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礦圍巖的形成年齡

熱心網友

為樓主奉上: 位于攀枝花市的釩鈦磁鐵礦床。礦床屬于巖漿晚期分異礦床。 由巖漿結晶晚期分異作用形成的富含鐵、釩、鈦等殘余巖漿冷凝而成的礦床。我國首先發現于四川省攀枝花地區,故國內常稱之為“攀枝花式”鐵礦床。 礦床產于侵入震旦系上統大理巖中的海西期輝長巖體中,巖體長19,寬5,因受斷裂切割分為朱家包包、蘭家火山、尖包包、倒馬坎、公山、納拉箐6個區段。其巖漿液體分異和結晶分異的韻律層發育,巖體層狀構造清楚,出露厚度700--2500m。自上而下可劃分為5個巖帶(含礦層),9個含礦帶(見下圖) 其巖體圍巖為前寒武系白家嘴子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