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地地導彈為例,甲乙兩顆導彈“甲導彈”打擊5000米處的目標,乙導彈打擊1000米處的目標,那么它們是怎么保證能使誤差最小的打到目標物體,自身是怎么控制推進火箭的,

熱心網友

導彈制導  Missile guidance  按預定導引規律對導彈進行導引和控制,使之沿選定路線飛行的過程。導引是將導彈按一定的導引規律導向所需的方位和位置。導引過程中需獲取和處理信息,并按照導引規律形成控制指令。控制過程中導彈按照控制信號對導彈進行穩定和控制。按照工作原理,導彈的制導可分為:制導按照所獲取信息源的不同,可分為紅外制導,激光制導、無線電制導、毫米波制 導、電視制導以及紅外成像制導等。按信息傳輸方式,還可分為利用導線傳輸信息的有線制導、利用光導纖維傳輸信息的光纖制導和利用電磁波傳輸信息的無線電制導。為了發揮不同制導方式的優點,提高導引精度和抗干擾能力,有些導彈采用復合制導的方式?! ≈茖到y  guidance system;guiding system  測量和計算導彈對目標或空間基準線的相對位置,以預定的導引規律控制導彈飛達目標的系統。一般由導引裝置、控制裝置與被控對象(導彈)組成。工作原理見圖。導引裝置測量導彈與(或)目標的空間位置,按照預定的導引規律形成制導誤差信號。信號經過變換處理、校正綜合、功率放大后送到執行機構,使操縱面相應動作產生需要的控制力控制導彈飛行。導彈按導引規律的要求改變飛行姿態從而改變速度向量,使導彈沿著適當的彈道飛行,直至命中目標??臻g運動學環節表示導彈與目標相對位置的變化等。制導系統的主要技術要求是穩定性、靜態精度、動態精度和抗干擾性等。制導系統包括模擬式制導系統和數字式制導系統兩類。  數字制導系統  digital guidance system  又稱計算機制導系統(computer guid-alice system)。裝有數字控制器或用微機形成制導指令的制導系統。20世紀70年代以前,制導系統的計算裝置是模擬式的,計算精度不夠高。由于計算機技術的發展,尤其自從70年代初期出現微型計算機以來,微機的尺寸不斷減小。集成度、可靠性和運算速度不斷提高,成本不斷降低。這就使計算機應用于導彈制導成為可能。數字制導系統通常將測量裝置輸出的模擬量,通過模一數轉換器轉換成數字量,送到數字式計算裝置進行計算,產生控制信號,再由數—模轉換器轉換成模擬量,送到執行機構對導彈施行控制。數字制導系統可以應用現代控制理論實現最佳導引規律以及自適應控制,還可以應用最佳估值理論,最大限度地抑制噪聲,取得最佳估值信號,從而能提高導彈的抗干擾能力。  尋的制導  homing guidance又稱自動尋的(automatic homing)、自動導引(automatic guidance)。導彈依靠彈上設備獲取目標輻射或反射的紅外、激光或其它輻射能,作為制導信息而自動導向目標的制導方法。按照能源所處位置的不同,尋的制導可分為主動、半主動和被動三種方式?! ≈鲃訉さ闹茖?active homing guidance):照射目標的能源位于導彈上,導彈上的導引裝置接收從目標反射回來的能量并形成制導信號。優點是能獨立工作,導彈發射后就不再需要任何外界的操縱,載機和載車可以任意機動或發射下一發導彈。缺點是彈上設備復雜,成本高,受彈上照射能源的限制,作用距離比半主動式近。  半主動尋的制導(semi—active homing guidance:照射目標的能源可在載機或地面上,導彈接收目標反射的能量并形成制導信號。彈上設備較簡單,目標照射器受尺寸、重量的限制較少。但是照射器在導彈飛行過程中要自始至終照射目標?! ”粍訉さ闹茖?passive homing guidance):導彈接收目標自身輻射的能量或反射的自然能源的能量(如光能),形成制導信號。優點是彈上設備簡單,隱蔽性好,但對目標的依賴性大,抗干擾性較差?! さ闹茖Э捎米鞣刺箍藢椀哪┒沃茖??! ∵b控制導  remote control guidance  利用通信和自動控制技術對遠距離的被控對象發送指令以實施控制的制導方法。是導彈制導中應用較早、較多的一種制導方式。為了實現對導彈的遙控,制導站需要對目標和導彈進行觀測以獲得目標和導彈的某些信息(如運動參數、位置參數和目標圖像等),并在制導站形成控制指令,以導線或電磁波、光纖等傳輸給導彈,或者由導彈自身直接根據其位置與基準位置的偏差形成控制信號,控制導彈飛行?! ≈噶钪茖А ommand guidance  利用測量裝置獲得目標和導彈的有關信息,形成控制指令,由導線或電磁波傳送給導彈,以控制導彈飛行的制導方法。分為有線指令制導、無線電指令制導以及光纖指令制導等。  有線指令制導的控制指令是由指揮站與導彈相聯結的導線傳輸的。優點是抗干擾性能強,缺點是導彈飛行速度受到限制。有線指令制導適用于攻擊速度慢、機動性差的近距離目標如坦克、裝甲車輛、直升機、水面目標等,是目前反坦克導彈用得最多的一種制導方式?! o線電指令制導的控制指令是利用無線電波來傳輸的。在這種制導方式中,雷達—指令  制導是采用較多的一種。工作原理是:由目標跟蹤雷達和導彈跟蹤雷達分別對目標和導彈運動參數進行測量,并將這些參數傳輸給計算機,計算機根據給定的導引規律給出控制指令,通過發送裝置發送至導彈引導導彈命中目標。這種制導方式的優點是作用距離遠,彈上設備簡單。