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心網友

2006屆數學科高考總復習設想怎樣在短暫的時間內搞好總復習,提高復習效率減輕師生負擔,在高考中考出優異成績,是每個師生所關心的問題。我個人認為,高考數學復習要抓好三個“四”。一、數學高考總復習須掌握的四個基本原則:數學高考總復習須把握以下四個基本原則:學習考綱看要求、鉆研課本找標準、研究專題看形式、推敲評價找方向。現具體闡述如下:㈠ 學習考綱看要求:《考試說明》是由國家教委考試中心頒發的高考法規性文件,規定了考試的性質、內容、形式等,特別是明確指出了考試內容和考試要求,也就是說要考的知識點及各知識點要考到什么程度均有明確現定。如在不等式部分、幾何部分均有明確規定,而許多老師還是要求學生掌握超綱內容,這樣做既加重學生負擔,也加重老師負擔,偏離了正確的復習方向,可以說是“出力不討好”。因此,在復習中我們要嚴格按照《考試說明》中所規定的內容和要求去復習。通過對近幾年數學學科《考試說明》或《考試大綱》的學習和研究,我認為今后數學高考命題可能會:⒈ 遵循“來自教學大綱,不拘泥于大綱”的原則。在命題設置上,堅持對數學的基本知識和核心能力的考查。⒉ 知識立意進一步向能力立意轉化,應用型試題和能力型試題的考查力度會加大,單純識記型的試題會減少。⒊ 應用試題的信息會更貼近我國、本省與世界各國的政治、經濟、科技等各個方面的變化,更加尊重學生的個性。⒋ 留給學生更多的思考時間和更大的思考空間,更加注重對學生創新意識的考查。⒌ 堅持“入口易,深入難”的命題原則,循序漸進、分層設問、利于考生更好地發揮。⒍ 基本知識和主干知識作為命題的基本載體的地位更加突出,在知識網絡的交匯點設計命題的情況有所會有所增加。⒎ 試題以單學科知識和能力為主導,適當增加綜合測試能力,向實用化、工具化、大眾化的方向發展。㈡ 鉆研課本找標準:大多數師生在高考總復習時把課本扔到了一邊,每天抱著一本資料“埋頭”講題、做題,這是不妥的。其一,課本是全國或省區統一的,這不僅僅是內容上的統一,而且定義、定理、公式等敘述上的規范,符號上的使用也是統一的。無論資料上、參考書中怎樣敘述,如何使用符號,但教材是根本。其二,許多高考題教材中有原型,即由教材中的例題、習題引伸、變化而來,這樣的案例我就不一一列舉。總之,脫離教材的復習是不可取的,我們應該以教材為根本,重視課本教材中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方法,復習時將教材中的題目加以引伸、拓寬、變化,做到舉一反三,觸類旁通,使學生打好基礎。㈢ 研究考題看形式:無論復習哪部分內容,我們都應該認真的分析、研究近幾年的高考題對這部分內容的考查情況,做到心中有數,提高效率。如細心研究近十年的高考題對二項式定理的考查主要考了通項公式的應用及求系數和的方法且主要是以選擇題和填空題的形式出現的等等。即便是來年要考其它方面的,也必將遵循“整體保持穩定,不造成大起大落現象”的原則。那么,我們還有什么必要、有什么理由在這些內容上過多補充和發揮呢?㈣ 推敲評價找方向:通過認真學習、研究、推敲國家和省區教委考試中心召開高考試題評價會的評價報告,我們可以知道許多信息和高考題的改進方向。 “優點將繼續保持,缺點將進一步彌補”必將是高考命題的根本原則。二、數學高考總復習須處理的四個重要關系:  1.正確處理好課本與資料的關系   由于高考題中有許多常規題的類型源于書本,因此,第一輪復習時,我們以教材為本,結合資料《高中數學導與練——高考總復習》,每復習完一章,我們精選教材上本章有代表性的例題和習題作為一套試卷,檢查學生對教材重要例題、習題的掌握程度,然后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必要的補充,做到有的放矢。   