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已有孕17+周,作血清檢查時,甲胎蛋白(AFP)結果為21.0U/ml;絨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結果為46.7ng/ml,醫生鑒定為是篩查神經管畸形及21三體綜合征(先天愚型).請專家幫我具體分析一下!

熱心網友

你不要急,雙方家里沒有這唐氏兒吧?你確定的孕周是17周嗎?你最好先做B超,確定孕周后再做一次檢查.不要急著做羊膜穿刺,會引起流產的.就算是唐氏的比例很高(1/20),你也要想清楚,這只是個概率,不是一定.這個概率是由母親的年紀,懷孕周,甲胎蛋白(AFP);絨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等因素,綜合而得出的概率,只是概率.確定孕周很重要~!!!!!!!!!!!!!!!1

熱心網友

是不好,寶寶可能保不住了。當甲胎蛋白數值異常低時,發現先天愚型患兒的比例明顯增高,因此可作為監測先天愚型患兒的一種手段。 羊水內的甲胎蛋白值可用作為診斷胎兒畸形與否之用,因為自妊娠13~15周始,羊水內的甲胎蛋白值最高,可達40μg/ml,20~22周后逐步下降,22周后穩定下降,32周后下降至25mμg/ml左右,一直維持此水平至足月。挑選羊水AFP的高值時期(14~20周)在診斷上更有...

熱心網友

是不好,寶寶可能保不住了。當甲胎蛋白數值異常低時,發現先天愚型患兒的比例明顯增高,因此可作為監測先天愚型患兒的一種手段。 羊水內的甲胎蛋白值可用作為診斷胎兒畸形與否之用,因為自妊娠13~15周始,羊水內的甲胎蛋白值最高,可達40μg/ml,20~22周后逐步下降,22周后穩定下降,32周后下降至25mμg/ml左右,一直維持此水平至足月。挑選羊水AFP的高值時期(14~20周)在診斷上更有意義,如AFP值高于3SD(標準差),即有診斷意義。MiLunsky(1997)報告,5 000例羊水AFP值的結果,67例胎兒開放性神經管畸形,羊水AFP值很高,自2~25~44mg%(2 000 000~44 000 000mμg/ml),以無腦兒的羊水AFP值為最高。假陽性率<1%,假陰性一例。該氏1976年報告2,495例,在妊娠16~20周時,用羊水AFP值診斷無腦兒的準確率90%。Habrih1977年報告我腦兒的羊水AFP值準確率也達90%。國內這方面工作也有報導,首都醫院婦產科1978年報告了正常妊娠各周羊水內AFP值曲線圖,以后又測定了200例疑有胎兒神經管畸形的羊水,其中60例AFP值>3SD者,92%為開放性神經管畸形,另3例AFP值高者,2例為腦積水,1例為腦積水合并先天性軟骨發育不全有一例妊7產4,有三次無腦兒史,此妊17周羊水甲胎蛋白值達365 000ng/ml(36.5mg%),無正常值高10+倍,引產證實為無腦兒。羊水細胞培養染色體正常。這是國內報告應用羊水AFP值診斷出無腦兒的最早的妊娠周數。αFP值正常的病例中有三例胎兒畸形,這三例是:閉合性神經管畸形、胸廓畸形、臍孔腸外流。該院的經驗認為,雖國外已報告,在妊娠20周以前用羊水AFP值有診斷價值,但在妊20周以后,雖羊水AFP值下降,但用正常曲線對比,高出3SD仍有診斷意義。婦女懷孕后,胎盤絨毛膜滋養層細胞會分泌一種蛋白類激素,叫做絨毛膜促性腺激素(HCG)。這種激素會隨尿排出,在懷孕3~4月內濃度最高,以后逐漸下降。收集初孕婦女的新鮮尿液可以提取出HCG,提取HCG的得率、質量、效價跟諸多因素有關。 完整的hCG是由α亞單位和β亞單位組成的。α亞單位與其它垂體激素的α亞單位相同,只有β亞單位是hCG特有的。在妊娠中期時,母體血清中99%以上的hCG都是以完整形式存在,只有0.5%左右的hCG是以游離的β亞基存在,即你所說的HCG-B,實際上正確的寫法應該是β-HCG。曾經有報道認為β-HCG可使唐氏胎兒檢出率增加20%,但也有學者認為這兩者在受累人群和正常人群的分布沒有顯著差異。 如果你是在接受孕期檢查的話,目前看來這兩項的意義是相同的。 有一點提醒你注意:血標本中的hCG隨時間延長和溫度增高會分解為β亞基和α亞基。由于游離的β亞基在血清中含量非常低,分解出來的β亞基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β亞基的檢測水平,而對完整的hCG的影響則相對較小。因此用β-HCG作為指標有可能增加假陽性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