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謂基本分析流派?

熱心網友

基本分析流派,就是分析上市公司的基本面,從而決定股票的買進或是賣出。基本分析法一般采用從上而下的分析框架,即首先進行政治分析,然后進行經濟形勢分析、行業分析,在此基礎上深入研究上市公司,以綜合判斷股票的投資價值與買賣時機。基本分析流派又細分為價值投資法和增長投資法。 信奉價值投資法的投資者認為,股票價格是公司內在價值的指示器。他們擯棄了價格反映所有可獲信息的有效市場假設,努力尋找股票價格和公司內在價值之間的差異所形成的投資機會。為了揭示這些機會,他們使用一系列基本分析方法中的傳統估價工具,如市盈率模型、股息貼現模型、托賓Q等。一個價值型股票的典型特征是低市盈率、高股息和低負債率。由于公司利潤很容易被操縱,因此市盈率并不是一個好指標。股息貼現模型需要預測未來一段時間公司的贏利,在當前變化多端的經濟形勢下,成功預測非常困難。目前,托賓Q在美國等市場被較多使用,托賓Q是衡量公司內在價值的一個較好指標。托賓Q相當于國內通常所說的凈資產倍率,即股價/每股凈資產。 本杰明·格雷厄姆被稱為價值投資之父。1934年,他寫的《證券分析》一書出版,奠定了基本分析法的基石,該書被稱為投資界的圣經。1976年本·格雷厄姆去世后,他的學生巴菲特成為價值投資法的泰斗,他一度是美國首富。 增長投資分析方法則試圖判斷哪些公司將來會取得持續穩定的增長,一旦發現就毫不猶豫地買進。增長投資分析方法最初由費舍提出,他們把對企業分析的重點放在其技術創新能力和管理創新能力上。林奇是典型的增長投資分析方法專家,他經營的麥哲倫基金在自1977年以后的13年中收益率高達2700%。 在美國股票市場上,60年代和80年代,價值分析法比較適用,增長投資法不適用。但70年代和90年代,增長投資法較為適用,價值投資法不太適用。在日本股票市場上,80年代后期,股票基本上不具備投資價值。但價值投資法的信奉者錯過了股市飚升的大好時機,當然,也規避了日本股市泡沫破滅的極大風險。目前,基本分析法仍是證券投資的主要分析方法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