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心網友
呵呵,大家是高手呀,對航母哪么了解,不錯,這歸么多不知道哪個是對的,都沒有結論
熱心網友
大家都是高手啊!!!!!!!!
熱心網友
航母誕生記美國“伯明翰”號輕巡洋艦靜靜地停泊在美國東海岸漢普頓的錨地,它的艦首甲板上鋪設著木制飛行跑道。這條26米長的跑道從巡洋艦的艦橋開始向前甲板延伸。在跑道的起點,停放著一架“寇蒂斯”單座雙翼民用飛機--“金鳥”號。 試驗本應在軍艦逆風航行時進行,但現場突然刮起了狂風。為了完成試飛任務,駕駛員伊利決定:在軍艦停泊的條件下強行起飛。飛機順利地發動了,但由于滑跑距離太短,它未能達到應有的起飛速度。剛一離開飛行甲板,“金鳥”號便因升力不足而越飛越低,幾乎是徑直向海面沖去。關鍵時刻,伊利沉著而巧妙地操縱著飛機的尾水平舵,終于在飛機扎進大海前的一剎那將它拉了起來。然后,“金鳥”號又在海面上飛行了幾千米,最后在海灘附近的一個廣場上安全著陸,觀看的人群中爆發出了熱烈的歡呼。這是人類首次駕駛飛機從一艘軍艦上起飛,這次壯舉為航空母艦和海軍航空兵的發展邁出了艱難的第一步。 兩個月之后,即1911年1月18日,飛機著艦試驗在美國西海岸的舊金山進行。這一次的試飛員仍然是伊利,軍艦則換成了重巡洋艦“賓夕法尼亞”號。這一天又是“天公不做美”,天氣很壞,風浪很大,艦長臨時決定讓艦尾朝著迎風方向,這給伊利帶來了更大的困難和風險。但面對考驗,伊利又一次顯示了英雄本色。他操縱飛機迅速降低高度,然后對準艦上跑道果斷俯沖下來。飛機急劇沖上跑道,伊利馬上向上拉起機頭,并關閉了飛機發動機。由于著艦速度過大,飛機只掛住了22道攔阻索中的后11道,但它還是在距跑道終端約9米的地方停了下來。這兩次試驗是航空母艦發展史上的里程碑,它證明飛機完全可以從軍艦上起飛和降落并執行戰斗任務,它奠定了航空母艦作為一種新型戰艦的生存基礎。不久的將來,作為主宰??諔饒龅男乱淮I习酝?,航空母艦將正式走上歷史舞臺。1917年3月,英國海軍決定將一艘正在建造中的大型巡洋艦“暴怒”號改建為飛機母艦?!氨┡碧柕那爸髋诒徊鸪谂烍w的前半部加裝了69。5米長的飛行甲板,鋪設了木制的飛行跑道。改裝后的“暴怒”號被稱為“飛機載艦”,標準排水量19153噸,航速31。5節,共搭載10架飛機:6架“幼犬”式戰斗機和4架“肖特184”式水上飛機。但是,由于艦上高聳的塔式桅桿和煙囪的阻礙,起飛后的飛機無法返回母艦。為了打破飛機著艦禁區,英國海軍少校鄧寧進行了勇敢的嘗試。1917年8月2日,鄧寧憑借著高超的駕駛技術,駕駛“幼犬”戰斗機用側滑著陸的方式艱難地降落到航行中的“暴怒”號前甲板上,在世界上首開飛機在航行的軍艦上降落的先河。幾天之后,當鄧寧又一次試圖重復這個驚險動作時,飛機翻出軍艦墜入海中,鄧寧不幸以身殉職。血的教訓使英國人明白,僅依靠駕駛員的技術是無法彌補裝備方面的根本缺陷的,要實現常規飛機在軍艦上的安全起降,必須徹底改變母艦的結構。1917年底至1918年初,“暴怒”號進行了大改裝。