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心網友

不知道你是乙肝患者還是病毒攜帶者...總之看看下面的這文章吧經批準到國外勞務, 留學, 定居等一年以上的人員, 均須到指定的衛生檢疫機關或醫院辦理《國際旅行健康證明書》和《國際預防接種證書》(即"黃皮書")。但是各國對于學生簽證的體檢要求不一樣,英國留學簽證時不需要體檢。 澳大利亞/加拿大/新西蘭申請學生簽證要到指定醫院體檢,美國留學視學校不同要求不同。各國指定醫院對申請人進行體檢的目的是為了確保:申請人不會對大眾健康構成危害;申請人不會成為健康服務機構的負擔;適合最初入境的目的。   乙肝病毒攜帶者≠乙肝患者  現實是,社會對這兩種人都因無知而畏懼進而產生歧視。如何正確對待他們?如何預防乙肝?  據權威統計,目前我國有慢性無癥狀乙肝病毒攜帶者約1。2億,慢性乙肝病人約3000萬。僅從乙肝病毒攜帶者的數字來說,差不多就是全國人民十有其一。  他們在接受記者采訪時不會忘記加上同一個要求——“保密”。他們通常比較樂于接受文字、聲音的間接交流,即使就在你左右。他們的隱憂很大一部分來自于社會的壓力。  一個正讀研的乙肝患者說,令他難以置信的是,有個不知內情的研究生朋友,當著他的面說,得了乙肝的人都該殺。而另一個同病者在學校親眼目睹,一個剛被公開的患上乙肝的學生,大冬天的被子被室友扔了出去。  本報記者曾寫過一個叫王萬民的肝炎病人,家人出巨資讓從未出過遠門的他出國旅行,游客們的恐懼幾乎變形:同行的兩個旅客為了爭一個遠離他的座位大打出手,不讓他的行李和自己的放在一起,有人回來后甚至扔掉了所有涉及王萬民的照片。  一個患者對此憤憤不平:日常使用的錢幣難道沒沾上病毒,為什么人人都如此喜歡?  一項在北京、廣州、上海對808人進行的抽樣調查顯示,有40。5%的人回答不知道乙肝或不能確定地回答提問。當被問至如何感染,常識缺陷更為明顯,有72。5%的人回答不正確。  北京解放軍302醫院的劉士敬博士認為,社會對乙肝病毒攜帶者和患者的認識存在盲目沿襲的偏見。人們對乙肝的傳染性過分恐懼。實際上,在我國,乙肝傳染的主要途徑是垂直傳播,即由于血緣關系而一代一代傳染下去,這種情況占50%以上;另外一種途徑是醫源性的血液傳播,如注射、針灸、鑲牙時消毒不徹底,占30%-40%;其他情況,如性接觸、密切生活接觸、蚊蟲叮咬等,原因還不太明確。302醫院曾做過一次調查,263對夫妻中,有一方婚前感染上乙肝病毒,婚后5年另一方也被感染的不到6%。此外,大部分成人可憑借自身的免疫力將病毒拒之體外,乙肝病毒感染的危害性與年齡成反比,新生兒和嬰兒最易感染,而成人感染的幾率僅為2%。來源:  可以試著先去申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