2.正確處理好教與學的關系   教學活動是雙向的,教師在整個活動中起著主導作用。要做好這一點,教師必須加強集體備課,發揮群體優勢。首先認真學習研究“考試大綱”、“考試說明”和近幾年的高考試卷及其評析、復習建議,尤其是認真分析學生的現狀,相應地制定出一套比較切合實際的復習計劃。真正使集體備課由簡單的統一進度到統一內容,由備教案到備學生。  由于學生的個體數學水平的差距較大,針對這一實際情況,我把復習訓練的重點放在難度中低題目上。堅持“難度適中,速度適宜”的原則,以大面積提高數學成績中差學生的水平為目標。   3.正確處理好課內與課外的關系   要真正減輕高三學生學習數學的負擔,必須提高課堂40分鐘的效率,切實做到“時間花在備課上,功夫顯在課堂上”。在課內,例題講解前,留給學生思考時間,讓師生都能顯露出自己的思維過程,盡量做到一題多解,一題多用。事實證明,滿堂灌,不僅老師講得累,而且學生不輕松,效果也差。在課外,我將力求做好培優補差工作。每天布置一到兩個較難的題目作為選做題給學有余力的學生,從第一學期開始,每星期安排一次選擇填空題訓練(約40分鐘),用于對數學復習情況進行檢測,并定期檢查他們的錯題集。對作業、試卷做到及時批改、評講、訂正。  ⒋ 正確處理好學生高能與高分的關系有些平時數學成績優秀的同學在高考總不能考出滿意的成績來,因此在應考時,要指導學生處理好以下四種關系,對取得好成績會有一定的幫助:  ⑴ 審題與解題的關系。有的同學對審題重視不夠,匆匆一看就急于下筆,以至題目的條件和要求都沒有吃透。其實在解題過程中有可能會遇到三次審題:第一次是拿到題目時,耐心仔細地審題,把握條件的關鍵詞,包括括號內一些不起眼的條件,從中獲得盡可能多的信息,迅速找出解題方向;第二次是在解題受阻時,應再次審題,有沒有漏看什么條件,想想有什么隱含條件,再去考慮解題策略;第三次是在解完題后,再次回顧題目,看看所得解答與題目要求是否吻合,是否合理。  ⑵ 會做與得分的關系。要把你的正確的解題策略轉化為得分點,主要靠準確完整的數學語言的表述,但這一點往往被一些考生所忽略,因此在卷面上常常出現“會而不對”、“對而不全”的現象,比如有的人做立體幾何論證時“跳步”現象嚴重;有的人“以圖代證”,只是畫一個草圖,即得出結論,不會把“圖形語言”轉化為“文字語言”。因此只有重視解題過程中的語言表述,“會做”的題才能“得分”。⑶ 快與準的關系。既快又準當然最好,但是在當前高考數學試卷題量偏大、難度偏高的情況下,“準”字就顯得尤為重要。因為只有“準”,才可以不必考慮再花時間檢查。而“快”是平時訓練的結果,不是考場上可以解決的問題。  ⑷ 難題與容易題的關系。拿到試卷后一般按題目順序作答,在遇到“卡殼”題時,不要打“持久戰”,可以先放一下,等后面能做的題做完后再回頭考慮。近幾年,數學高考試題已從“一題把關”轉變為“多題把關”。因此,在考試中要做到“看到容易題不放松,看到難題不膽怯”,“人難我難不畏難,人易我易不大意”,冷靜解答,爭取得分,發揮出最佳水平。三、數學高考總復習的四個做法:㈠ 層次分明,任務明確   高三數學復習周期長、任務重,合理安排好復習時間至關重要。我們把高三數學復習分為三個階段:2005年8月~2006年2月底(俗稱第一輪復習)、3月初~4月初(俗稱第二輪復習)、4月初~5月中旬(俗稱第三輪復習),三個階段的復習內容分為三個層次,每個階段的任務各有側重。   第一輪復習階段,根據教學大綱,結合考試說明,以課本為本,通過系統地整理、優化知識結構和思維結構,通過月考及周練的手段,使基礎知識網絡化,達到提高學生素質,并為高考打下堅實的基礎。這一階段我們所選的講義是以課本為主,輔以《高中數學導與練——高考總復習》。所練作業以小題和中檔題為主。   第二輪的復習應以高考為目標,從以單元塊的縱向復習為主到綜合性橫向發展為主。為此,我們分專題進行復習。