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心網友
午門是故宮的正門,上有五座樓,人們習慣叫它五鳳樓。五鳳樓修建得重檐飛翹,黃瓦紅墻,雄偉壯觀。明清兩朝,冬天在這里頒發(fā)次年的歷書,遇有大規(guī)模的出征或凱旋獻俘,皇帝就在這里發(fā)布命令或受停。 午門通高37。95米,下為高大的磚石墩臺,臺正面以垛墻圍繞,后面砌宇墻。墩臺正中有3門,正面呈長方形,后為券形,墩臺上建五風樓,圍以漢白玉精美欄桿。主樓面闊9間,重檐廡殿頂,其余4樓為重檐攢尖頂,金黃色琉璃瓦與絢麗的彩畫交相輝映,氣勢巍峨,宏偉壯麗。午門后有5座精巧的漢白玉拱橋通太和門。午門中樓左右有鐘鼓亭,每逢皇帝在太和殿主持大典時,鐘鼓齊鳴,以示威嚴。 出入午門之規(guī)定:駕車午門去社稷壇時鳴鐘,祭太廟時擊鼓。文武官員出入左門;宗室王公出入右門;當中正門只準皇帝、皇后的龍車、鳳輦出入,殿試文武進士,單號進左掖門,雙號進右掖門。 午門的作用:皇帝在立春賜春餅;端午日賜涼糕,重陽日賜花糕。農歷十月一,頒發(fā)次年歷書。 明代時,如果大臣觸犯了皇家的尊嚴,便以“逆鱗”之罪,被綁出午門前御道東側打屁股,名叫“廷杖”。起初只象征性的責打,后來發(fā)展到打死人。如德十四年(1519)皇帝朱厚照要到江南選美女,群臣上諫勸阻,皇帝發(fā)怒。大臣舒芬、黃鞏等受廷杖者130人,有11人被當場打死。此外明嘉靖皇帝朱厚?^,繼承皇位后,欲追封他的生父興獻王為帝,遭到大臣們的抵制。群臣100多人哭諫于左順門,皇帝下令施行廷杖懲罰,當場斃命17人,所以民間有“推出午門斬首”之言流傳。其實明清皇宮門前極為森嚴,犯人斬首決非此地,而是必須押往柴市(今西四)或菜市等地刑場處決的。 大清門是沈陽故宮的正門,是文武群臣候朝之處。為五間硬山式建筑,正脊、垂脊及兩山的“墀頭”均以五彩琉璃鑲造。。
熱心網友
故宮的正門是午門。
熱心網友
午門
熱心網友
午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