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要調整銀行對客戶美元掛牌匯價的管理方式,實行價差幅度管理?

熱心網友

答:7月21日后,銀行對客戶掛牌的美元對人民幣現匯買賣價不得超過央行公布的美元交易中間價上下0。2%,而銀行間外匯市場美元對人民幣的交易價在央行公布的美元交易中間價上下0。3%的幅度內浮動,前者幅度小于后者幅度,銀行存在經營虧損的可能。假定某天銀行對客戶掛牌價格,人民幣對美元升值了0。2%,從前一天的8。0890升值到8。0728,從客戶手中收購1萬美元付出80728元人民幣,到銀行間市場平盤時,發現平盤價格卻升值了0。3%,達到8。0648,1萬美元只能賣得80648元人民幣,該筆交易直接虧損80元人民幣。此外,7月21日后銀行對客戶美元對人民幣現匯價格仍以央行公布的上一日收盤價為買賣中間價,加之最大買賣點差(即浮動幅度)只有上下0。2%,銀行為規避經營風險,不得不每天一開市,就把價格掛到規定浮動幅度的兩極,客觀上造成銀行在美元掛牌價格上只能一日一價,無法靈活調整。為此《通知》對美元掛牌匯價實行價差幅度管理,并適當擴大幅度區間,即美元現匯賣出價與買入價之差不得超過交易中間價的1%;現鈔賣出價與買入價之差不得超過交易中間價的4%,銀行可在規定價差幅度內自行調整當日美元掛牌價格。價差幅度管理的優點在于:一是堅持了美元掛牌價格必須以央行公布的交易中間價為指導價;二是銀行增加了自主性和靈活性,只要在足夠大的價差范圍內,銀行牌價就可實行一日多價;三是只規定價差,銀行可在價差范圍內制定不以交易中間價為中心的非對稱牌價,有利于銀行根據當天市場供求情況和自身頭寸靈活應對。。

熱心網友

這是因為價差幅度管理的優點在于:一是堅持了美元掛牌價格必須以央行公布的交易中間價為指導價;二是銀行增加了自主性和靈活性,只要在足夠大的價差范圍內,銀行牌價就可實行一日多價;三是只規定價差,銀行可在價差范圍內制定不以交易中間價為中心的非對稱牌價,有利于銀行根據當天市場供求情況和自身頭寸靈活應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