缺點是導引精度隨距離的增加而降低,且抗干擾性差?! ●{束制導  beam riding guidance又稱波束制導(beam guidance)。導彈沿波束導向目標的制導方法。有無線電駕束制導及激光駕束制導等。制導站的光學設備或制導雷達在空間形成激光波束或無線電波束,并且不斷跟蹤目標。彈上接收設備隨時判斷導彈是否處于波束中心線上。當導彈偏離波束中心線時,位于導彈尾部或彈翼上的接收器探測到能反映彈體偏離的信號,彈上計算機根據探測到的信號算得導彈偏離中心線的距離和相位,形成誤差信號傳輸給自動駕駛儀,控制導彈回到波束中心線上飛行,直至命中目標。優點是制導設備簡單,與有線指令制導方式相比允許導彈有較高的飛行速度。缺點是制導站在制導過程中必須始終照射目標,使載機或載車的機動受到限制。制導精度隨著導彈與制導站間距離的增加而降低。  70年代,瑞典的RBS-70近程地對空導彈采用了激光駕束制導,后來這種制導方式也應用到反坦克導彈的制導。激光駕束制導的優點是:導彈飛行速度高,抗干擾能力強,可以用激光脈沖工作方式,有利于信息傳輸和增大作用距離。為了使導引精度不隨導彈與制導站距離的增加而降低,需增加變焦距光學系統。激光駕束制導方案有空間偏振編碼、波束章動掃描、空間數字調頻編碼及二次曲線調制等?! ∮芯€制導  wire guidance  利用飛行中導彈不斷放出的金屬導線將指令從制導站傳輸到導彈的制導方法。有目視有線指令制導和紅外半自動有線指令制導。優點是設備簡單、成本低、抗干擾性強,缺點是飛行距離短,飛行速度受到導線的限制(飛行速度一般在300m/s以下)。是反坦克導彈目前廣泛采用的制導方法。50年代發展的第一代和60年代發展的、80年代仍然服役的第二代反坦克導彈大多采用有線制導方式。  光纖制導  optical fibre guidance  利用導彈頭部的攝像器件攝取目標圖像信息,由光導纖維傳給發射制導裝置進行圖像跟蹤及處理,形成制導指令后,再通過光導纖維回輸給導彈的制導方法。是圖像制導的一種。導彈頭部的攝像器件通常是電荷耦合器件(CCD)攝像機或其它攝像管,導彈與發射站之間是雙向光纖傳輸線路。攝像機攝取的目標圖像通過光導纖維傳送到發射導引站,在屏幕上以圖像形式顯示出來。在發射導引站由射手識別、選擇跟蹤目標圖像或自動處理信息發出控制指令,再通過光導纖維傳輸到導彈上去,操縱導彈飛向目標?! 」饫w制導有很多優點:光纖傳輸信息損耗低、頻帶寬、信息量大、質量??;抗干擾性好;不一定需要直接瞄準,從而可提高射手的安全性,發射導引裝置的主要部分也可以隱蔽起來;光纖制導的制導精度,隨著導彈接近目標而提高;導彈在飛行中可以連續搜索目標,可以重新鎖定目標,甚至更換目標;光導纖維質量小,利于導彈總體安排。缺點是導彈飛行速度受到限制,并且價格較高。  目視指令制導  visual command guidance  射手用眼睛或通過光學瞄準具觀察目標和導彈的運動,判斷導彈飛行偏差,并發出控制指令以控制導彈飛向目標的指令制導方法。優點是制導設備簡單、成本低。但是目視指令制導系統的自動化程度低,需要射手始終參與導彈的制導,導彈飛行速度較低,射手訓練困難。射手的技術熟練程度和精神狀態直接影響命中精度,故制導精度與命中概率的提高受到較大限制。采用目視指令制導的導彈有我國的紅箭—73、德國的柯布拉(cobra)、蘇聯的AT—1、法國的SS-11等?!   〖t外制導  infrared guidance  利用目標紅外輻射作為制導信息的制導方法。有紅外尋的制導和紅外圖像制導。紅外尋的制導是使用最早最多的一種紅外制導方式,工作原理是:導彈上的紅外導引頭接收目標輻射的紅外線。當視線與紅外導引頭光軸重合時,經導引頭光學系統聚焦的目標像點落在以定角速度旋轉或固定的調制盤中心,不被調制。當目標偏離光軸時,像點被調制。從像點投射在調制盤上的位置,可以判斷出目標偏離光軸的方位和距離,形成控制信號控制導彈飛向目標。這種制導系統的優點是:隱蔽性好,彈上設備簡單可靠,功耗少,體積小,重量輕,導彈一經發射就不再需要外界的控制。缺點是,對目標的依賴性大、要求目標具有區別于背景的熱輻射特性,受氣象條件(云、霧、雨等)和太陽背景的限制等。  紅外半自動指令制導  semi-automatic infrared command guidance  光學瞄準具捕獲、跟蹤目標,紅外測角儀自動測量導彈對瞄準線的角偏差,導線傳輸控制指令使導彈沿瞄準線飛行的制導方法。第二代反坦克導彈多采用這種制導方法。工作原理見圖。裝在導彈尾部的紅外光源標示出導彈的位置,位于發射裝置處與光學瞄準具同軸的紅外測角儀2接收紅外光源的輻射能,測得導彈相對于瞄準線的角偏差,控制箱據此形成控制指令,經制導導線傳輸給導彈,操縱導彈飛向目標?! 〖t外半自動指令制導與目視指令制導相比,射手訓練比較容易,制導過程中射手負擔較輕,命中精度受射手精神狀態影響較少。命中概率和精度比目視指令制導的第一代反坦克導彈高。但是,由于射手要較長時間把瞄準具對準目標,故射手容易受到敵方攻擊,且射程不能很遠?! 〖す庵茖А aser guidance  利用激光獲得制導信息或傳輸制導指令使導彈按一定導引規律飛向目標的制導方法?! ?.激光駕束制導:激光接收器置于導彈上,導彈發射時激光器對著目標照射,發射后的導彈在激光波束內飛行。當導彈偏離激光波束軸線時,接收器敏感偏離的大小和方位并形成誤差信號,按導引規律形成控制指令來修正導彈的飛行。  2.激光半主動式自動導引:使用位于載機或地面上的激光器照射目標,導彈上的激光導引頭接收從目標反射的激光從而跟蹤目標并把導彈導向目標?! ?.