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在未來的我國與某國的戰爭中,北京的二炮西山指揮所(甚至中央)遭受核打擊,那麼由誰指揮進行核反擊?

熱心網友

在有戰爭征候的時,不論從人員、指揮系統還是武器載體,國家一般會采取多重分散轉移、儲備,都有雙備分或多重備分的。能有效保障核反擊(例如空載、潛載核武器在接到命令后,會以單獨戰斗單元進行攻擊。)中國也在這方面采取了針對性的訓練,下附:中國導彈部隊進行遭核打擊后戰場保障演練 -------------------------------------------------------------------------------- 2005年10月27日 09:19 科技日報   一場實戰化后勤綜合保障應急演練,在大山腹地拉開。  我方部隊挺進陣地途中,遭“敵”突襲,形成“核污染區”,導致部分車輛受損、人員受傷。接到報告,修理分隊火速趕往搶修地點,對受損車輛快速檢修;醫療分隊受命戰場搶救傷員,支起帳篷進行緊急救治;給養分隊啟動飲水凈化車,對受污染區域水質進行凈化,保證部隊飲水供應……   突發情況接踵而至,告急聲不斷,所有參演分隊卻忙而不亂,應對自如,處置迅速,場面緊張激烈。在現場觀摩的總部、二炮及基地三級后勤領導和有關院校的專家連連叫好。  此次演練的成功,充分印證了“戰勤編組訓練法”的良好訓練效果。這一訓法的探索者、組織者,正是時任戰勤處長、現為二炮兵某基地后勤部副部長的王濱剛。  我國承諾不首先使用核武器。那么,在遭敵核襲擊的殘酷戰場環境下,戰略導彈部隊后勤工作如何做到“保障有力”?這是王濱剛從部隊調研歸來,在全處會議上拋出的問題。  當時,因為戰勤工作較為繁重,有人嘀咕:“這個課題太大太難,上面會有辦法的。”王濱剛聞聽,厲言批評:“眼瞅著戰斗力建設的保障難題,卻四平八穩地等辦法,我感到恥辱!”  隨即,王濱剛在某旅試行推開“戰勤編組訓練法”。他帶領大家針對導彈部隊特點,緊貼實戰制定后勤訓練方案,以發射營為單位科學編成彈藥槍械組、油料器材組、醫療救護組和給養保障組,并編寫出與各分組相適應的訓練教材,把后勤保障推向逼真的戰場環境實施一體化訓練。3個多月的探索和實踐,王濱剛瘦了8公斤,卻收獲了一套導彈部隊戰時后勤保障的成熟訓法。很快,這套訓法被第二炮兵機關總結推廣。  面對不斷出現的后勤保障難題,等辦法,不如想辦法、創造辦法。正是憑著這股敢為人先的勁頭,王濱剛和他的戰友打造出一把又一把開啟后勤保障難題的“金鑰匙”:探索出被全軍推廣的小、遠、散單位醫療社會化改革模式;組織完成陣地戰備多用床、某型后勤保障裝備修理車等30多項科研革新成果,其中21項獲得軍隊科技進步獎,7項被第二炮兵定型列裝。  數年如一日,拼搏不松套。王濱剛,好一個干勁十足的共產黨員!當戰勤處長,他數十次參與實彈發射、戰役演習等重大任務的后勤保障和全軍、二炮交給的后勤訓練任務,組織實施30多項后勤科研革新;任后勤部副部長,牽頭完成營房營區新建改建、醫療改革試點等10多項重大任務,有2項受到全軍表彰。  他先后被二炮評為正規化管理、后勤學術研究和后勤改革先進個人,23次被評為優秀共產黨員、優秀機關干部等,9次榮立三等功。 。

熱心網友

要誰都可以就好了

熱心網友

大哥,中國的戰略指揮所可不只一個啊.

熱心網友

如果中國的首都消失了,說明戰爭規模已經擴大到了世界,只有英法俄美有這個能力。那時,中央軍委和政治局決對不會還留在北京。

熱心網友

你是上海人吧!驕傲的上海人,應該是中國太空總屬,空中打擊!

熱心網友

笨上海市長啊

熱心網友

我們的指揮所肯定有備份的!你不用擔心!

熱心網友

打掉第一個指揮中心可以跑去第二個中心指揮。如果全被打掉了就跑去山頭上去指揮。統一指揮不了可以分成幾塊各自指揮,那個時候就是手里有炮彈的放炮彈,有核彈的放核彈了,就象打小日本時不是就是幾塊根據地各自指揮作戰的嗎,所以中國是有不怕斬首的傳統的。

熱心網友

國家元首.

熱心網友

中央在核打擊來到以前已經藏好了,可以繼續指揮。

熱心網友

美國的戰略指揮中心也不止一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