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心網友

你的孩子如果只是缺鋅就用不著補硒了,可以只服用補鋅的藥,比如葡萄糖酸鋅,不過我建議你給孩子食補,如蘋果和堅果類食物中都含有很多鋅,同時應該糾正孩子的偏食習慣,做到營養均衡,下面的文章有更詳細的內容。  你的孩子缺鋅嗎  學齡前兒童缺鋅的表現為異食癖、厭食和生長遲緩。所謂異食癖就是小孩喜歡吃那些平常不能吃的東西,例如泥土、火柴桿、煤渣、紙屑等。厭食指的是食欲太差、不想吃飯。生長遲緩指的是小孩體格矮小,比同齡兒童矮小得多。當然,這樣的情況是很典型的,有經驗的醫師很容易診斷出來,就是一般的家長也會發現孩子的異常。這類孩子經過用鋅治療以后,異食癖很快消失、食欲增進、體格生長速度加快。  了解孩子是否缺鋅,還可以檢查血液和頭發中鋅的含量,但卻不應過于迷信化驗結果。由于抽取孩子的血液比較困難,故多取頭發來化驗,而頭發生長需要時間,取發檢測結果并不能代表目前孩子鋅的營養狀況。血液雖然代表目前的狀況,但是血液中鋅含量又受到許多因素的影響,也不能說明孩子身體中真正的鋅營養狀況。因此,奉勸各位家長,為了正確對待孩子是否缺鋅這個問題,不必熱衷于為孩子化驗發鋅或血鋅,而應該帶孩子到醫院的小兒科或婦幼保健單位找醫師診治。  最好用食物補鋅  從營養學觀點來看,人體最好是從食物中補充鋅,而不是靠口服液或其他含鋅強化劑,因為這是不安全的。一般說來,動物性食物含鋅比植物性食物多,尤以貝殼類海產品含鋅量最為豐富,如每10克的海蠣肉含鋅47毫克,每10克蟶子含鋅13毫克,每100克扇貝、海螺、海蚌含鋅量都在10毫克左右;動物肝類含鋅也較高,如每100克豬肝、鴨肝含鋅約為6毫克;每100克瘦肉含鋅3毫克左右;雞、鴨、鵝等禽類肉,每100克含鋅量約為1.5毫克。簡單地說,我們可以將肉類(不包括海產品)分為紅肉和白肉兩大類,紅肉是指瘦豬肉、瘦牛肉、瘦羊肉等顏色偏紅的肉,而白肉是指魚肉、禽肉等顏色較白的肉,總的說紅肉含鋅量一般高于白肉。  植物性食物中食用菌類含鋅不少,如每10克口蘑菇含鋅高達9毫克,東北的黃蘑菇、松蘑,張家口的紅蘑以及福建的雙孢蘑菇每100克也含鋅4——8毫克。一般蔬菜與瓜茄類含鋅都較低,每10克含量多在1毫克以下。豆類及豆制品含鋅量略高。每100克谷類含鋅量也多在1毫克左右,但大麥、黃米和西藏的糌粑含鋅較高,分別達4毫克、3毫克和9毫克。不過,谷類和蔬菜中都含有大量的植酸、草酸和纖維素,常干擾鋅的吸收。  給缺鋅孩子“補鋅”  已被確診為缺鋅的兒童,除應改變不合理的膳食習慣,注意葷素搭配、多吃上述富含鋅的食物外,還應補充鋅劑。我們調查研究證實,已被診斷為鋅缺乏的兒童每日補充5毫克元素鋅即可起到治療作用。5毫克元素鋅約相當于硫酸鋅、葡萄糖酸鋅、乳酸鋅分別為12.4毫克、18.8毫克、33.8毫克。最近調查發現,在北京、上海、青島、重慶這樣的大城市中,許多學齡前兒童也缺鋅,給缺鋅兒童補充鋅劑后,3個月就可以看到他們比不補鋅的缺鋅兒童脛骨長得快,認知能力也提高了。  同時我們研究發現一般生活在城鎮的2——6.5歲兒童,每日在膳食基礎上補充2.5毫克元素鋅(即相當于硫酸鋅6.2毫克、葡萄糖酸鋅9.4毫克、乳酸鋅16.9毫克),可以起到預防鋅缺乏的作用。當然,防治缺鋅的最好方法還是合理調配兒童的膳食,多吃富含鋅的食品,必要時采用含鋅食鹽,而不必強求于口服液或鋅強化劑。  鋅,被人們稱為“生命之花”。我們應該正視兒童缺鋅問題,讓“生命之花”在孩子生命旅锃中開得更燦爛、更璀璨。 。

熱心網友

好!長見識了。

熱心網友

從孩子呱呱墜地開始,他(她)的營養物質來源全憑日常所攝入的食物。母乳,顯然是嬰兒最理想的天然營養品,它含豐富的營養素和免疫物質。在母乳所含的各種營養素中,鋅元素已越來越引起人們的重視。研究人員曾對45名健康產婦的乳汁進行了含鋅量的測定,發現分娩后12天內的母乳,含有大量的鋅元素,平均濃度為血清鋅的4-7倍;此后,母乳的含鋅量便會迅速下降。到產后56天時,僅比血清鋅濃度高出20%左右;到產后6個月以后,母乳鋅含量與血清鋅已無明顯差異。研究人員認為產后應盡早開奶,盡量讓孩子吃4-6個月的母乳,因為母乳喂養的孩子鋅缺乏癥的發病率較低。 牛奶含鋅量雖然也不少,但它主要和在分子的蛋白質結合,影響腸道吸收,其中僅40%的鋅被人體利用(而人乳中的鋅有60%可以被利用)。那么,牛奶中所含的鋅究竟能不能滿足小兒生長發育的需要呢?研究人員曾經做過這樣一個實驗,把83名從出生開始,一直單靠人工喂養的嬰兒分成甲乙兩組,給甲組嬰兒每天加服少量硫酸鋅,3個月后,他們身高平均增長10。7厘米,體重增加3。1公斤。給乙組嬰兒加服復合維生素B,3個月后,他們身高增和8。9厘米,體重增加2。7公斤。由此可見,兩者之間判別很明顯。從第4個月起,孩子們都開始添加蛋黃、肉糜、魚泥、肝未等輔食,由于這些食物含鋅量較高,所以6個月時兩組小兒的血清鋅含量都有比較明顯的升高,其生長速度也相仿。但甲組嬰兒的身長、體重仍超過乙組嬰兒。不僅如此,服硫酸鋅的甲組嬰兒體制較好,發熱、咳嗽、腹瀉等的發生率比乙組嬰兒明顯減少,兩者之比為37:137。這說明缺鋅還會降低抗病能力。 鑒于上述情況,對6個月以下的人工喂養兒(指喂普通鮮牛奶和普通奶粉的嬰兒)應補充少量硫酸鋅,每日約5-10毫克(請在醫生指導下應用)。此外,及時添加輔食是非常必要的。2-3個月的嬰兒,可補充菜湯或果汁;4-6個月的嬰兒可添加爛粥、蛋黃;7-8個月的嬰兒可加肝泥、菜未、魚泥及碎肉等,以防止缺鋅,保證孩子生長發育的需要。 。

熱心網友

2歲多的寶寶不應吃補藥從水果蔬菜中攝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