激光主動式自動導引:激光照射器裝在導引頭上。這種激光制導的自動化程度高,但實際上還沒有應用到反坦克導彈上。  4.激光傳輸指令制導:用激光脈沖代替紅外半自動指令制導中用來傳輸控制指令的導線。彈上接收機用激光接收器。激光脈沖經編碼后發射出去,如采用哈明碼(一種能自動糾錯的碼)對激光脈沖進行編碼?! 〖す獠ㄊ较蛐詮?、波束窄,故激光制導精度高,抗干擾能力強。但是0。8—1。8微米波段的激光易被云、霧、雨等吸收,透過率低,全天候使用受到限制。如采用10。6微米波段的長波激光,則可在能見度不良的條件下使用。  激光制導是60年代才開始發展起來的一種新技術。目前已出現激光半主動制導和激光駕束制導的空對地、地對空導彈以及激光制導航空炸彈。激光駕束和激光半主動制導已應用于反坦克導彈技術中?! ‰娨曋茖А elevision guidance  利用電視攝像機獲取目標圖像信息,形成控制信號來控制導彈飛向目標的制導方法。按照所攝取目標輻射或反射光的波長可分為可見光電視制導和紅外電視制導。  電視指令制導導彈頭部的電視攝像機攝取目標圖像后發送給控制站,射手觀察和監視電視屏幕上的目標圖像;當導彈偏離目標時,通過無線電或光導纖維把指令傳送給導彈,控制導彈姿態使目標圖像保持在屏幕中央,直至導彈達到目標。電視指令制導的優點是彈上制導設備簡單,但射手要始終參與制導過程?! ‰娨曌詣訉б龑楊^部的電視攝像機攝取目標圖像,在導彈發射前,傳輸到操作者面前的電視屏幕上。當目標圖像與電視熒光屏上的十字線重合時,目標即被截獲。若目標處在導彈允許發射的距離范圍內,即可發射導彈。導彈發射后,目標圖像不再發送給載機,而由導彈自動跟蹤。導引頭對目標鎖定,自動跟蹤并形成控制指令,或通過圖像識別(將自動導引過程中攝取的目標圖像與截獲目標時所儲存的目標圖像進行比較)形成控制指令。由于導引過程中不發射無線電波,所以這種制導方式具有隱蔽和不易受干擾的優點,但是制導設備復雜,成本較高?! 】梢姽怆娨曋茖Ь哂屑夹g上比紅外電視制導成熟的優點,但只能用于能見度較好的場合。紅外電視制導則有較好的全天候作戰能力,但技術難度較大。機載發射的可見光電視制導和紅外電視制導的反坦克導彈均已研制成功。  紅外圖像制導  infrared imaging guidance  利用導彈頭部的熱成像儀攝取目標圖像信息,利用數字計算機對目標圖像信息進行處理,形成控制信號來控制導彈飛行的制導方法。熱成像儀的主要部件是光機掃描器件或紅外焦平面陣列器件。碲鎘汞(Hg—Cd—Te)凝視焦平面陣列器件的工作波段是8~12微米,利用肖特基(schottky)效應的焦平面陣列硅器件的工作波段是3~5微米。這兩個波段的大氣透過率高,使導彈可在遠距離內探測到目標,還可以在發射前把目標信息貯存在導彈內,發射后,導彈不斷攝取目標的圖像信息與預先存貯的目標信息比較,經數字計算機處理出控制信號,使導彈自動飛向目標。這樣,射手就不用管了,從而可提高射手的安全性。由于采用紅外波段,白天、黑夜,或者目標有簡單偽裝時,紅外圖像制導的導彈均能正常使用。但是,紅外熱成像的技術難度大,成本較高。紅外圖像制導技術已在反坦克導彈技術中得到應用。  毫米波制導  millimetre wave guidance  利用毫米波獲得制導信息或傳輸制導指令使導彈按一定導引規律飛向目標的制導方法。毫米波是波長為1~10mm的電磁波,用于制導的毫米波波長多為8mm、3mm或2mm。毫米波制導多用于末段制導和末端敏感彈藥,近年來發展很快,且多采用被動式自動尋的方式。毫米波波段介于微波與紅外線之間,器件尺寸小,質量小,抗干擾能力強,制導精度高,并且可以比較容易地實現對多個目標進行攻擊。毫米波受煙霧的影響少,對雨、霧、煙、塵埃的穿透性能強,具有全天候能力。但是毫米波的分辨力比可見光和紅外光低?! 秃现茖А ombined guidance  兩種或兩種以上制導方法組合在一起的制導方法。按照組合方式的不同,復合制導可分為串聯復合制導及并聯復合制導。串聯復合制導是在制導過程中制導依次由一種方法轉到另一種方法,并在轉換時保證對目標的連續跟蹤、彈道平滑過渡?!?,阿達茨(ADATS)導彈先是采用激光傳輸指令制導,然后改用激光駕束制導。并聯復合制導則是兩種制導方法同時工作或根據外界干擾情況交替工作?! 秃现茖У膬烖c是可以充分發揮各種制導方法的長處,彌補短處,更好地滿足戰術要求,缺點是彈上設備復雜。復合制導的采用可提高制導系統的制導精度或抗干擾能力并能全天候使用?! ∧┒沃茖А 『喎Q末制導。在彈道末段對火箭或炮彈、炸彈進行制導的方法。按照所獲取信息源的不同物理性質分為激光末段制導、毫米波末段制導及紅外末段制導。末段制導原理與自動導引原理相同,有主動式、半主動式和被動式幾種。末段制導可以提高導彈的末段導引精度和命中率,用于反坦克作戰可以攻擊目標的頂裝甲?! б^  seeker;homing head  又稱尋的頭。按照導引規律使導彈彈軸或速度向量相對于目標瞄準線穩定,并向導彈執行機構輸出控制信號的裝置。是自動尋的導彈的重要組成部分,安裝在導彈頭部。按獲取目標輻射或反射能量的不同可分為電視、雷達、毫米波、紅外、紅外成像、雙色紅外及激光等導引頭。通常由光學系統、調制盤、探測器、動力隨動陀螺等組成。探測器可以是攝像管、光敏元件或紅外焦平面陣列器件等。導引頭可采用的導引規律一般有直接瞄準法,追蹤法及比例導引法等。一般工作過程是:導引頭先在較大空間角范圍內搜索目標,一旦搜索到目標立即進入鎖定狀態,表明導引頭已捕獲到目標。