤差,達到米級定位精度。 為了解決信號精度問題,縮小因信號量減少而產生的定位誤差,校正GPS即DGPS系統運用一個單獨的較正信號對GPS接收器收到的定位數據和計算結果進行再計算。在GPS廣泛應用于地面導航前的很長一段時間里,海運業的用戶已經從DGPS的應用中得到了很多便利。 由于海上航行者必須知道未知障礙的準確位置,諸如暗礁和淺灘,因此,必須進一步縮小GPS傳統的100米的誤差。為了將海上導航的誤差限制在1到5米之間,許多海岸線和內河航線都已設立了一些DGPS發送器。DGPS的工作方式是在陸地上已知的固定地點安裝GPS接收器,并計算GPS信號的誤差,然后通過發送器把較正信息發送給當地的使用者,從而提高了定位的精度。 美國政府已經呼吁美國大陸的大部分地區應該都能收到DGPS信號,并為此制定了一項計劃——盡管這項計劃的未來如何還無法確定。根據這項計劃,DGPS能否成為可能將部分地依賴于空軍的“地面波應急網絡” ( Ground Wave Emergency Network)的退役,因為將這個網絡中的無線電發射機進行回收比全部讓它們退役要劃算得多,而從成本上考慮,民用系統也能以較小的成本被迅速建立起來。另外一項替代方案是由聯邦航空總署(the Federal Aviation Administration)提出的,這個方案是由一顆與地球位置相對固定的衛星來傳送較正信號,而繞過了陸地無線發射系統。這個方案的好處是不需要二級接收者。 。
熱心網友
差分全球定位系統(DGPS)簡介 DGPS即差分全球定位系統(Differential Global Position System,簡稱DGPS),是在GPS的基礎上利用差分技術使用戶能夠從GPS系統中獲得更高的精度。 DGPS實際上是把一臺GPS接收機放在位置已精確測定的點上,組成基準臺。基準臺接收機通過接收GPS衛星信號,測得并計算出到衛星的偽距,將偽距和已知的精確距離相比較,求得該點在GPS系統中的偽距測量誤差,再將這些誤差作為修正值以標準數據格式通過播發臺向周圍空間播發。附近的DGPS用戶接收到來自基準臺的誤差修正信息,以此來修正自身的GPS測量值,從而大大提高其定位精度。 差分技術的基礎是: 在同一地區內,GPS緩慢變化的系統誤差,包括選擇可用性(SA)誤差,對基準臺及其鄰近用戶的影響是相同或相近的。應用差分技術可有效地削弱SA、電離層延遲、大氣層延遲、星歷誤差、衛星鐘誤差,達到米級定位精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