一是數學方法和數學思想的系統介紹,主要是:配方法、換元法等方法,以及函數與方程思想、分類討論思想、等價轉換思想和數形結合思想等;二是根據《教學大綱》列出高中數學教材中的重點內容;三是根據《考試大綱》和前幾年的高考試卷列出高考頻率較高的熱點問題。與此同時,還要指導學生如何利用排除法、特例法、估算法、圖象法、逆推驗證法等方法準確、快速地解選擇題和填空題,并提出較高要求:選擇、填空平均只能錯在2。5個之內。在這個階段,每周安排一次以選擇、填空題為主的課堂練習和一次綜合練習,并做到及時評講,迅速反饋。   第三輪復習的目標是使學生在高考中最大限度地發揮水平,這是我們在高考前最后階段所要做的主要工作。因此,我將做到精練精講。精練力求做到精心選擇題目,精心編寫試卷,精心研究每題的訓練功能和評分標準,精心組織考試,做到以少勝多,不盲目地搞題海戰術,影響學生寶貴的復習時間;精講則力求做到對共性問題分析透徹,對個別問題也不能輕易放過,須個別指導。同時把考試技巧教給學生,讓學生學會考試。總之,通過測試要能反映出問題,而通過評講要提高學生駕馭問題的能力,并逐步適應高考的氛圍環境。   ㈡ 普遍撒網,重點撈魚  教師指導學生復習,一般是一種全面的、普遍的復習。這是由于《考試說明》所給出的內容均為必考內容,出于課時所限,教師總是指導學生一遍遍的全面復習,即便是講一些專題,也是針對學生測試中出現的問題而授課。因此,在平時,要指導學生針對教師教學中的不足做好以下兩點:  1。進行診斷性練習,找出問題早日補缺  學校進行的測試,一般都是讓學生做成套完整的模擬題,在這種測試中解錯的題目很難說明出現的錯誤具有普遍性。只有將10套題中的選擇題、10套題中的填空題、10套題中的解答題放在一起比較,才能診斷出你的學生是哪一類題容易做錯,這就是診斷性練習。只有找出錯誤和不足,才能及時進行查漏補缺,幫助學生把將問題解決在考前。  2。注意知識的交叉點和結合點  數學知識之間存在縱向和橫向的有機聯系,這些聯系的交叉點和結合點往往是高考命題的“熱點”,同時也可能是教師平時教學的“弱點”。因此,在復習中要注意知識的交叉點。例如,函數和不等式,函數與導數,函數與方程,函數與數列;又如,三角函數與數列,三角函數與立體幾何;再如,平面向量與函數,平面向量與解析幾何,平面向量與物理等等。教師在復習時要有意識地評講一些此類試題,讓學生積累解此類題的方法與經驗。  ㈢ 注重高考試題的新特點⒈ 增加對個性品質的要求《考試大綱》在2005年《考試說明》知識要求,能力要求的基礎上,增加了對“個性品質”的考查要求。主要指考生個體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要求具有一定的數學視野,試題融知識、方法、思想、能力于一體,注重展現數學的科學價值和人文價值。⒉ 突出對主干知識的把握2005年高考數學試題突出了高中數學重點內容和主干知識的考查。代數中的函數、數列、不等式、三角基本變換;立體幾何,解析幾何,新課程增加內容中的向量、概率以及概率與統計、導數等在近幾年高考數學試卷中始終作為重要的考查對象,保持較高比例,而且也達到必要的深度,成為試題的主體。2006年高考數學必然有所沿襲。⒊ 以能力立意作為命題指導思想《考試大綱》對能力方面的考查,全面考查思維能力、運算能力、空間想象力、實踐能力和創新意識。強調探究性、綜合性和開放性,注重通性通法,淡化特殊技巧。運算能力是思維能力和運算技能的結合,它不僅包括數的式的運算,特別是要考查以含字母的式的運算為主,兼顧對算理和邏輯推理的考查。要提高解答數學問題的運算效率,要能夠以圖助算,通過識圖和繪制草圖,列出表格,將精算與估算有效結合來提高解題速度。⒋ 強化數學思想和數學方法《考試大綱》引導強化數學思想方法的復習,營造自主探究環境。