這一次將軍艦后主炮和后桅拆除,在艦體后部加裝了86。6長的飛行甲板。這樣,以艦體中部上層建筑為界,前部甲板用于飛機起飛,后部甲板用于飛機降落,飛機可以互不干擾地同時進行起降作業。盡管如此,“暴怒”號仍然不具有全通式的飛行甲板。飛機雖能勉強著艦,但由于艦體中部的艦橋、桅桿和煙囪引起的湍流的影響,飛機著艦仍然十分困難。所以,此時的“暴怒”號還是一艘很不完善的航空母艦。 再接再厲的英國人下決心建造一艘真正意義上的航空母艦。從1917年開始,英國海軍將建造中的客輪“卡吉林”號改裝成世界上第一艘具有全通飛行甲板的航空母艦--“百眼巨人”號。艦上原有的煙囪被拆除,設計人員設計出從主甲板下面通向艦尾的水平排煙道,從而清除了妨礙飛機起降的最大障礙。飛行跑道前后貫通,形成了全通式的飛行甲板,極大地方便了艦載機的起降作業。這種結構的航母被稱為“平原型”。“百眼巨人”號初具了現代航母的雛形。 1918年5月,“百眼巨人”號的改裝工程完工。該艦標準排水量為14450噸,最大航速20節,可搭載飛機20架。同年9月,該艦編入皇家海軍的作戰序列。然而,由于此時第一次世界大戰已經接近尾聲,匆忙入役的“百眼巨人”號尚未來得及接受戰火的洗禮,戰爭便結束了?!鞍傺劬奕恕碧栔荒苣卮粼诨始液\姷呐炾犞?,無法在真正的戰爭中一顯身手。但是,作為世界上第一艘具有全通飛行甲板的航空母艦,“百眼巨人”號在航母發展史上的開拓性地位是無法抹殺的。 ☆ 美國海軍的“帶篷馬車”1920年,美國海軍選中5500噸的運煤船“木星”號來改裝它自己的第一艘航空母艦。1922年,該船完成改裝,被重新命名為“蘭利”號,編號為CV-1?!疤m利”號標準排水量11050噸,滿載排水量14700噸,最大航速15節,其上鋪設有長165。3米、寬19。8米的全通式飛行甲板,載機34架。同“百眼巨人”號一樣,“蘭利”號也是一艘典型的平原型航母。艦體最上方是全通式飛行甲板,艦橋則位于飛行甲板的前下方,艦體左舷裝有兩個可收放的煙囪。由于這種怪模怪樣的軍艦是第一次出現在美國海軍的艦隊中,所以被送了一個綽號:“帶篷馬車”。“蘭利”號于1922年10月進行了第一次戰斗機著艦試驗,同年11月,又使用壓縮空氣彈射器進行了艦載機彈射起飛試驗,兩次試驗都取得了成功。1923年,“蘭利”號到各地進行航行展示,并在航行中進行各種作戰系統的試驗。1924年,“蘭利”號被編入美國海軍大西洋艦隊的作戰序列,美國海軍終于有了自己的第一艘航空母艦。 1942年2月27日,“蘭利”號在執行運送P-40戰斗機的任務時,在爪哇海被日本海軍的岸基攻擊機擊沉,結束了它不同尋常的一生?!睢〔桓嗜撕蟮娜毡竞\?日本海軍也一直關注著海軍航空兵和航空母艦的發展,早在1913年,日本海軍就著手將一艘商船“若宮丸”號改裝為水上飛機母艦。1920年,日本海軍又開工建造了本國第一艘航空母艦“鳳翔”號,并于1922年年底建成服役,由于該艦在航母發展史中第一次使用了島狀上層建筑,因而被稱為第二代航母。它在“外貌”上已經頗像現代航母了。“鳳翔”號全長168米,標準排水量7470噸,最大航速25節。