此后導引頭將按導引規律自動跟蹤目標,并不斷發出控制信號給導彈執行機構以改變導彈姿態,保證彈軸或速度向量相對于目標瞄準線穩定?! ‰娨晫б^  television seeker  利用電視攝像機攝取目標圖像獲得制導信號的導引頭。包括電視攝像機、行場鋸齒波發生器、同步機、偏轉掃描電路、門電路、視頻處理電路、角跟蹤和伺服機構等。電視導引頭捕獲到目標后,就按導引規律自動跟蹤目標,并不斷發出控制信號給導彈執行機構,以修正導彈的飛行軌跡。這種系統可以實現全自動,但受氣象條件及能見度限制,導引距離較近。  為了克服飛行過程中振動的影響,電視攝像機通常要用陀螺加以穩定?! 〖t外成像導引頭  infrared imaging seeker  探測景物的紅外輻射圖像,鑒別目標并形成制導信號的導引頭。主要由紅外攝像機、伺服機構和信號處理電路等組成。工作原理是,紅外攝像機的紅外探測器具有溫度分辨力。當攝像機對景物掃描時,因為目標和背景的紅外輻射特性不同,而在視場內接收到的目標輻射電平與背景輻射電平不同,差值即為目標信息。將此目標信號處理成視頻脈沖信號后,在顯像管上以圖像形式顯示出來。當駕駛員或射手判定所顯示圖像是攻擊的目標時,扳動操縱手柄,使攝像機對準目標,然后接通跟蹤門并發射導彈。在導彈飛行過程中,如果目標偏離攝像機的光學中心,信號處理電路中的波門基準電壓就會檢測出誤差信號,并把它傳輸給攝像機伺服機構,控制攝像機使其自動跟蹤目標,同時此誤差信號電傳輸給自動駕駛儀,控制導彈飛行。  另一種紅外成像導引頭是將目標圖像存在導彈上,作為基準圖像。將成像導引頭在飛行過程中的紅外成像同基準圖像按選定的跟蹤方法進行比較,產生誤差信號,使導引頭保持對目標的跟蹤并操縱導彈飛向目標。這種成像導引頭的制導過程不需要射手參與?! ⊥ǔS糜诋a生圖像制導誤差信號和跟蹤目標的方法有:相關跟蹤法、矩心跟蹤法、對比度跟蹤法等。紅外成像導引頭的主要優點是具有夜間作戰能力,對多目標的分辨率和抗干擾能力也比較強。缺點是結構比較復雜,成本高?! 〖t外導引頭  infrared seeker  能連續探測目標紅外輻射,自動跟蹤目標并給出導引信號的裝置。主要由光學目標位標器和信息處理電路組成。紅外導引頭把目標作為一個熱點源進行探測,所以是熱點式導引頭。紅外導引頭結構簡單、抗干擾能力強,但其使用受云霧天氣及太陽背景的限制。紅外導引頭主要用于被動尋的制導的導彈。  此外,還有利用在兩種波段下工作的雙色紅外器件的雙色紅外導引頭。這種導引頭在3~5微米及8~12微米兩個波段內同時工作,除具有紅外導引頭的功能外,還具有目標識別的能力?! ∥粯似鳌 eeker  匯聚目標輻射,經過調制器件的處理,提供目標方向信息的裝置。是導引頭的主要部件。由光學系統、調制器件、探測器及伺服機構等組成?! 『撩撞▽б^  millimetre wave seeker  能連續探測目標的毫米波輻射或反射,自動跟蹤目標并提供導引信號的裝置。主要有兩類:主動式毫米波導引頭與被動式毫米波導引頭。主動式毫米波導引頭抗干擾性能好、測量精度高、分辨力強、天線尺寸、質量和體積都小。主動式毫米波導引頭從掃描方式來分有三種:圓錐掃描導引頭、單脈沖導引頭及相控陣導引頭。被動式毫米波導引頭較主動式毫米波導引頭體積和質量更小且不易干擾,但在相同波長及相等天線尺寸的情況下,分辨力較主動式毫米波導引頭低。毫米波導引頭的波束窄,搜索和捕獲目標較困難,對雨、霧、煙、塵埃的穿透性能強,具有全天候能力。適用于近距離戰術導彈,尤其是末段制導導彈。  激光導引頭  laser seeker  接收從目標反射的激光,自動跟蹤目標并提供導彈導引信號的裝置。通常由光學系統、光電轉換器件、電子線路、陀螺組件及隨動系統等組成。光學系統固定在萬向支架上,使光學軸線可相對于彈體軸線作方位和俯仰運動。光電轉換器件將激光能量轉換成電能。通常采用的是四象限硅光電二極管,其光敏面置于光學系統的焦平面上。光學系統接受目標反射來的激光,聚焦后的激光落在光敏面上的位置,反映目標相對于光學軸線的角偏差。電子線路處理來自光電轉換器的電信號,檢出反映目標相對于光學軸線的角偏差信號。偏差信號一路按角跟蹤回路要求輸給隨動系統,控制導引頭光軸跟蹤目標,另一路按導引規律要求形成控制信號,輸給導彈的執行機構,控制導彈的運動。陀螺組件的主要部分是一個二自由度陀螺,給導引頭提供一個穩定的參考坐標系,同時也是隨動系統的一個組成部分。隨動系統通常受電子線路輸出的控制,完成光軸跟蹤目標的任務?! 嶋H使用的激光導引頭有半主動式比例導引頭、半主動式風標導引頭和主動式導引頭三種。激光半主動式比例導引頭的輸出信號比例于導彈—目標視線角速度。激光風標導引頭裝有風標,在飛行過程中風標始終指向導彈的瞬時速度方向。當導彈與目標間的視線與風標指向不重合時,導引頭輸出信號控制導彈的速度方向指向目標。這種激光風標導引頭的導引精度低,適合于攻擊固定目標。激光主動式導引頭的激光照射器也裝在導引頭上,對目標主動照射、搜索和跟蹤,引導導彈飛向目標,但成本高且結構復雜,較難實現?! 〗萋撌綄б^  目標探測器與彈體固連的導引頭。與—般導引頭相比,結構簡單,體積小,質量小,造價低,但視場角小,導引精度較低。

熱心網友

導彈的飛行姿態控制是靠計算機和彈翼(或小推力矢量發動機)完成的.當導彈偏離偏離航線時,傳感器和導航設備會將數據傳輸到彈載計算機,計算機自動將數據綜合計算,并發出指令.彈翼或矢量發動機會根據指令工作,使導彈回到航線上.此外,空空導彈在發射后,彈體會高速旋轉,產生向心力,使導彈保持在航線上.

