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戰爭中,中國作出了巨大犧牲,為什么沒有戰爭賠款?這是我們的權利。誰能告訴我?

熱心網友

抗日戰爭結束后,各戰勝國商討對日索賠之事,當時國民政府也要求過索賠.可是后來又發生了些事,國內內戰暴發,蔣政府無閑暇來應對此事.后來因為國跡上風云變幻,蔣介石放棄了索賠.但是中國共產黨一直不承認此事.1972年9月29日《中日聯合聲明》,中國“放棄對日本國的戰爭賠償要求”,日本承認戰爭犯罪“堅持遵循波茨坦公告第八條的立場”即執行《波茨坦公告》,退守本土四島,放棄武力投降,接受戰敗制裁為前提必要條件的?!恫ù奶构妗芬幎ㄈ毡尽皟敻敦浳镔r款”,包括貨物賠償和現金賠款兩部分(英文原本說得非常清楚)。日本現在沒有做到,所以放棄對日索賠不成立。即使政府放棄索賠,民間也可索賠,這幾年,民間索賠的聲音時有時無。

熱心網友

你要知道中國從來都是大公無私的,想想毛澤東當年很是喜歡讓人都遵循那種艱苦卓絕,自力更生的精神,那種精神一直沿用到現在。其實也有好處。不要日本的賠款,也可以表現自己的慷慨嗎。還有中國人很有同情心,當時日本也好困難哦!??!

熱心網友

靠誰說沒人提國家都放棄了戰爭賠款,老百姓提了有個P用. 還問的出這種問題,簡直是.........

熱心網友

一 是美國的阻撓 二 是建國后的中央政府為了將來的中日關系也就放棄了這個權利。但是國家放棄的是國家賠償權,并沒有放棄個人索賠的權利。所以這是兩個概念。

熱心網友

這是國家實力的較量.當時蔣方提出要索賠.可是蔣方需要美國提供物資打內戰.而美國要借助日本抗衡當時的紅色蘇聯.所以蔣方對此事抱之不了了之的態度.而中共當時想要美國這個大仲裁者也不會同意.中日建交時.正是改革開放需要資金起步之時. 但卻面臨蘇聯的強大壓迫,急需與西方交好----中美建交改變孤立的不利地位.日本也同時伸出橄欖枝.在日本給出大量無息貸款的條件下沒有持強硬立場.賠款也就放棄了.民間的個人無實力與日本政府抗衡,進行復雜的訴送.其實民間的人員進行抗掙不如趁國內的大好形式創造個人的財富,只有在兩國發生重大摩擦的時候才會激起索要賠款的聲浪

熱心網友

《波茨坦公告》雖然規定對日本、德國將給與“賠款懲罰”。但是實際上到了戰后,西方國家又主張“以德報怨”、“放棄賠款”。結果在歐洲,蘇聯堅持要德國賠款陷入很大的被動,由于西德不需要賠款還得到“馬歇爾計劃”援助,蘇聯強行索要東德賠款反而名聲狼藉。反過來,中國如果強行索要日本賠款,其前提是:1 聯合國際社會共同進行,但是實際上,美國等西方國家已經“放棄賠款”在先。中國孤掌難鳴。2 中國自己單獨上,但是前提是“中國占領日本”,才能夠搶劫日本的國庫吧?就像蘇聯占領東德是個前提,西德的錢他蘇聯就拿不著(因為有美英法保護)。所以在日本賠款上,大家不要天真的以為是中國政府主動放棄,我認為事實是中國政府被迫放棄,而被迫放棄的原因,一是西方國家的妥協,二是我國沒有占領日本,無法“單邊行動”。有人又要舉出菲律賓來說事,可是菲律賓的賠款是一筆下小錢,2億美元左右;同中國的索賠額(有人認為至少4000億美元)不可同日而語,日本根本不打算賠給中國4000億美元。日本所謂的考慮賠款,只是10億美元左右的“象征性賠款”;。

熱心網友

是中國政府放棄了國家賠償.但是國家并沒有放棄民間的戰爭賠償.所以,現在國家支持民間的戰爭索賠.

熱心網友

已經過去的事情再說沒有意義吶,一切不會從頭再來!當自己的命運掌握在別人(美國)手里的時候,能說什么呢?所以我們一定要自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