該艦在甲板前部有大約5度的下傾斜坡,兩部升降機沿飛行甲板中線布置。它打破了第一代航母的“平原型”結構,一個小型島式艦橋被設置在飛行甲板的右舷。三個煙囪可向外側傾倒,以免影響飛機起降作業?! 〉墙涍^試驗,日本海軍發現“鳳翔”號的島式結構并不是很合適。由于該艦的飛行甲板比較狹窄,島式建筑在起降時顯得非常礙事。為了保證艦載機的安全起降,日本海軍最后拆除了島式建筑,由此,世界上第一艘“純種航母”又恢復成為一艘典型的“平原型”航母,這從發展上講是一種倒退。☆ 開創歷史先河的“競技神”號 1918年,英國海軍動工興建“競技神”號航空母艦,它在航母發展史中具有特殊意義,因為它的島式結構非常成功,由此一舉奠定了現代航空母艦的基本結構,并且一直沿用至今。 “競技神”號一開始就按照航母標準進行全新設計。它采用封閉式艦首和全通式飛行甲板,一個環繞著煙囪的大型艦島配置在艦體右舷,構成了一個比“鳳翔”號大得多的島式上層建筑。由于“鳳翔”號后來放棄了這種結構,“競技神”號實際上是第一艘真正采用島式結構的航空母艦,成為各國航母爭相模仿的標準樣版?!案偧忌瘛碧柕臉藴逝潘渴?0950噸,航速25節,載機20架。后來由于艦載機大小、重量的不斷增加,載機數量減少到15架。它的另一個突出特點是的艦上配備了強大的火力,4門140mm炮、4門102mm炮和4門47mm炮,主要用于防空作戰,這一點與現代航母注重對空防御如出一轍。。
熱心網友
跑題了.他問的是怎么發明的.為什么發明的?只是目前好象沒什么記載,不過我想應該是戰爭的需要吧.那個時候出現海上飛機,只是為了偵察.并沒有戰斗力的.
熱心網友
我也認為最早的專業航空母艦是 日本人搞的。日本人是很注重其海軍實力的。
熱心網友
真正意義上的航母,第一艘應該是日本的鳳翔號。呵呵小啊小點,但命很長,從二戰前活到把日本兵拉回本土。
熱心網友
老大都說了,跟上
熱心網友
最早稱"百眼巨人"號;起初的飛機應用于偵察,當時的艦隊沒有雷達,視野有限.為了彌補其不足,開始在大型艦支上配備偵察機.(當時空中的飛艇還是主角)后改之配備武器裝備,狙擊飛艇或潛艇.后來這種作用越來越大,越來越愛重視,逐漸演變成航空母艦,這是發展趨勢.
熱心網友
不是,是日本的鳳翔號
熱心網友
真正意義上最早的航母應該是 百眼巨人 號,在一戰快結束的時候由一艘建造中的油輪改造而成.
熱心網友
呵呵,同上吧
熱心網友
最早的航空母艦是英國發明的“坎帕尼亞”號。1915年5月1日,英國當時最大的水上飛機母艦“坎帕尼亞”號服役。它是在一艘老式郵船的基礎上改裝的水上飛機母艦。排水量約為2萬噸,航速21節,飛行甲板長36。6米,最多可搭載12架水上飛機。但由于飛機甲板太短,飛機不能從甲板上直接起飛,仍然要用蒸汽機吊到海里才能起飛。對此,英國海軍上將杰利科極為不滿,要求飛機必須能從甲板上直接起飛,以適應戰爭的需要。“坎帕尼亞”號又返回船廠 ,按杰利科的要求進行改裝。改裝后的“坎帕尼亞”號的飛行甲板長度達到61米,飛機能直接在甲板上彈射起飛,使之成了一艘真正的航空母艦。