熱心網友

地地導彈一般都是指彈道導彈彈道導彈 是指在火箭發動機推力作用下按預定程序飛行,關機后按自由拋物體軌跡飛行的導彈。這種導彈的整個彈道分為主動段和被動段。主動段彈道是導彈在火箭發動機推力和制導系統作用下,從發射點起到火箭發動機關機時的飛行軌跡;被動段彈道是導彈從火箭發動機關機點到彈頭爆炸點,按照在主動段終點獲得的給定速度和彈道傾角作慣性飛行的軌跡。彈道導彈按作戰使用分為戰略彈道導彈和戰術彈道導彈;按發射點與目標位置分為地地彈道導彈和潛地彈道導彈;按射程分為洲際、遠程、中程和近程彈道導彈;按使用推進劑分為液體推進劑和固體推進劑彈道導彈 ; 按結構分為單級和多級彈道導彈。   彈道導彈的主要特點是:①導彈沿著一條預定的彈道飛行,攻擊地面固定目標。②通常采用垂直發射方式,使導彈平穩起飛上升,能縮短在大氣層中飛行的距離 , 以最少的能量損失克服作用于導彈上的空氣阻力和地心引力。③導彈大部分彈道處于稀薄大氣層或外大氣層內。因此,它采用火箭發動機,自身攜帶氧化劑和燃燒劑,不依賴大氣層中的氧氣助燃。④火箭發動機推力大,能串聯、并聯使用,可將較重的彈頭投向較遠的距離。⑤導彈飛行姿態的修正,用改變推力方向的方法實現。⑥彈體各級之間、彈頭與彈體之間的連接通常采取分離式結構,當火箭發動機完成推進任務時,即行拋掉,最后只有彈頭飛向目標。⑦彈頭再入大氣層時,產生強烈的氣動加熱,因而需要采取防熱措施。⑧導彈無彈翼,沒有或者只有很小的尾翼,起飛質量和體積大,結構復雜。⑨為提高突防和打擊多個目標的能力,戰略彈道導彈可攜帶多彈頭(集束式多彈頭或分導式多彈頭)和突防裝置。⑩有的彈道導彈彈頭還帶有末制導系統,用于機動飛行,準確攻擊目標。   彈道導彈能按預定彈道飛行并準確飛向地面固定目標,主要是由制導系統實現的。其制導方式有無線電指令制導、慣性制導、星光-慣性制導等。無線電指令制導是早期彈道導彈采用的制導方式,它易受無線電干擾,地面設備復雜,不能滿足現代作戰使用要求。因此,自20世紀50年代以來,各國研制的彈道導彈絕大多數采用慣性制導。慣性制導屬于自主式制導。它采用慣性測量元件,不受外界干擾。按照慣性測量裝置在導彈上的安裝方式,慣性制導可分為平臺式慣性制導和捷聯式慣性制導。平臺式慣性制導的慣性測量裝置具有測量精度高、計算機運算較簡單、利用平臺本身還可進行元件誤差分離、發射時調平和瞄準也較簡單等優點。因此,被廣泛采用。與平臺式慣性制導相比,捷聯式慣性制導的慣性測量裝置受彈體振動的影響較大,測量精度受到一定限制,對計算機的要求較高,隨著微型計算機的發展,正日益受到重視。慣性制導技術的不斷發展,使彈道導彈的命中精度有很大提高。例如60年代初期,美國研制的"民兵"ⅠA洲際彈道導彈,射程8000千米,命中精度(圓概率偏差)為1。8千米;70年代研制的"民兵"Ⅲ洲際彈道導彈,射程13000千米,命中精度已提高到0。185千米。星光-慣性制導是在慣性制導的基礎上,增加了星光測量裝置,利用宇宙空間的恒星方位來判定初始定位誤差和陀螺漂移 , 對慣性制導誤差進行修正,進一步提高了導彈命中精度。 。

熱心網友

導彈制導  Missile guidance  按預定導引規律對導彈進行導引和控制,使之沿選定路線飛行的過程。導引是將導彈按一定的導引規律導向所需的方位和位置。導引過程中需獲取和處理信息,并按照導引規律形成控制指令??刂七^程中導彈按照控制信號對導彈進行穩定和控制。按照工作原理,導彈的制導可分為:制導按照所獲取信息源的不同,可分為紅外制導,激光制導、無線電制導、毫米波制 導、電視制導以及紅外成像制導等。按信息傳輸方式,還可分為利用導線傳輸信息的有線制導、利用光導纖維傳輸信息的光纖制導和利用電磁波傳輸信息的無線電制導。為了發揮不同制導方式的優點,提高導引精度和抗干擾能力,有些導彈采用復合制導的方式?! ≈茖到y  guidance system;guiding system  測量和計算導彈對目標或空間基準線的相對位置,以預定的導引規律控制導彈飛達目標的系統。一般由導引裝置、控制裝置與被控對象(導彈)組成。工作原理見圖。導引裝置測量導彈與(或)目標的空間位置,按照預定的導引規律形成制導誤差信號。信號經過變換處理、校正綜合、功率放大后送到執行機構,使操縱面相應動作產生需要的控制力控制導彈飛行。導彈按導引規律的要求改變飛行姿態從而改變速度向量,使導彈沿著適當的彈道飛行,直至命中目標。空間運動學環節表示導彈與目標相對位置的變化等。制導系統的主要技術要求是穩定性、靜態精度、動態精度和抗干擾性等。制導系統包括模擬式制導系統和數字式制導系統兩類。  數字制導系統  digital guidance system  又稱計算機制導系統(computer guid-alice system)。裝有數字控制器或用微機形成制導指令的制導系統。20世紀70年代以前,制導系統的計算裝置是模擬式的,計算精度不夠高。由于計算機技術的發展,尤其自從70年代初期出現微型計算機以來,微機的尺寸不斷減小。集成度、可靠性和運算速度不斷提高,成本不斷降低。這就使計算機應用于導彈制導成為可能。數字制導系統通常將測量裝置輸出的模擬量,通過模一數轉換器轉換成數字量,送到數字式計算裝置進行計算,產生控制信號,再由數—模轉換器轉換成模擬量,送到執行機構對導彈施行控制。數字制導系統可以應用現代控制理論實現最佳導引規律以及自適應控制,還可以應用最佳估值理論,最大限度地抑制噪聲,取得最佳估值信號,從而能提高導彈的抗干擾能力。  尋的制導  homing guidance又稱自動尋的(automatic homing)、自動導引(automatic guidance)。導彈依靠彈上設備獲取目標輻射或反射的紅外、激光或其它輻射能,作為制導信息而自動導向目標的制導方法。按照能源所處位置的不同,尋的制導可分為主動、半主動和被動三種方式。  主動尋的制導(active homing guidance):照射目標的能源位于導彈上,導彈上的導引裝置接收從目標反射回來的能量并形成制導信號。優點是能獨立工作,導彈發射后就不再需要任何外界的操縱,載機和載車可以任意機動或發射下一發導彈。