數學思想和方法的考查分三個層面:首先是具體方法的考查,如配方法、換元法、消去法、割補法、待定系數法、數學歸納法;然后是一般的邏輯方法,如分析法、綜合法、類比法、歸納法、演繹法、反證法等;最高層次是數學思想,如函數與方程思想,數形結合思想,分類討論思想,轉換與化歸思想,運動與變換思想等。⒌ 注重理性思維的考查《考試大綱》倡導理性思維,以甄別數學素養。要注意培養空間想象、直覺猜想,歸納抽象,符號表達,運算推理,演繹證明和模式構建等進行思考判斷,形成和發展理性思維能力。  ⒍ 突出考查實踐能力增加應用型和能力型的試題。  基于以上認識,在《考試大綱》指導下,計劃做好“五抓”:  (1)抓學習。抓對《考試大綱》的學習。當學生也能夠按《考試大綱》的精神來復習時,復習才會是高效的。  (2)抓基礎。在復習中一定要鞏固和掌握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方法。  (3)抓訓練。精選習題(選題原則是具有新穎性、靈活性、綜合性、代表性、發展性),強化思維訓練,提高探索創新能力。  (4)抓落實。不怕難題不得分,就怕每題都被扣分。  (5)抓反思。要抓好審題的反思、思維定勢的反思。解題后的反思,充分挖掘每道習題的智力價值,變盲目性為自覺性。  ㈣ 關注新課程的新重點  對比新老兩種數學課本的教學內容,不難看出簡易邏輯、平面向量、線性規劃、空間向量、簡單幾何體中的正多面體、概率與統計、極限、導數均為新內容, 函數、不等式、平面向量、圓錐曲線、概率統計、直線、平面、簡單幾何體、數列極限和導數正在成為高考的新重點。復習中應將這些內容作為載體,將常見的數學解題通法(配方法、待定系數法、歸納法、換元法、代入法和特值法、數形結合法)和數學思想法(數形結合思想方法及邏輯劃分與歸納、函數與方程、變換與轉化等思想方法)融會貫通地應用于解題過程中,形成熟練的解題思路和規范的書面表達能力。總之,教師在復習時一定要了解新課程、新高考的新重點,掌握科學的復習方法,在全面復習的基礎上,抓住重點,有效復習,提升學生的答題能力和得分能力。。

熱心網友

高考數學臨考要訣:靈活運用 化繁為簡 函數:常見的函數題型主要有兩類:一是考查具體函數,二是考查抽象函數,這種題型較難,而通過找到一個符合條件的常見函數作為解決本題的入手是一個不錯的方法。函數題型經常和不等式、數列放在一起進行考查,二次函數以及三個二次之間的關系經常是考查的重點。   不等式:解不等式往往帶有字母,需要討論,還需要掌握轉化、數形結合等方法以 及函數與方程的思想和八種常見不等式的一般解法。證明不等式要善于分析式子結構特征和尋找已知求證之間的差異,從中找到與相關定理的聯系來作為解決問題的突破口。   三角:三角問題主要有兩種形式:一是求較為復雜的三角函數表達式的某些性質;二是三角形中有關邊角的問題。凡是三角公式變換的問題都可以從分析角、函數類型和式子結構特征這三個方面的差異作為入手解題的突破口。   數列:Sn與an之間的關系經常是考查的重點,需要靈活應用。數列求和的幾種方法,如并項、裂項、錯位相減等常用方法必須掌握(注意對q的討論)。要掌握三種基本極限(對qn的討論是個難點)以及極限的四則運算法則,能夠把所給式子的極限轉化為基本極限的形式。   立體幾何:平行、垂直的判定與性質、空間所成角及距離是主要內容,要熟知相關定理及位置關系轉化的一般規律。垂直是考查的重點,轉化是重要的方法,角、距離的計算最后都轉化到一個三角形中進行。   解析幾何:直線與圓錐曲線的方程、有關性質以及相互位置關系是重要內容。直線與圓錐曲線的位置關系是高考主要題型,中點、弦長、軌跡是經常考查的問題,含參的范圍問題是難點。  把現實生活、現代科技、社會熱點問題作為背景的數學應用問題是高考熱點之一,題目往往不是很難,關鍵是考查對題目信息的理解能力和數學化問題的解決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