“坎帕尼亞”的成功改裝,對英國海軍來講,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它不僅使英國海軍有了第一艘真正的航空母艦,而且開創了由民用商船改為航空母艦的先河,并成為英國海軍的傳統。如在二戰中,英國就把繳獲來的德國“漢諾威”號貨船的上層建筑拆除,改裝成飛行甲板,并命名為“大膽”號航空母艦。后來,又把6艘散裝糧食船和13艘油輪改裝成了航空母艦。戰后,這些在大洋炮火中劫后余生的航空母艦又恢復了原樣。在英阿馬島戰爭中,英國人再一次發揚了這一“光榮傳統”,10天內在德文港把“天文學家”號等4艘商船改裝成航空母艦,對英軍取得英阿馬島之戰的勝利,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坎帕尼亞”號改裝完畢后,在斯卡帕灣加入了英國海軍的主力艦隊。當時,英德兩國在海上的爭奪已呈白熱化程度,雙方正醞釀著在海上進行一次大決戰。德國公海艦隊總司令舍爾海軍上將制訂了一個誘敵深入的作戰方案:以在挪威海岸游弋的由希佩爾海軍少將指揮的輕巡洋艦和驅逐艦組成的海軍中隊為誘餌,由舍爾指揮的公海主力艦隊緊跟其后,如果英國海軍出擊,希佩爾進行象征性抵抗后便轉舵后撤,把追擊者引進舍爾的主力艦隊的射程內。英國人獲悉了這一計劃。他們準備以同樣的方法回敬德國人,其作戰方案是,派出一支艦隊進行追擊,在與舍爾的主力艦隊相遇后,即后撤,誘使舍爾進入英主力艦隊的伏擊圈。為此,杰利科集結了150艘戰艦?!翱才聊醽啞碧栆苍谄渲小? 1916年5月30日,杰利科率領著這支強大的艦隊駛向大西洋上的公海。他躊躇滿志,決心給德國人以毀滅性打擊!夜幕來臨,黑暗籠罩著整個大西洋,使本來就寂靜的洋面更加寂靜,海風吹來,使人感到陣陣涼意。而杰利科的作戰室里卻燈火通明,參謀們緊張地下達著各種指令,無線電也在緊張地工作,隨時掌握著這150艘軍艦的確切位置。杰利科突然想起了他的編隊中還有一艘新裝備的“坎帕尼亞”號航空母艦。說實在的,他對那個“龐然大物”并不是太感興趣。那個“龐然大物”,到底能發揮什么作用,能有多大用場,他心里沒有多少底。他覺得,就憑艦上那幾架破飛機去攻擊強大結實的堅船利炮,簡直是笑話!只是由于“坎帕尼亞”號的官兵強烈要求,他也想有這個“龐然大物”可以壯壯艦隊的聲勢,才勉強同意了。 杰利科萬萬想不到,此時,“坎帕尼亞”號還呆在斯卡帕灣的錨地里!作為一艘剛剛服役的戰艦就能參加規模如此宏大的海上決戰,艦長奧利弗·施萬和他的那些年輕氣盛的水兵們都無比興奮,他們日夜奮戰,作好了一切戰斗準備,許多水兵還給女友寫去了非常激昂的信。5月30日黃昏,軍艦等待著最后出擊的命令,艦長施萬信心十足地站立在指揮臺上,然而,時間一分分地過去了,而出發的命令還沒有來,夜幕已經籠罩錨地好長時間了。突然有信號向“欣帕尼亞”號發來,施萬為之一振,趕緊讓信號兵把信號翻譯出來。原來是負責錨地警戒的軍官告知他們要關閉防潛柵欄了。艦長施萬感到莫名其妙,不是今晚出發嗎?關閉防潛柵欄干什么?他馬上命令作戰和通信等部門進行詢問。