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心網友
外匯是一種特殊金融商品。銀行經營處匯買賣業務需要開支一定的費用, 也需要賺取一定的利潤。因此,銀行經營外匯交易必須買賤賣貴,取得收益, 從而所有經過銀行交易的外匯的匯率都分為買入匯率和賣出匯率。 買入匯率,又稱“買入價“。在采用直接標價法報價時,銀行報出的外幣的兩個本幣價格中,前一個數字(即外幣折合本幣數較少的那個匯率)就是買入價; 在采用間接標價法的情況下則反之,銀行報出的本幣的兩個外幣價格中,后一個較大的外幣數字是銀行愿意以一單位的本幣而買進的外幣數,即外匯的買入價。 賣出匯率,又稱“賣出價“。在采用直接標價法時,銀行報出的外幣的兩個本幣價格中,后一個數字(即外幣折合本幣數較多的那個匯率)是賣出價; 在采用間接標價法報價時,本幣的兩個外幣價格中,前一個較小的外幣數字是銀行愿意以一單位的本幣而付出的外幣數,即外匯賣出價。 值得強調的是,買入價和賣出價都是站在銀行(而不是客戶)的角度來看問題的;另外,這些價格都是外匯(而不是本幣)的買賣價格。所以,在實際上進行外匯買賣業務操作時,千萬不要把這些關系搞混淆。 外匯買入匯率與賣出匯率的差額,稱“買賣差價”,一般為1-5%,計算方法是:( 賣出價-買入價)/賣出價×100%。它構成了銀行經營外匯買賣業務的利潤來源。 這個買賣差價越是小,說明外匯銀行的經營越有競爭性或外匯市場越是發達,有深度。例如,美元,英鎊由于交易頻繁,而且交易額較大,能形成夫模經濟的效益, 故紐約和倫敦外匯市場上,這兩種貨幣的買賣差價只有0。5‰。 外匯交易通常都以美元報價。如果我們知道所有貨幣對美元的匯率,那么,任何兩種非美元貨幣之間的匯率就能夠很方便地套算出來, 這便是所謂的“交叉匯率” 或“套算匯率”。計算交叉匯率時,正確使用買入價和賣出價是很重要的。 在直接標價法中,如何正確運用買入價、賣出價來計算交叉匯率的兩個價格, 例如,已知199×年×月×日,人民幣對美元的匯率為0=¥868。42~872。78,同一天,在蘇黎世的外匯市場上,瑞士法郎對美元的匯率為:VS。00= SF1。 6005~ 1 。6025。由于兩個市場使用的都是直接標價法,我們可按上圖表套算出人民幣對瑞士法郎交叉匯率的買入價和賣出價,如下圖表: 必須注意,假如兩組貨幣報價中有一組采用間接標價法,則兩種非美元貨幣交叉匯率的買入價和賣出價可通過直接相乘得到。如下圖表: (買入價) ¥/£=(買入價) $/£×(買入價) ¥/$ (賣出價) ¥/£=(賣出價) $/£×(賣出價) ¥/$ 例如, 199×年×月×日,倫敦外匯市場(采用間接標價法)的美元報價是:£1 。00=。4857925~1。4858138。據此,我們可以推算出人民幣對英鎊的交叉匯率: 人民幣對英鎊的買入價: 。4857925/£×¥1290。31/0=¥1290。31/£100 人民幣對英鎊的賣出價: 。4857925/£×¥872。78/0=¥1296。77/£100 除了買入匯率和賣出匯率以外, 我們平時在經濟書籍或報刊雜志的行情信息版中還經常看到單一的中間匯率,它是買入匯率與賣出匯率的算術平均數,即中間匯率 = (買入匯率+賣出匯率)÷ 2 。它是為了使報道簡潔,表達方便而使用的匯率。 此外,在企業內部的會計處理過程中也經常使用中間價以簡化核算。 必須強調的是:中間匯率絕非是外匯買賣業務中實際成交的價格。。
