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松下在它的DC產品上使用了TIFF無壓縮文件格式和RAW無壓縮文件格式,請問什么是TIFF無壓縮文件格式和RAW無壓縮文件格式,使用這種無壓縮文件格式有什么優缺點?謝謝!

熱心網友

  RAW格式的全稱是RAW Image Format,是拍攝時從影像傳感器得到的電信號在模數轉換(A/D轉換)后,不經過其他處理而直接存儲的影像文件格式,該格式的影像文件即沒有將每個光敏元件得到的電信號與周圍象元所得到的電信號進行加權平均化而得到彩色信息,也沒有進行過清晰度調整、反差調整、色飽和度調整以及白平衡調整(這點最重要,不需要在每次拍攝前都對白平衡進行設置,可以把更多精力投入到攝影中去),反映的是從影像傳感器中得到的最原始的信息,可以說是真正意義上的數字底片。RAW的圖片尺寸相對較大,具體計算方法如下:尺寸大小=(拍攝象素數×每種原色的色位位數)/8。  它的優點是影像質量最高,同時圖像尺寸適中,而且,很多參數可以進行后期調整,并且不影響畫質。缺點是RAW文件不同于BMP、JPEG等文件類型,RAW的代碼中沒有頭文件,這使得很多軟件無法支持對它的讀取和編輯,通用性差。不過,隨著技術的進步,越來越多的軟件支持對RAW格式的瀏覽和編輯,比如PHOTOSHOP新發布的RAW插件,就可以對RAW進行編輯,而最新版的ACDSEE也加入了對RAW格式的支持。此外,還有RAW轉換程序,例如Adobe Camera RAW 或Phase One Capture One DSLR對RAW進行格式轉換。  但是,我們使用RAW格式拍攝時也不是無所顧忌,最起碼的要求是景深控制正確、曝光正確,雖然在電腦上可以進行曝光量的后期調整,但由于數碼相機(包括數碼單反)的寬容度還是于膠片有一定差距的,如果過曝或者欠曝,將會導致亮部細節或者暗部細節丟失嚴重,即使后期調整也比較困難。  所以,目前多數專業的攝影師、或者說任何稍微懂得點電腦的攝影師,只要在存儲卡允許的條件下都會使用RAW,取得盡可能好的素材為以后的再創作留下更大的空間。  TIFF格式的全稱是Tagged Image File Format,是一種無損壓縮格式,它保存的圖像信息和RAW是相等的,不過它的尺寸就比RAW大許多了,具體的計算公式是尺寸大小=(拍攝象素數×每種原色的色位位數×3)/8。TIFF格式又分為TIFF-RGB和TIFF-YCbCr兩類,其中多數相機所說的TIFF是TIFF-RGB。TIFF-YCbCr則是將亮度信號和色度信號分開表示,其中色度信號只有2個,Cb是R(紅)和G(綠)兩種原色之差,Cr是G(綠)B(藍)兩種原色之差,在處理時可以通過亮度Y與兩個色差信號的線性運算反推出三個原色信號的亮度大小。TIFF-YCbCr比TIFF-RGB縮小了1/3,但是,付出的代價就是不利于軟件對它的讀取和編輯。所以,現在數碼相機仍舊是使用TIFF-RGB的格式。  同RAW相比,二者的共同點是都保存了最完整的信息量,而且,都可以用軟件修改諸如白平衡之類的參數,便于后期修改。而與RAW相比,TIFF的優點是方便軟件讀取,便于進行編輯,缺點是文件大小太大,極大的占用存儲空間,不過,由于數碼伴侶的盛行,使得我們對存儲空間的要求不是很高,所以,TIFF越來越收到人們的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