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能解釋解釋“孟浪”的典故?
熱心網(wǎng)友
舉止莽撞失禮
熱心網(wǎng)友
“孟浪”指語言舉止輕浮或魯莽,也形容失禮。最早語出《莊子 齊物論》:“瞿鵲子問于長梧子曰:“吾聞諸夫子,圣人不從事于務(wù),不就利,不違害,不喜求,不緣道,無謂有謂,有謂無謂,而游乎塵垢之外。夫子以為孟浪之言,而我以為妙道之行也。吾子以為奚若?”文中“孟浪”對應(yīng)“妙道”,有“不當、不妥”之義。后世延用為言談舉止輕浮魯莽。明代程登吉所撰《幼學求源》卷三 〈人事〉也載:“孟浪由于輕浮,精詳出于暇豫。為善則流芳百世,為惡則遺臭萬年。” 《幼學求源》一書內(nèi)容豐富,諸如天文地理、人情世故、婚姻家庭、生老病死、衣食住行、制作技藝、鳥獸花木、神話傳說等等,無所不包,幾乎囊括了過去人們?nèi)粘I钪休^常用的知識與詞匯,象一部微型百科辭書。形式上采用對偶句式,句子有四言、五言、七言等,一般都文字簡煉,對仗工整,讀起來瑯瑯上口,易學易懂易記。《幼學求源》是我國明清以來廣泛流傳的蒙學讀物,在明清兩代的鄉(xiāng)塾蒙學教育中起到積極作用。俗話說“讀過《幼學》會看書,讀過《龍文》會說話”,可見其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