熱心網友
外匯是一種特殊金融商品。銀行經營處匯買賣業務需要開支一定的費用, 也需要賺取一定的利潤。因此,銀行經營外匯交易必須買賤賣貴,取得收益, 從而所有經過銀行交易的外匯的匯率都分為買入匯率和賣出匯率。
熱心網友
外匯是一種特殊金融商品。銀行經營處匯買賣業務需要開支一定的費用, 也需要賺取一定的利潤。因此,銀行經營外匯交易必須買賤賣貴,取得收益, 從而所有經過銀行交易的外匯的匯率都分為買入匯率和賣出匯率。買入匯率,又稱“買入價“。在采用直接標價法報價時,銀行報出的外幣的兩個本幣價格中,前一個數字(即外幣折合本幣數較少的那個匯率)就是買入價; 在采用間接標價法的情況下則反之,銀行報出的本幣的兩個外幣價格中,后一個較大的外幣數字是銀行愿意以一單位的本幣而買進的外幣數,即外匯的買入價。賣出匯率,又稱“賣出價“。在采用直接標價法時,銀行報出的外幣的兩個本幣價格中,后一個數字(即外幣折合本幣數較多的那個匯率)是賣出價; 在采用間接標價法報價時,本幣的兩個外幣價格中,前一個較小的外幣數字是銀行愿意以一單位的本幣而付出的外幣數,即外匯賣出價。值得強調的是,買入價和賣出價都是站在銀行(而不是客戶)的角度來看問題的;另外,這些價格都是外匯(而不是本幣)的買賣價格。所以,在實際上進行外匯買賣業務操作時,千萬不要把這些關系搞混淆。外匯買入匯率與賣出匯率的差額,稱“買賣差價”,一般為1-5%,計算方法是:( 賣出價-買入價)/賣出價×100%。它構成了銀行經營外匯買賣業務的利潤來源。 這個買賣差價越是小,說明外匯銀行的經營越有競爭性或外匯市場越是發達,有深度。例如,美元,英鎊由于交易頻繁,而且交易額較大,能形成夫模經濟的效益, 故紐約和倫敦外匯市場上,這兩種貨幣的買賣差價只有0。5‰。外匯交易通常都以美元報價。如果我們知道所有貨幣對美元的匯率,那么,任何兩種非美元貨幣之間的匯率就能夠很方便地套算出來, 這便是所謂的“交叉匯率” 或“套算匯率”。計算交叉匯率時,正確使用買入價和賣出價是很重要的。在直接標價法中,如何正確運用買入價、賣出價來計算交叉匯率的兩個價格,例如,已知199×年×月×日,人民幣對美元的匯率為0=¥868。42~872。78,同一天,在蘇黎世的外匯市場上,瑞士法郎對美元的匯率為:VS。00= SF1。 6005~ 1 。6025。由于兩個市場使用的都是直接標價法,我們可按上圖表套算出人民幣對瑞士法郎交叉匯率的買入價和賣出價,如下圖表:必須注意,假如兩組貨幣報價中有一組采用間接標價法,則兩種非美元貨幣交叉匯率的買入價和賣出價可通過直接相乘得到。如下圖表:(買入價) ¥/£=(買入價) $/£×(買入價) ¥/$(賣出價) ¥/£=(賣出價) $/£×(賣出價) ¥/$例如, 199×年×月×日,倫敦外匯市場(采用間接標價法)的美元報價是:£1 。00=。4857925~1。4858138。據此,我們可以推算出人民幣對英鎊的交叉匯率:人民幣對英鎊的買入價:。4857925/£×¥1290。31/0=¥1290。31/£100人民幣對英鎊的賣出價:。4857925/£×¥872。78/0=¥1296。77/£100除了買入匯率和賣出匯率以外, 我們平時在經濟書籍或報刊雜志的行情信息版中還經常看到單一的中間匯率,它是買入匯率與賣出匯率的算術平均數,即中間匯率 = (買入匯率+賣出匯率)÷ 2 。它是為了使報道簡潔,表達方便而使用的匯率。 此外,在企業內部的會計處理過程中也經常使用中間價以簡化核算。 必須強調的是:中間匯率絕非是外匯買賣業務中實際成交的價格。。
