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門關一役,家毀人亡。大劫過后,世上的親人最親莫過親兒,自當以親兒為重。明知馬夫人假親兒之手成一己之功,在親兒與中原豪杰勢成水火之后,為何不明言殺妻之仇讎,讓愛兒日夜奔行于覓兇之間,其間父母之慈心何在?也因此而落準媳婦命喪愛人之手,其又何忍?讓愛兒從此生活在內疚和孤寂之中,這是是一心為兒著想?當年自己愛其命喪之時,痛不欲生。又何忍讓愛兒亦受失去愛人的痛楚,而且還猶有過之---親手殺死自己心中的摯愛并看著她在自己懷中倒下而自己卻無能為力?其間痛楚何重,為父者又何忍呢?為父者又何忍讓孩子飽受如此痛苦呢?

熱心網友

你和我想的一樣,可這是小說情節的安排,他的做法正好推動小說的進展,否則就不會有《天龍八部》這些曲折的情節了,相信有很多人和你我的想法一致,估計連金庸先生都不希望讓阿朱死掉,可是不這樣安排咱們又怎么看到蕭峰誤殺阿朱后感人的情節,又怎能看到他后來的種種遭遇呢!我也希望看到蕭峰和阿朱牧馬放羊過快樂的日子啊!

熱心網友

急于報仇,如此而已。

熱心網友

夫與父,這一話題太難抉擇,他有自己的理由。

熱心網友

不傻吧~~比你應該聰明,起碼他會武功,還知道報仇,你不會那樣做吧。

熱心網友

放不下,放不下!放不下仇恨的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