終于弄清楚了。原來,整個艦隊已于21時啟艦,現在,整個錨地中就剩下“坎帕尼亞”號一艘軍艦了。 原來是被遺棄了!施萬聞訊后大為惱怒,但現在不是發火的時候。為了能趕上參加戰斗,他準備孤注一擲,不顧單艦航行會遭到德國潛艇攻擊的危險,命令軍艦立即啟航,追趕艦隊。同時命令無線電值班人員立即開機,不停地向主力艦隊呼叫。軍艦駛出錨地后,主鍋爐兩班人員輪流工作,使軍艦一直保持21節的最大航速,全力追趕。5月31日凌晨2時,“坎帕尼亞”終于與杰利科取得了聯系。這時,他們離主力艦隊只有4個小時的路程了。杰利科此時才醒悟過來,原來是臨出發之前,自己忘記了給“坎帕尼亞”號下達出航命令!杰利科考慮到“坎帕尼亞”號處于單艦航行狀態,并且其附近有德國的潛艇活動,為防不測,不顧施萬的一再要求,強令他們立即返航。施萬氣憤之極,給杰利科拍去了一份電報,電文是“你是個白癡!” 施萬艦長最后還是執行了杰利科的命令。“坎帕尼亞”號這支世界上第一艘真正的航空母艦,在大決戰前夕,載著12架飛機離戰場越來越遠…… 31日9時許,“坎帕尼亞”號又孤零零地回到了錨地。官兵們的心情真是難以形容。年輕的水兵們找出還未發走的信,撕成了碎片,拋撒在寂靜的水面上…… 14時28分,杰利科的先遣艦隊中的巡洋艦“加拉蒂”號與德國人希佩爾的“埃爾平”號遭遇,雙方幾乎同時開炮射擊。日德蘭海戰就這樣打響了。雙方的主力艦隊立即奔赴戰場。但由于杰利科不知道敵艦的確切位置,加上通信不暢,等他率主力艦隊趕到時,先遣艦隊已被德軍的主力艦隊打得七零八落,被擊沉了好幾艘軍艦。趕到戰場后,又毫無目的地亂闖,盲目開炮,結果,不僅沒有給德軍以有力的打擊,反而暴露了其強大的實力。舍爾發現情況不妙,趁著夜色,迅速地撤出了戰斗。杰利科計劃以伏擊的形式,殲滅德國艦隊的企圖落空了。在這場海戰中,德國被擊沉11艘艦船,2551名官兵喪生;英國損失了13艘艦船,而且噸位大大超過德國,6087名官兵喪生。一場對英海軍形勢非常有利的伏擊戰,打成了得不償失的遭遇戰。 戰后,英國著名軍事家布賴恩·約翰遜指出:“‘坎帕尼亞’”號要是按計劃出發,它的飛機在海戰中將起到決定性的作用,這決非無稽之談。在日德蘭海戰中,德方沒有飛機參戰?!才聊醽啞枌o艦隊司令發出至關重要的關于敵艦隊位置和航向的情報。但是,在戰斗的緊要關頭,杰利科沒有得到這種情報,致使舍爾得以逃出英軍重圍。那怕有一架載有訓練有素的觀察員和可靠的無線電設備的水上飛機,就能使海戰從實際上的雙方相持局面,變成對英國大為有利的局面。 24年后,約翰遜的評論得到了證實。1940年11月11日的塔蘭托之夜,英國海軍從“光輝”號航空母艦上起飛的20架“劍魚”式艦載機在一個小時內所取得的勝利,大大超過了整個英國主力艦隊在這場海戰中所取得的戰績。排水量:18000外形尺寸(英尺 長x寬x高):622 x 65 x 26動力:蒸氣機, 2軸 ,28000軸馬力最高速度:21。5節艦員 :600武備:6門4。7英寸火炮 1門3英寸高射炮載機(標準):10架水上飛機裝甲(英寸)無。
熱心網友
不錯嘛.