熱心網友
外匯是一種特殊金融商品。銀行經營處匯買賣業務需要開支一定的費用, 也需要賺取一定的利潤。因此,銀行經營外匯交易必須買賤賣貴,取得收益, 從而所有經過銀行交易的外匯的匯率都分為買入匯率和賣出匯率。買入匯率,又稱“買入價“。在采用直接標價法報價時,銀行報出的外幣的兩個本幣價格中,前一個數字(即外幣折合本幣數較少的那個匯率)就是買入價; 在采用間接標價法的情況下則反之,銀行報出的本幣的兩個外幣價格中,后一個較大的外幣數字是銀行愿意以一單位的本幣而買進的外幣數,即外匯的買入價。賣出匯率,又稱“賣出價“。在采用直接標價法時,銀行報出的外幣的兩個本幣價格中,后一個數字(即外幣折合本幣數較多的那個匯率)是賣出價; 在采用間接標價法報價時,本幣的兩個外幣價格中,前一個較小的外幣數字是銀行愿意以一單位的本幣而付出的外幣數,即外匯賣出價。值得強調的是,買入價和賣出價都是站在銀行(而不是客戶)的角度來看問題的;另外,這些價格都是外匯(而不是本幣)的買賣價格。所以,在實際上進行外匯買賣業務操作時,千萬不要把這些關系搞混淆。外匯買入匯率與賣出匯率的差額,稱“買賣差價”,一般為1-5%,計算方法是:( 賣出價-買入價)/賣出價×100%。它構成了銀行經營外匯買賣業務的利潤來源。 這個買賣差價越是小,說明外匯銀行的經營越有競爭性或外匯市場越是發達,有深度。例如,美元,英鎊由于交易頻繁,而且交易額較大,能形成夫模經濟的效益, 故紐約和倫敦外匯市場上,這兩種貨幣的買賣差價只有0。5‰。外匯交易通常都以美元報價。如果我們知道所有貨幣對美元的匯率,那么,任何兩種非美元貨幣之間的匯率就能夠很方便地套算出來, 這便是所謂的“交叉匯率” 或“套算匯率”。計算交叉匯率時,正確使用買入價和賣出價是很重要的。在直接標價法中,如何正確運用買入價、賣出價來計算交叉匯率的兩個價格,例如,已知199×年×月×日,人民幣對美元的匯率為0=¥868。42~872。78,同一天,在蘇黎世的外匯市場上,瑞士法郎對美元的匯率為:VS。00= SF1。 6005~ 1 。6025。由于兩個市場使用的都是直接標價法,我們可按上圖表套算出人民幣對瑞士法郎交叉匯率的買入價和賣出價,如下圖表:必須注意,假如兩組貨幣報價中有一組采用間接標價法,則兩種非美元貨幣交叉匯率的買入價和賣出價可通過直接相乘得到。如下圖表:(買入價) ¥/£=(買入價) $/£×(買入價) ¥/$(賣出價) ¥/£=(賣出價) $/£×(賣出價) ¥/$例如, 199×年×月×日,倫敦外匯市場(采用間接標價法)的美元報價是:£1 。00=。4857925~1。4858138。據此,我們可以推算出人民幣對英鎊的交叉匯率:人民幣對英鎊的買入價:。4857925/£×¥1290。31/0=¥1290。31/£100人民幣對英鎊的賣出價:。4857925/£×¥872。78/0=¥1296。77/£100除了買入匯率和賣出匯率以外, 我們平時在經濟書籍或報刊雜志的行情信息版中還經常看到單一的中間匯率,它是買入匯率與賣出匯率的算術平均數,即中間匯率 = (買入匯率+賣出匯率)÷ 2 。它是為了使報道簡潔,表達方便而使用的匯率。 此外,在企業內部的會計處理過程中也經常使用中間價以簡化核算。 必須強調的是:中間匯率絕非是外匯買賣業務中實際成交的價格。。