缺點是彈上設備復雜,成本高,受彈上照射能源的限制,作用距離比半主動式近?! “胫鲃訉さ闹茖?semi—active homing guidance:照射目標的能源可在載機或地面上,導彈接收目標反射的能量并形成制導信號。彈上設備較簡單,目標照射器受尺寸、重量的限制較少。但是照射器在導彈飛行過程中要自始至終照射目標?! ”粍訉さ闹茖?passive homing guidance):導彈接收目標自身輻射的能量或反射的自然能源的能量(如光能),形成制導信號。優點是彈上設備簡單,隱蔽性好,但對目標的依賴性大,抗干擾性較差。  尋的制導可用作反坦克導彈的末段制導。  遙控制導  remote control guidance  利用通信和自動控制技術對遠距離的被控對象發送指令以實施控制的制導方法。是導彈制導中應用較早、較多的一種制導方式。為了實現對導彈的遙控,制導站需要對目標和導彈進行觀測以獲得目標和導彈的某些信息(如運動參數、位置參數和目標圖像等),并在制導站形成控制指令,以導線或電磁波、光纖等傳輸給導彈,或者由導彈自身直接根據其位置與基準位置的偏差形成控制信號,控制導彈飛行?! ≈噶钪茖А ommand guidance  利用測量裝置獲得目標和導彈的有關信息,形成控制指令,由導線或電磁波傳送給導彈,以控制導彈飛行的制導方法。分為有線指令制導、無線電指令制導以及光纖指令制導等?! ∮芯€指令制導的控制指令是由指揮站與導彈相聯結的導線傳輸的。優點是抗干擾性能強,缺點是導彈飛行速度受到限制。有線指令制導適用于攻擊速度慢、機動性差的近距離目標如坦克、裝甲車輛、直升機、水面目標等,是目前反坦克導彈用得最多的一種制導方式?! o線電指令制導的控制指令是利用無線電波來傳輸的。在這種制導方式中,雷達—指令  制導是采用較多的一種。工作原理是:由目標跟蹤雷達和導彈跟蹤雷達分別對目標和導彈運動參數進行測量,并將這些參數傳輸給計算機,計算機根據給定的導引規律給出控制指令,通過發送裝置發送至導彈引導導彈命中目標。這種制導方式的優點是作用距離遠,彈上設備簡單。缺點是導引精度隨距離的增加而降低,且抗干擾性差?! ●{束制導  beam riding guidance又稱波束制導(beam guidance)。導彈沿波束導向目標的制導方法。有無線電駕束制導及激光駕束制導等。制導站的光學設備或制導雷達在空間形成激光波束或無線電波束,并且不斷跟蹤目標。彈上接收設備隨時判斷導彈是否處于波束中心線上。當導彈偏離波束中心線時,位于導彈尾部或彈翼上的接收器探測到能反映彈體偏離的信號,彈上計算機根據探測到的信號算得導彈偏離中心線的距離和相位,形成誤差信號傳輸給自動駕駛儀,控制導彈回到波束中心線上飛行,直至命中目標。優點是制導設備簡單,與有線指令制導方式相比允許導彈有較高的飛行速度。缺點是制導站在制導過程中必須始終照射目標,使載機或載車的機動受到限制。制導精度隨著導彈與制導站間距離的增加而降低?! ?0年代,瑞典的RBS-70近程地對空導彈采用了激光駕束制導,后來這種制導方式也應用到反坦克導彈的制導。激光駕束制導的優點是:導彈飛行速度高,抗干擾能力強,可以用激光脈沖工作方式,有利于信息傳輸和增大作用距離。為了使導引精度不隨導彈與制導站距離的增加而降低,需增加變焦距光學系統。激光駕束制導方案有空間偏振編碼、波束章動掃描、空間數字調頻編碼及二次曲線調制等?! ∮芯€制導  wire guidance  利用飛行中導彈不斷放出的金屬導線將指令從制導站傳輸到導彈的制導方法。有目視有線指令制導和紅外半自動有線指令制導。優點是設備簡單、成本低、抗干擾性強,缺點是飛行距離短,飛行速度受到導線的限制(飛行速度一般在300m/s以下)。是反坦克導彈目前廣泛采用的制導方法。50年代發展的第一代和60年代發展的、80年代仍然服役的第二代反坦克導彈大多采用有線制導方式?! 」饫w制導  optical fibre guidance  利用導彈頭部的攝像器件攝取目標圖像信息,由光導纖維傳給發射制導裝置進行圖像跟蹤及處理,形成制導指令后,再通過光導纖維回輸給導彈的制導方法。是圖像制導的一種。導彈頭部的攝像器件通常是電荷耦合器件(CCD)攝像機或其它攝像管,導彈與發射站之間是雙向光纖傳輸線路。攝像機攝取的目標圖像通過光導纖維傳送到發射導引站,在屏幕上以圖像形式顯示出來。在發射導引站由射手識別、選擇跟蹤目標圖像或自動處理信息發出控制指令,再通過光導纖維傳輸到導彈上去,操縱導彈飛向目標?! 」饫w制導有很多優點:光纖傳輸信息損耗低、頻帶寬、信息量大、質量??;抗干擾性好;不一定需要直接瞄準,從而可提高射手的安全性,發射導引裝置的主要部分也可以隱蔽起來;光纖制導的制導精度,隨著導彈接近目標而提高;導彈在飛行中可以連續搜索目標,可以重新鎖定目標,甚至更換目標;光導纖維質量小,利于導彈總體安排。缺點是導彈飛行速度受到限制,并且價格較高?! ∧恳曋噶钪茖А isual command guidance  射手用眼睛或通過光學瞄準具觀察目標和導彈的運動,判斷導彈飛行偏差,并發出控制指令以控制導彈飛向目標的指令制導方法。優點是制導設備簡單、成本低。但是目視指令制導系統的自動化程度低,需要射手始終參與導彈的制導,導彈飛行速度較低,射手訓練困難。射手的技術熟練程度和精神狀態直接影響命中精度,故制導精度與命中概率的提高受到較大限制。采用目視指令制導的導彈有我國的紅箭—73、德國的柯布拉(cobra)、蘇聯的AT—1、法國的SS-11等?!   〖t外制導  infrared guidance  利用目標紅外輻射作為制導信息的制導方法。有紅外尋的制導和紅外圖像制導。紅外尋的制導是使用最早最多的一種紅外制導方式,工作原理是:導彈上的紅外導引頭接收目標輻射的紅外線。當視線與紅外導引頭光軸重合時,經導引頭光學系統聚焦的目標像點落在以定角速度旋轉或固定的調制盤中心,不被調制。當目標偏離光軸時,像點被調制。從像點投射在調制盤上的位置,可以判斷出目標偏離光軸的方位和距離,形成控制信號控制導彈飛向目標。這種制導系統的優點是:隱蔽性好,彈上設備簡單可靠,功耗少,體積小,重量輕,導彈一經發射就不再需要外界的控制。缺點是,對目標的依賴性大、要求目標具有區別于背景的熱輻射特性,受氣象條件(云、霧、雨等)和太陽背景的限制等。  