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心網友
1963年,內蒙古烏蘭察布草原發生了一場百年未遇的特大暴風雪,11歲的龍梅和9歲的玉榮為保護集體的羊群而勇敢地與暴風雪搏斗。最后,羊群得救了,而這對草原小姐妹卻為此付出了極大代價:龍梅渾身多處凍傷,玉榮凍傷兩腳,右腿膝下截肢,左腳趾全部截掉……“草原英雄小姐妹”的稱號在一夜之間傳遍了全國,成了無數人敬仰的對象。40年后,面對已經人到中年的英雄,許多人都會關心地問:“你們這些年在哪里,生活得幸福嗎?”一見鐘情 龍梅主動出擊 1965年,龍梅經過輾轉治療后,回到了家鄉達茂聯合旗。1969年,當地征兵工作剛剛開始,龍梅偷偷去找當時的內蒙古軍區政委要求報名參軍。17歲的她穿上了軍裝,成為253醫院理療科的護理員。 入伍第二年,龍梅作為學習毛主席著作積極分子出席了北京軍區四好連隊、五好戰士“雙代會”。會上,一個沉默寡言、英俊清秀的小伙子吸引了龍梅的目光。 出于少女的矜持,龍梅一直沒有和他接觸。會議快結束的一天中午,龍梅正在洗衣服,見小伙子爬上一輛大卡車要離開這里。龍梅急忙大聲問:“你去哪兒?”小伙子說他要回部隊。臨走前他摘下胸前的代表證送給她。汽車開走了,龍梅低頭看著手中的代表證,牢牢地記住了那個名字——張平。 回到醫院,龍梅連夜給心上人寫了一封表達心意的信,連同自己最好看的一張照片,寄給了張平,可沒有想到的是,一年過去,信如同泥牛入海,沒有任何回音,兩人也就此失去了聯系。 然而沒過多久,龍梅在軍區的培訓班上又碰到了張平。龍梅直接問張平為什么不給她回信,張平說,“我不敢,你是什么人物?咱們不可能。”但倔強的龍梅卻不愿放棄。愛情長跑 8年終成眷屬 龍梅的猛烈攻勢終于使張平那顆冷靜的心起了變化,兩人的關系越來越密切。沒想到,好不容易跨過了身份的鴻溝,民族差異的難題又擺在面前。張平是漢族,龍梅是蒙古族,家里人都希望她找一個蒙古族的小伙子。那時,龍梅給張平的書信也會被別人悄悄地拆掉,根本傳不到張平手里。 龍梅想了個法子,先給張平的朋友寫信,委托他把信給他妻子,再由他妻子遞給張平。每封信都輾轉好幾個人才交到張平手上。 龍梅與張平的戀愛足足談了8年,談得困難重重,艱苦卓絕。家里甚至因為這事,把龍梅趕了出來,可她依舊沒有改變初衷,反而更堅定地與張平在一起。愛情長跑考驗了兩人,作為旗委副書記的龍梅后來以“為了民族團結”為理由向黨委遞了報告申請結婚,結果很快就得到了批準。突遭變故 重新尋找幸福 1999年,突發的心臟病奪去了張平的生命,龍梅幾乎被噩耗擊垮。一雙兒女先后搬了出去,龍梅也無法在那個熟悉的環境里過著沒有張平的生活,于是便搬到辦公室去住了。 在辦公室住了一年多,龍梅突然意識到她不能繼續生活在陰影里了。2001年5月,她和一位普通工人組成了新的家庭,再一次找到屬于自己的幸福。因為殘疾 愛情深埋心中 和姐姐曲折的愛情經歷相比,妹妹玉榮的感情經歷可謂一帆風順。但身上的殘疾卻讓她在愛情面前屢次退縮。 為了適應不斷變化的身高,玉榮在20歲之前幾乎每年都要更換一副新的假肢,而每一次適應的過程都讓她痛苦不堪,腿部和假肢的結合處經常被磨得血肉模糊。然而堅強的玉榮總是暗自咬牙承受。 1974年秋,玉榮被選送到內蒙古師范學院政史系讀大學,班上都是工農兵學員,其中有很多大齡青年,但一心忙于學業的玉榮根本沒有考慮個人的事情。大學畢業后,玉榮被分配到烏盟教育局任副局長,同班的朝克被分配到烏盟民族中學當老師。1979年4月,組織上決定讓一些青年干部到基層鍛煉,玉榮下放到朝克所在的民族中學任副校長兼副書記。老同學相遇,自然比別人多一些接觸。而此時玉榮卻發現自己已經愛上了這個小伙子,然而,自己身上的殘疾卻讓她覺得自卑,只好把這份感情埋藏在了心靈的深處。勇敢表白 生活幸福美滿 1979年,玉榮在北京中央民族學院干訓部學習一年。雖然距離遠了,但朝克的音容笑貌在玉榮的心中卻愈發清晰。最后,她鼓起勇氣寫了一封信,表達了自己的心意,同時她也提醒朝克,自己是個終身殘疾的人,希望對方能夠慎重考慮。信發出后,玉榮開始了焦急的等待。誰知20天后回信才姍姍來遲。朝克一下回了七八頁紙的書信,他忘情地告訴玉榮:“你雖然是殘疾,但這不是天生的,是為了保護集體的羊群而致殘的,我不嫌棄。” 第二年的“五一”勞動節,玉榮和朝克順利地結婚了,與姐姐龍梅經歷的坎坷不同,她的終身大事很快得到了組織上的認可和父母的贊同。不久還生了兩個可愛的女兒。如今,玉榮擔任內蒙古自治區殘聯的副理事長,一家四口住在呼和浩特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