熱心網友
在直接標價法中,如何正確運用買入價、賣出價來計算交叉匯率的兩個價格,例如,已知199×年×月×日,人民幣對美元的匯率為0=¥868。42~872。78,同一天,在蘇黎世的外匯市場上,瑞士法郎對美元的匯率為:VS。00= SF1。 6005~ 1 。6025。由于兩個市場使用的都是直接標價法,我們可按上圖表套算出人民幣對瑞士法郎交叉匯率的買入價和賣出價,如下圖表:必須注意,假如兩組貨幣報價中有一組采用間接標價法,則兩種非美元貨幣交叉匯率的買入價和賣出價可通過直接相乘得到。如下圖表:(買入價) ¥/£=(買入價) $/£×(買入價) ¥/$(賣出價) ¥/£=(賣出價) $/£×(賣出價) ¥/$例如, 199×年×月×日,倫敦外匯市場(采用間接標價法)的美元報價是:£1 。00=。4857925~1。4858138。據此,我們可以推算出人民幣對英鎊的交叉匯率:人民幣對英鎊的買入價:。4857925/£×¥1290。31/0=¥1290。31/£100人民幣對英鎊的賣出價:。4857925/£×¥872。78/0=¥1296。77/£100除了買入匯率和賣出匯率以外, 我們平時在經濟書籍或報刊雜志的行情信息版中還經常看到單一的中間匯率,它是買入匯率與賣出匯率的算術平均數,即中間匯率 = (買入匯率+賣出匯率)÷ 2 。它是為了使報道簡潔,表達方便而使用的匯率。 此外,在企業內部的會計處理過程中也經常使用中間價以簡化核算。 必須強調的是:中間匯率絕非是外匯買賣業務中實際成交的價格。。
熱心網友
外匯是一種特殊金融商品。銀行經營處匯買賣業務需要開支一定的費用, 也需要賺取一定的利潤。因此,銀行經營外匯交易必須買賤賣貴,取得收益, 從而所有經過銀行交易的外匯的匯率都分為買入匯率和賣出匯率。買入匯率,又稱“買入價“。在采用直接標價法報價時,銀行報出的外幣的兩個本幣價格中,前一個數字(即外幣折合本幣數較少的那個匯率)就是買入價; 在采用間接標價法的情況下則反之,銀行報出的本幣的兩個外幣價格中,后一個較大的外幣數字是銀行愿意以一單位的本幣而買進的外幣數,即外匯的買入價。賣出匯率,又稱“賣出價“。在采用直接標價法時,銀行報出的外幣的兩個本幣價格中,后一個數字(即外幣折合本幣數較多的那個匯率)是賣出價; 在采用間接標價法報價時,本幣的兩個外幣價格中,前一個較小的外幣數字是銀行愿意以一單位的本幣而付出的外幣數,即外匯賣出價。值得強調的是,買入價和賣出價都是站在銀行(而不是客戶)的角度來看問題的;另外,這些價格都是外匯(而不是本幣)的買賣價格。所以,在實際上進行外匯買賣業務操作時,千萬不要把這些關系搞混淆。外匯買入匯率與賣出匯率的差額,稱“買賣差價”,一般為1-5%,計算方法是:( 賣出價-買入價)/賣出價×100%。它構成了銀行經營外匯買賣業務的利潤來源。 這個買賣差價越是小,說明外匯銀行的經營越有競爭性或外匯市場越是發達,有深度。例如,美元,英鎊由于交易頻繁,而且交易額較大,能形成夫模經濟的效益, 故紐約和倫敦外匯市場上,這兩種貨幣的買賣差價只有0。5‰。外匯交易通常都以美元報價。如果我們知道所有貨幣對美元的匯率,那么,任何兩種非美元貨幣之間的匯率就能夠很方便地套算出來, 這便是所謂的“交叉匯率” 或“套算匯率”。計算交叉匯率時,正確使用買入價和賣出價是很重要的。