紅外半自動指令制導  semi-automatic infrared command guidance  光學瞄準具捕獲、跟蹤目標,紅外測角儀自動測量導彈對瞄準線的角偏差,導線傳輸控制指令使導彈沿瞄準線飛行的制導方法。第二代反坦克導彈多采用這種制導方法。工作原理見圖。裝在導彈尾部的紅外光源標示出導彈的位置,位于發射裝置處與光學瞄準具同軸的紅外測角儀2接收紅外光源的輻射能,測得導彈相對于瞄準線的角偏差,控制箱據此形成控制指令,經制導導線傳輸給導彈,操縱導彈飛向目標。  紅外半自動指令制導與目視指令制導相比,射手訓練比較容易,制導過程中射手負擔較輕,命中精度受射手精神狀態影響較少。命中概率和精度比目視指令制導的第一代反坦克導彈高。但是,由于射手要較長時間把瞄準具對準目標,故射手容易受到敵方攻擊,且射程不能很遠?! 〖す庵茖А aser guidance  利用激光獲得制導信息或傳輸制導指令使導彈按一定導引規律飛向目標的制導方法。  1.激光駕束制導:激光接收器置于導彈上,導彈發射時激光器對著目標照射,發射后的導彈在激光波束內飛行。當導彈偏離激光波束軸線時,接收器敏感偏離的大小和方位并形成誤差信號,按導引規律形成控制指令來修正導彈的飛行?! ?.激光半主動式自動導引:使用位于載機或地面上的激光器照射目標,導彈上的激光導引頭接收從目標反射的激光從而跟蹤目標并把導彈導向目標?! ?.激光主動式自動導引:激光照射器裝在導引頭上。這種激光制導的自動化程度高,但實際上還沒有應用到反坦克導彈上?! ?.激光傳輸指令制導:用激光脈沖代替紅外半自動指令制導中用來傳輸控制指令的導線。彈上接收機用激光接收器。激光脈沖經編碼后發射出去,如采用哈明碼(一種能自動糾錯的碼)對激光脈沖進行編碼?! 〖す獠ㄊ较蛐詮?、波束窄,故激光制導精度高,抗干擾能力強。但是0。8—1。8微米波段的激光易被云、霧、雨等吸收,透過率低,全天候使用受到限制。如采用10。6微米波段的長波激光,則可在能見度不良的條件下使用。  激光制導是60年代才開始發展起來的一種新技術。目前已出現激光半主動制導和激光駕束制導的空對地、地對空導彈以及激光制導航空炸彈。激光駕束和激光半主動制導已應用于反坦克導彈技術中。  電視制導  television guidance  利用電視攝像機獲取目標圖像信息,形成控制信號來控制導彈飛向目標的制導方法。按照所攝取目標輻射或反射光的波長可分為可見光電視制導和紅外電視制導?! ‰娨曋噶钪茖楊^部的電視攝像機攝取目標圖像后發送給控制站,射手觀察和監視電視屏幕上的目標圖像;當導彈偏離目標時,通過無線電或光導纖維把指令傳送給導彈,控制導彈姿態使目標圖像保持在屏幕中央,直至導彈達到目標。電視指令制導的優點是彈上制導設備簡單,但射手要始終參與制導過程?! ‰娨曌詣訉б龑楊^部的電視攝像機攝取目標圖像,在導彈發射前,傳輸到操作者面前的電視屏幕上。當目標圖像與電視熒光屏上的十字線重合時,目標即被截獲。若目標處在導彈允許發射的距離范圍內,即可發射導彈。導彈發射后,目標圖像不再發送給載機,而由導彈自動跟蹤。導引頭對目標鎖定,自動跟蹤并形成控制指令,或通過圖像識別(將自動導引過程中攝取的目標圖像與截獲目標時所儲存的目標圖像進行比較)形成控制指令。由于導引過程中不發射無線電波,所以這種制導方式具有隱蔽和不易受干擾的優點,但是制導設備復雜,成本較高?! 】梢姽怆娨曋茖Ь哂屑夹g上比紅外電視制導成熟的優點,但只能用于能見度較好的場合。紅外電視制導則有較好的全天候作戰能力,但技術難度較大。機載發射的可見光電視制導和紅外電視制導的反坦克導彈均已研制成功?! 〖t外圖像制導  infrared imaging guidance  利用導彈頭部的熱成像儀攝取目標圖像信息,利用數字計算機對目標圖像信息進行處理,形成控制信號來控制導彈飛行的制導方法。熱成像儀的主要部件是光機掃描器件或紅外焦平面陣列器件。碲鎘汞(Hg—Cd—Te)凝視焦平面陣列器件的工作波段是8~12微米,利用肖特基(schottky)效應的焦平面陣列硅器件的工作波段是3~5微米。這兩個波段的大氣透過率高,使導彈可在遠距離內探測到目標,還可以在發射前把目標信息貯存在導彈內,發射后,導彈不斷攝取目標的圖像信息與預先存貯的目標信息比較,經數字計算機處理出控制信號,使導彈自動飛向目標。這樣,射手就不用管了,從而可提高射手的安全性。由于采用紅外波段,白天、黑夜,或者目標有簡單偽裝時,紅外圖像制導的導彈均能正常使用。但是,紅外熱成像的技術難度大,成本較高。紅外圖像制導技術已在反坦克導彈技術中得到應用?! 『撩撞ㄖ茖А illimetre wave guidance  利用毫米波獲得制導信息或傳輸制導指令使導彈按一定導引規律飛向目標的制導方法。毫米波是波長為1~10mm的電磁波,用于制導的毫米波波長多為8mm、3mm或2mm。毫米波制導多用于末段制導和末端敏感彈藥,近年來發展很快,且多采用被動式自動尋的方式。毫米波波段介于微波與紅外線之間,器件尺寸小,質量小,抗干擾能力強,制導精度高,并且可以比較容易地實現對多個目標進行攻擊。毫米波受煙霧的影響少,對雨、霧、煙、塵埃的穿透性能強,具有全天候能力。但是毫米波的分辨力比可見光和紅外光低?! 秃现茖А ombined guidance  兩種或兩種以上制導方法組合在一起的制導方法。按照組合方式的不同,復合制導可分為串聯復合制導及并聯復合制導。串聯復合制導是在制導過程中制導依次由一種方法轉到另一種方法,并在轉換時保證對目標的連續跟蹤、彈道平滑過渡。—例如,阿達茨(ADATS)導彈先是采用激光傳輸指令制導,然后改用激光駕束制導。并聯復合制導則是兩種制導方法同時工作或根據外界干擾情況交替工作?! 秃现茖У膬烖c是可以充分發揮各種制導方法的長處,彌補短處,更好地滿足戰術要求,缺點是彈上設備復雜。復合制導的采用可提高制導系統的制導精度或抗干擾能力并能全天候使用。  末段制導  簡稱末制導。在彈道末段對火箭或炮彈、炸彈進行制導的方法。按照所獲取信息源的不同物理性質分為激光末段制導、毫米波末段制導及紅外末段制導。末段制導原理與自動導引原理相同,有主動式、半主動式和被動式幾種。