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心網友
發熱是指體溫在37℃以上,人們在日常生活中 通常稱之為發燒。發熱可以分為低熱:體溫在37~38。5℃之間;高熱:體溫在38。5℃以上。小兒發燒是最常見的癥狀,由于小兒身體正處于生長發育階段,其神經系統發育尚不完全。所以,在發生高燒時,容易引發驚厥 也就是人們常說的抽風。引起小兒驚厥的主要原因是高燒。小兒為什么常常會發燒呢? 中醫認為:小兒具有陽常有余 的生理特點,又有易從陽化熱的病理機制。因此,小兒患外感疾病很容易轉化為熱證,也就發起燒來。另外,很多急 慢性疾病均可引起小兒發燒。家長遇到小兒發燒應首先帶孩子到醫院兒科確診是哪種病引起的發燒 并對癥治療。 驚厥是小兒發高燒的繼發癥,遇到發高燒的兒童,特別是6個月~3歲以內的小孩,家長要密切觀察患兒的體溫及身體狀況,避免發生驚厥。 驚厥發作前,可有先兆,如驚跳、抖動、發呆 或煩躁不安。但大多數突然發作 意識喪失,頭向后仰,兩眼球凝視、上翻或斜視,口吐白沫 面部和四肢肌肉強直性和陣攣性抽動,大小便失禁,發作時間可由數秒鐘至數分鐘,有時反復發作,甚至導持續狀態。發作嚴重或驚厥時間較久者,面、唇、指甲發紫,伴喉部痰聲,甚至窒息,危及生命。 對于在家中發生高熱驚厥的小兒.家長不要驚慌,應馬上用指甲掐按小兒的鼻下人中穴、雙手虎口部的合谷穴及雙手腕上的內關穴。并且應讓小兒面朝下,防趾口中粘液嗆入氣管,然后迅速送至醫院兒科搶救治療。 預防高熱驚厥的關鍵在于退熱,熱退驚自止。遇到6個月至3歲的兒童發高燒,也就是體溫在38。5℃以上。應采取積極的退燒方法。退熱無外乎兩類,一為物理退熱,二為藥物退熱。 物理退熱: 1 擦浴:又分為2種,一種是酒精擦浴,一種是溫水擦治。常用的衛生酒精應加入適量溫水,用柔軟的布,蘸兌了溫水的酒精,溫度在37℃左右為宜.擦小兒的手心、足心、腋下、月國窩、腹股溝等處。用溫水擦浴時,水溫應微高于體溫,可洗可擦。但時問宜短,并迅速橡干身體并穿好衣服,以防再次著涼,加重病情。 2。 冰枕:發熱、驚厥,對大腦會產牛一定的影響。所以,當小兒高燒時,應使用冰袋,枕在頭卜,或敷在前額以降低頭部的溫度,保護大腦。 藥物退熱 1 阿苯片:阿苯片又稱阿魯片,由2種藥物組成,阿司匹林是解熱止痛的常用藥物:苯巴比妥納是鎮靜安神、止抽定驚的常用藥。阿苯片適于l-5歲的小兒。8-9個月的小兒服半片;1歲半服1片;3歲服1片半4—5歲服2片。應注意在服用退熱藥時,體溫應在38。5℃以上才是適用癥。若體溫持續在38。5℃以上者,可每4小時應用1次。服藥后應多喝水,因發熱的小兒,只有在出汗以后,體溫才會有所下降。 2 中藥牛黃清熱散、紫雪散、救急散均為退熱定驚良藥,并具有副作用小的優點。可以在家庭中給高熱患兒服用。但此類藥物為苦寒瀉下之品,適用于有高熱、面紅、口臭、大便秘結癥狀者。若雖有發熱,但大便不成形者,不宜使用。在應用時,應見效即止 不必服完。也就是說不可久服,久服會影響小兒食欲。 驚厥的患兒,禁食含有脂肪等厚味的食品,應以素食流質為主。病情好轉后,適當酌加富有營養的食品,如雞蛋、牛奶、藕粉等。根據季節變化,夏季時給予西瓜汁、番茄汁 口舉汁,冬季可飲鮮橘水、蘋果泥。痰多時可予白蘿卜汁,或荸薺汁。。
熱心網友
驚厥是小兒時期常見的緊急癥狀之一。常發生于細菌和病毒引起的疾病,輕的可見于感冒發高熱引起的高熱驚厥。偶爾的1-2次的單純性高熱驚厥一般不會留下后遺癥。但是,多次的高熱驚厥對大腦會造成不同程度的損害。大約有20%的孩子會轉變為癲癇,多為高熱驚厥持續時間較長,發作又頻繁,發作后出現昏睡。有的在體溫并不很高時也發生驚厥,也有的孩子有癲癇家族史。這些孩子大多數在第一次高熱驚厥后10年內轉為癲癇。因此,只有防止驚厥發作才能有效地減少后遺癥。一般醫生認為,對于一年內發生驚厥5次以上,每次發作時間超過20分鐘,低熱也導致驚厥,且發作1周后腦電圖持續異常或有癲癇家族史等情況的孩子,可以請醫生配些藥物進行預防性治療。如苯巴比妥,每日每公斤體重5毫克,分3次口服,堅持服用2年或服用到4-6歲。家庭藥箱可多配備些酒精,在孩子出現高熱時,把酒精配成30%-40%濃度擦皮膚,口服退熱片和鎮靜藥,以預防驚厥的發生。驚厥發作時時常神志不清,兩眼上翻或定視,牙關緊閉或上下牙齒碰擊發出“咯咯”的聲音,面部和四肢肌肉強直痙攣或抽動不止,還常有屏氣、面色發灰、口唇發紫的現象。此時,家長應鎮靜,不要大聲叫喊或晃動孩子。快將孩子靜臥在床上,解開衣領和褲帶,把孩子頭部偏向一側,以免喉頭分泌物或嘔吐物或舌根下墜致氣管堵塞。同時,在上、下牙齒之間放一根用布包裹的牙刷柄或筷子,以免咬傷舌頭。還可用指甲或針刺入人中、合谷穴,在額部放一塊冷毛巾,但不要擅自給藥,盡快送附近醫院。孩子第一次高熱驚厥,家長要掌握體溫情況。因為大多數小兒下次體溫高達此度時,仍可能抽痙,要及時降溫,加以預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