在直接標價法中,如何正確運用買入價、賣出價來計算交叉匯率的兩個價格,例如,已知199×年×月×日,人民幣對美元的匯率為0=¥868。42~872。78,同一天,在蘇黎世的外匯市場上,瑞士法郎對美元的匯率為:VS。00= SF1。 6005~ 1 。6025。由于兩個市場使用的都是直接標價法,我們可按上圖表套算出人民幣對瑞士法郎交叉匯率的買入價和賣出價,如下圖表:必須注意,假如兩組貨幣報價中有一組采用間接標價法,則兩種非美元貨幣交叉匯率的買入價和賣出價可通過直接相乘得到。如下圖表:(買入價) ¥/£=(買入價) $/£×(買入價) ¥/$(賣出價) ¥/£=(賣出價) $/£×(賣出價) ¥/$例如, 199×年×月×日,倫敦外匯市場(采用間接標價法)的美元報價是:£1 。00=。4857925~1。4858138。據此,我們可以推算出人民幣對英鎊的交叉匯率:人民幣對英鎊的買入價:。4857925/£×¥1290。31/0=¥1290。31/£100人民幣對英鎊的賣出價:。4857925/£×¥872。78/0=¥1296。77/£100除了買入匯率和賣出匯率以外, 我們平時在經濟書籍或報刊雜志的行情信息版中還經常看到單一的中間匯率,它是買入匯率與賣出匯率的算術平均數,即中間匯率 = (買入匯率+賣出匯率)÷ 2 。它是為了使報道簡潔,表達方便而使用的匯率。 此外,在企業內部的會計處理過程中也經常使用中間價以簡化核算。 必須強調的是:中間匯率絕非是外匯買賣業務中實際成交的價格。。
熱心網友
外匯是一種特殊金融商品。銀行經營處匯買賣業務需要開支一定的費用, 也需要賺取一定的利潤。因此,銀行經營外匯交易必須買賤賣貴,取得收益, 從而所有經過銀行交易的外匯的匯率都分為買入匯率和賣出匯率。買入匯率,又稱“買入價“。在采用直接標價法報價時,銀行報出的外幣的兩個本幣價格中,前一個數字(即外幣折合本幣數較少的那個匯率)就是買入價; 在采用間接標價法的情況下則反之,銀行報出的本幣的兩個外幣價格中,后一個較大的外幣數字是銀行愿意以一單位的本幣而買進的外幣數,即外匯的買入價。賣出匯率,又稱“賣出價“。在采用直接標價法時,銀行報出的外幣的兩個本幣價格中,后一個數字(即外幣折合本幣數較多的那個匯率)是賣出價; 在采用間接標價法報價時,本幣的兩個外幣價格中,前一個較小的外幣數字是銀行愿意以一單位的本幣而付出的外幣數,即外匯賣出價。值得強調的是,買入價和賣出價都是站在銀行(而不是客戶)的角度來看問題的;另外,這些價格都是外匯(而不是本幣)的買賣價格。所以,在實際上進行外匯買賣業務操作時,千萬不要把這些關系搞混淆。外匯買入匯率與賣出匯率的差額,稱“買賣差價”,一般為1-5%,計算方法是:( 賣出價-買入價)/賣出價×100%。它構成了銀行經營外匯買賣業務的利潤來源。 這個買賣差價越是小,說明外匯銀行的經營越有競爭性或外匯市場越是發達,有深度。例如,美元,英鎊由于交易頻繁,而且交易額較大,能形成夫模經濟的效益, 故紐約和倫敦外匯市場上,這兩種貨幣的買賣差價只有0。5‰。外匯交易通常都以美元報價。如果我們知道所有貨幣對美元的匯率,那么,任何兩種非美元貨幣之間的匯率就能夠很方便地套算出來, 這便是所謂的“交叉匯率” 或“套算匯率”。計算交叉匯率時,正確使用買入價和賣出價是很重要的。在直接標價法中,如何正確運用買入價、賣出價來計算交叉匯率的兩個價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