末段制導可以提高導彈的末段導引精度和命中率,用于反坦克作戰可以攻擊目標的頂裝甲。  導引頭  seeker;homing head  又稱尋的頭。按照導引規律使導彈彈軸或速度向量相對于目標瞄準線穩定,并向導彈執行機構輸出控制信號的裝置。是自動尋的導彈的重要組成部分,安裝在導彈頭部。按獲取目標輻射或反射能量的不同可分為電視、雷達、毫米波、紅外、紅外成像、雙色紅外及激光等導引頭。通常由光學系統、調制盤、探測器、動力隨動陀螺等組成。探測器可以是攝像管、光敏元件或紅外焦平面陣列器件等。導引頭可采用的導引規律一般有直接瞄準法,追蹤法及比例導引法等。一般工作過程是:導引頭先在較大空間角范圍內搜索目標,一旦搜索到目標立即進入鎖定狀態,表明導引頭已捕獲到目標。此后導引頭將按導引規律自動跟蹤目標,并不斷發出控制信號給導彈執行機構以改變導彈姿態,保證彈軸或速度向量相對于目標瞄準線穩定。  電視導引頭  television seeker  利用電視攝像機攝取目標圖像獲得制導信號的導引頭。包括電視攝像機、行場鋸齒波發生器、同步機、偏轉掃描電路、門電路、視頻處理電路、角跟蹤和伺服機構等。電視導引頭捕獲到目標后,就按導引規律自動跟蹤目標,并不斷發出控制信號給導彈執行機構,以修正導彈的飛行軌跡。這種系統可以實現全自動,但受氣象條件及能見度限制,導引距離較近?! 榱丝朔w行過程中振動的影響,電視攝像機通常要用陀螺加以穩定?! 〖t外成像導引頭  infrared imaging seeker  探測景物的紅外輻射圖像,鑒別目標并形成制導信號的導引頭。主要由紅外攝像機、伺服機構和信號處理電路等組成。工作原理是,紅外攝像機的紅外探測器具有溫度分辨力。當攝像機對景物掃描時,因為目標和背景的紅外輻射特性不同,而在視場內接收到的目標輻射電平與背景輻射電平不同,差值即為目標信息。將此目標信號處理成視頻脈沖信號后,在顯像管上以圖像形式顯示出來。當駕駛員或射手判定所顯示圖像是攻擊的目標時,扳動操縱手柄,使攝像機對準目標,然后接通跟蹤門并發射導彈。在導彈飛行過程中,如果目標偏離攝像機的光學中心,信號處理電路中的波門基準電壓就會檢測出誤差信號,并把它傳輸給攝像機伺服機構,控制攝像機使其自動跟蹤目標,同時此誤差信號電傳輸給自動駕駛儀,控制導彈飛行。  另一種紅外成像導引頭是將目標圖像存在導彈上,作為基準圖像。將成像導引頭在飛行過程中的紅外成像同基準圖像按選定的跟蹤方法進行比較,產生誤差信號,使導引頭保持對目標的跟蹤并操縱導彈飛向目標。這種成像導引頭的制導過程不需要射手參與?! ⊥ǔS糜诋a生圖像制導誤差信號和跟蹤目標的方法有:相關跟蹤法、矩心跟蹤法、對比度跟蹤法等。紅外成像導引頭的主要優點是具有夜間作戰能力,對多目標的分辨率和抗干擾能力也比較強。缺點是結構比較復雜,成本高?! 〖t外導引頭  infrared seeker  能連續探測目標紅外輻射,自動跟蹤目標并給出導引信號的裝置。主要由光學目標位標器和信息處理電路組成。紅外導引頭把目標作為一個熱點源進行探測,所以是熱點式導引頭。紅外導引頭結構簡單、抗干擾能力強,但其使用受云霧天氣及太陽背景的限制。紅外導引頭主要用于被動尋的制導的導彈。  此外,還有利用在兩種波段下工作的雙色紅外器件的雙色紅外導引頭。這種導引頭在3~5微米及8~12微米兩個波段內同時工作,除具有紅外導引頭的功能外,還具有目標識別的能力?! ∥粯似鳌 eeker  匯聚目標輻射,經過調制器件的處理,提供目標方向信息的裝置。是導引頭的主要部件。由光學系統、調制器件、探測器及伺服機構等組成?! 『撩撞▽б^  millimetre wave seeker  能連續探測目標的毫米波輻射或反射,自動跟蹤目標并提供導引信號的裝置。主要有兩類:主動式毫米波導引頭與被動式毫米波導引頭。主動式毫米波導引頭抗干擾性能好、測量精度高、分辨力強、天線尺寸、質量和體積都小。主動式毫米波導引頭從掃描方式來分有三種:圓錐掃描導引頭、單脈沖導引頭及相控陣導引頭。被動式毫米波導引頭較主動式毫米波導引頭體積和質量更小且不易干擾,但在相同波長及相等天線尺寸的情況下,分辨力較主動式毫米波導引頭低。毫米波導引頭的波束窄,搜索和捕獲目標較困難,對雨、霧、煙、塵埃的穿透性能強,具有全天候能力。適用于近距離戰術導彈,尤其是末段制導導彈?! 〖す鈱б^  laser seeker  接收從目標反射的激光,自動跟蹤目標并提供導彈導引信號的裝置。通常由光學系統、光電轉換器件、電子線路、陀螺組件及隨動系統等組成。光學系統固定在萬向支架上,使光學軸線可相對于彈體軸線作方位和俯仰運動。光電轉換器件將激光能量轉換成電能。通常采用的是四象限硅光電二極管,其光敏面置于光學系統的焦平面上。光學系統接受目標反射來的激光,聚焦后的激光落在光敏面上的位置,反映目標相對于光學軸線的角偏差。電子線路處理來自光電轉換器的電信號,檢出反映目標相對于光學軸線的角偏差信號。偏差信號一路按角跟蹤回路要求輸給隨動系統,控制導引頭光軸跟蹤目標,另一路按導引規律要求形成控制信號,輸給導彈的執行機構,控制導彈的運動。陀螺組件的主要部分是一個二自由度陀螺,給導引頭提供一個穩定的參考坐標系,同時也是隨動系統的一個組成部分。隨動系統通常受電子線路輸出的控制,完成光軸跟蹤目標的任務。  實際使用的激光導引頭有半主動式比例導引頭、半主動式風標導引頭和主動式導引頭三種。激光半主動式比例導引頭的輸出信號比例于導彈—目標視線角速度。激光風標導引頭裝有風標,在飛行過程中風標始終指向導彈的瞬時速度方向。當導彈與目標間的視線與風標指向不重合時,導引頭輸出信號控制導彈的速度方向指向目標。這種激光風標導引頭的導引精度低,適合于攻擊固定目標。激光主動式導引頭的激光照射器也裝在導引頭上,對目標主動照射、搜索和跟蹤,引導導彈飛向目標,但成本高且結構復雜,較難實現。  捷聯式導引頭  目標探測器與彈體固連的導引頭。與—般導引頭相比,結構簡單,體積小,質量小,造價低,但視場角小,導引精度較低。

熱心網友

那是靠的自身的彈道計算機啊,它自己也有發動機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