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一部作品呢?還是某位作家的很多作品呢?還有那個高行健為什么得獎了,我看過他寫的〈絕對信號〉說實在的,沒感覺該作品的文學成就有多高!在漢語言文學專業的課本中,那個〈絕對信號〉只不過是泛讀作品之一!還有,我國現代文學的奠基人魯迅先生為什么沒獲獎呢?!那個高行健怎能跟魯迅先生相提并論!
熱心網友
你居然還在魯迅魯迅!中國再這么“魯下去”就離諾獎將越來越遠了!1. 由瑞典文學院的評委投票選出,注意是“瑞典文學院”可不是“世界……”,所以標準在瑞典! 但是其權威性影響性無庸質疑,因為瑞院也會邀請許多世界各國的作家來當評委!2.既不是“由一部作品”也不是“由多部作品”,它“只看作家個人”的終身成就!也就是說,它在宣布結果時,不是宣布哪部作品而是哪個人(“他的作品……”——簡述一下授獎的理由)獲獎!當然,每個人又有自己的代表作!3大家都說“法國華裔高行建的獲獎可能有一定的政治因素”!我不明白這是什么意思 ,真的,因為我一直相信“真正的文學家絕對是最正直的”! 4當年胡適提名魯迅被魯迅挽拒了!魯迅自覺不夠“大家”,“應提名那些更具……東方人”! 當然,說實話,魯迅確實也不夠實力——西方人看人的標準和咱們不同!
熱心網友
諾貝爾文學獎的評定是根據這個作家對世界文學是否有著發展性的貢獻,評定要參考作家的許多作品,但要選出一部最好的來確定獎品。高行健之所以能夠獲獎,是由于他對世界文學有著一定的貢獻,再者,諾獎的給予是有一定的政治地域因數的。當然,高行健獲獎的作品好象是《靈山》吧。樓主之所以沒感覺,可能是對后現代主義文學的意識流結構不是很了解吧。同時,那《絕對信號》并非高行健的最頂尖作品。至于魯迅為什么沒有獲獎,那是因為魯迅將自己的顛峰讓雜文給荒廢。而諾獎評定的是小說、戲劇、詩歌。同時,魯迅對于20世紀的主流文學沒有任何貢獻可言,獲諾獎是不可能的。中國所謂的“魯郭茅,巴老曹”在外國并非認可。誠然如樓上所說,中國再這么“魯下去”,就離諾獎越來越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