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心網友
顧姓是當今中國姓氏排行第八十一位的大姓,人口較多,約占全國漢族人口的百分之零點二五。尋根溯源 顧姓來源有三:1、出自越王勾踐的后裔。據《名賢氏族言行類稿》、《顧氏譜》等所載,越王勾踐七代孫閩君搖,漢時別封其子為顧余侯,初居會稽,其后子孫以封爵為氏。2、出自己姓昆吾氏。據《元和姓纂》和《唐書·宰相世系表》等所載,夏朝時昆吾氏有子孫被封于顧國(今河南范縣東南),稱顧伯,為侯國。成湯伐顧,顧滅,子孫散亡,以邑為氏。3、出自他族改姓。滿洲姓伊爾根覺羅氏自禮部尚書顧八代始,子孫以顧為氏;裕固族顧令氏,漢姓為顧;錫伯族郭爾佳氏(亦作顧爾佳氏),漢姓為顧;今蒙古、壯、回等民族均有此姓。得姓始祖 顧搖。為越王勾踐七代孫。上古時代,大禹死后葬在會稽(今浙江紹興),夏帝少康后來把庶子無余封在會稽主持禹的祭祀,并在該地建立了越國。春秋末年時,越國常與吳國發生戰爭,公元前四百九十四年,吳王夫差滅掉越國,越王勾踐臥薪嘗膽,刻苦圖強,最終戰勝吳國并成為霸主。經秦至漢,下傳勾踐七世孫搖,搖曾擔任過分布在今福建北部和浙江南部地區的閩越首領,因助漢滅項羽有功,于漢惠帝三年受封為東海王。后來搖封自己的兒子為顧余侯,子孫留居會稽,其支庶子孫以封爵為氏,稱顧姓。他們尊顧搖為顧姓的得姓始祖。繁衍播遷 綜上所述,顧姓分為兩支,一為北顧(指發祥于河南范縣的顧伯后裔),一為南顧(指發祥于浙江紹興的顧搖后裔),顧姓在得姓以后,北顧發展不及南顧。春秋戰國時期,兩支顧姓發展緩慢。有資料表明,南顧得姓后不久就成為會稽一帶的大姓,漢魏六朝時與陸、朱、張合稱為會稽四姓。漢時,有會稽大孝子顧翱,因母喜食菱白,而徙居太湖湖畔。至南朝梁時,會稽人顧歡是著名征士,其子孫后遷金華,又由金華遷居天臺,發展成為強宗大姓。當地的一些山水地名,如顧儒嶺、歡溪等,皆是由他而來。由于顧姓主要發源和發展于會稽,所以在歷史上會稽也被當作顧姓的著名郡望之一。此外,這支顧姓中后來又有人西遷武陵(今湖南常德),并在當地迅猛發展,武陵也因此被尊為顧姓的另一大郡望。三國至唐代,顧姓一直是江東四大姓之一。唐以后,由于官職調遷,避兵火之亂等原因,顧姓不斷地向南北各地播遷。明初洪武年間,顧姓作為明朝洪洞大槐樹遷民姓氏之一,被分遷于河北、河南、山東、安徽、江蘇等地。有資料表明,明代中葉時,顧姓不僅分布于安徽、湖北、湖南、福建、廣東、四川等地,而且在北方的山東、山西、陜西、河北、內蒙等地也有顧姓人居住。明末至清中葉時,有閩粵之顧姓渡海赴臺,進而播遷海外。一九四九年,蔣介石敗逃臺灣,則有不少江浙顧姓人隨往。但是,綜觀顧姓家族史,從古至今,顧姓的發展繁衍中心卻一直在今江蘇、浙江一帶。如今,顧姓在全國分布甚廣,尤以江蘇、浙江等省為多,上述兩省之顧姓約占全國漢族顧姓人口的百分之六十。郡望堂號 顧姓在長期的繁衍播遷過程中,形成如下郡望:1、會稽郡,秦治所在吳縣(今江蘇蘇州),清順治時移治山陰(今浙江紹興);2、武陵郡,治所在義陵(今湖南溆浦南)。堂號:“會稽”、“三絕”、“敘”、“懷遠”、“裕昆”、“永思”、“格思”、“凝薇”、“忠考”、“武陵”等。宗族特征 1、顧姓歷史名人大多出自南方,尤其是江蘇。因為綜觀顧姓歷史,其發展繁衍中心一直均在江浙一帶,顧姓是一個典型的南方姓氏。2、顧姓多學者、文學家,但有一特點,即大多與政治有瓜葛,非純粹之學問家。3、顧姓字行輩份排列有序。據清光緒二十四年顧廷瑞等修《顧氏家譜》所載,江蘇顧姓一支字行派語為:“明世澤萬里,安國啟賢良。”名人精粹 顧雍:三國時東吳吳郡吳縣(今屬江蘇)人,出身為江南士族,累官至丞相,在吳國執政達十九年,知人善任,吏民歸服。顧愷之:晉陵無錫(今屬江蘇)人,東晉畫家。博學多才,工詩賦,尤善丹青,六法兼備。史稱:“象人之美,張(僧繇)得其肉,陸(探微)得其骨,顧得其神?!庇胁沤^、畫絕、癡絕之稱。顧野王:吳郡(今江蘇蘇州)人,南朝梁陳時期訓詁學家、史學家。蓍龜占侯,蟲篆奇字,無所不通。有《玉篇》三十卷。顧況:蘇州海鹽(今屬浙江)人,唐朝詩人,曾官著作郎。后隱居茅山,自號華陽真逸。善畫山水,其詩平易流暢。明人輯有《華陽集》。顧安:昆山(今屬江蘇)人,元代畫家,曾官至泉州路行樞密院判官。擅墨竹,運筆遒勁,用墨潤澤,自成一家。顧璘:江蘇蘇州人,明代官吏、文學家。為“金陵三俊”之一,有《浮湘集》、《山中集》、《息園詩文稿》等。顧憲成:江蘇無錫人,明末東林黨領袖。講學東林書院,議論朝政人物??芍^“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鳖櫻孜洌航K昆山人,明末清初思想家、學者。入清后不仕,學識淵博,有《天下郡國利病書》、《日知錄》、《亭林詩文集》等。顧光旭:江蘇無錫人,清代官吏、學者。官甘肅甘涼道。工書、善詩文。有《涼溪詩鈔》、《響泉集》。顧祖禹:江蘇無錫人,清代歷史地理學家,著有《讀史方輿紀要》。顧品珍:云南昆明人,日本陸軍士官學校畢業。一九二一年,任滇軍總司令,驅逐唐繼堯。后被孫中山任命為云南北伐軍總司令,次年被殺。顧正紅:江蘇濱海人,工運領袖。一九二五年他帶領上海內外棉紗廠工人代表進廠交涉,被日本資本家槍殺,成為五卅運動導火索。顧維鈞:上海嘉定人,北洋政府和國民黨政府時期外交家。歷任歐美各國公使。一九一九年參加巴黎和會,據理力爭,使日方歸還中國山東半島主權。后歷任北洋政府外交總長、財政總長和代國務總理。一九三二年以后,歷任國民黨政府外交部長及駐國聯和聯合國代表。一九五六年轉海牙國際法庭任職。顧城:北京人,當代朦朧詩的代表詩人。向往齊人一妻一妾的生活,未果,遂手刃其妻,然后自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