熱心網友
一、早期的水上飛機母艦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皇家海軍的一艘由運煤船改建而成的航空母艦已接近完成,它被命名為“皇家方舟”號,后來,它改名為"柏伽索斯"號,排水量7450噸,可載10架水上飛機,它可以稱得上是世界上最早的航空母艦了(應是水上飛機母艦因為艦上所載的飛機并不能夠在艦上直接起降,所有飛機都需要從水上起飛和在水上降落,然后再從水中提升到軍艦上。)二、世界上第一艘全通甲板的航母—從“暴怒”號到"百眼巨人"號1917年3月,英國海軍將一艘正在建造中的大型巡洋艦“暴怒”號改建為飛機母艦。前主炮被拆除,在艦體的前半部加裝了69。5米長的飛行甲板,鋪設了木制的飛行跑道。標準排水量19153噸,航速31。5節,共搭載10架飛機:6架“幼犬”式戰斗機和4架“肖特184”式水上飛機。但是,由于艦上高聳的塔式桅桿和煙囪的阻礙,起飛后的飛機無法返回母艦?! 榱舜蚱骑w機著艦禁區, 1917年8月2日,英國海軍少校鄧寧憑借著高超的駕駛技術,駕駛“幼犬”戰斗機用側滑著陸的方式艱難地降落到航行中的“暴怒”號前甲板上,在世界上首開飛機在航行的軍艦上降落的先河。幾天之后,當鄧寧又一次試圖重復這個驚險動作時,飛機翻出軍艦墜入海中,鄧寧不幸以身殉職。血的教訓使英國在1917年底至1918年初對“暴怒”號進行了大改裝。將軍艦后主炮和后桅拆除,在艦體后部加裝了86。6長的飛行甲板。這樣,以艦體中部上層建筑為界,前部甲板用于飛機起飛,后部甲板用于飛機降落,飛機可以互不干擾地同時進行起降作業?! ”M管如此,“暴怒”號仍然不具有全通式的飛行甲板。飛機雖能勉強著艦,但由于艦體中部的艦橋、桅桿和煙囪引起的湍流的影響,飛機著艦仍然十分困難。所以,此時的“暴怒”號還是一艘很不完善的航空母艦。 1917年開始,英國海軍將建造中的客輪“卡吉林”號改裝成世界上第一艘具有全通飛行甲板的航空母艦--“百眼巨人”號。1918年9月建成。其標準排水量14450噸,航速20節,載“杜鵑”式飛機20架,“杜鵑”式飛機是一種專門設計的艦載魚雷攻擊機。三、“競技神”號—誰是世界上第一艘真正的航母?1918年,英國海軍動工興建“競技神”號航空母艦,1923年7月才完成。它在航母發展史中具有特殊意義,因為它的島式結構非常成功,由此一舉奠定了現代航空母艦的基本結構,并且一直沿用至今。 “競技神”號一開始就按照航母標準進行全新設計。在這之前,世界上的航母都是由戰列艦、重巡洋艦或商船改建的。它采用封閉式艦首和全通式飛行甲板,一個環繞著煙囪的大型艦島配置在艦體右舷,構成了一個比“鳳翔”號大得多的島式上層建筑。由于“鳳翔”號后來放棄了這種結構,“競技神”號實際上是第一艘真正采用島式結構的航空母艦,成為各國航母爭相模仿的標準樣版。“競技神”號的標準排水量是10950噸,航速25節,載機20架。后來由于艦載機大小、重量的不斷增加,載機數量減少到15架。它的另一個突出特點是的艦上配備了強大的火力,4門140mm炮、4門102mm炮和4門47mm炮,主要用于防空作戰,這一點與現代航母注重對空防御如出一轍。1942年4月9日,競技神號在錫蘭島亭可馬里海軍基地附近,遭到日海軍機動艦隊的艦載機擊中攻擊,共命中10彈,很快沉沒。1922年12月,日本帝國海軍也誕生了第一艘航空母艦——“鳳翔”號?!傍P翔”號1920年開工,卻搶在1922年底完工服役,成為世界上第一艘真正的航空母艦。它不是改裝的,也是一開始就按航空母艦來設計的。早在1919年日本即著手此艦的設計,以同時代英國的航空母艦為參考,標準排水量7470噸,航速25節,飛行甲板為168×22。7米,可載飛機21架。由于該艦在航母發展史中第一次使用了島狀上層建筑,因而被稱為第二代航母。但是經過試驗,日本海軍發現“鳳翔”號的島式結構并不是很合適。由于該艦的飛行甲板比較狹窄,島式建筑在起降時顯得非常礙事。為了保證艦載機的安全起降,日本海軍最后拆除了島式建筑,由此,世界上第一艘“純種航母”又恢復成為一艘典型的“平原型”航母,這從發展上講是一種倒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