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心網友

名字上了月球的中國人 石申 石申是戰國中期天文學家,魏國人。他和楚人甘德各自寫了一部天文學著作,后人把這兩部著作合稱為《甘石星經》。它是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學著作。國際月面地名命名委員會把月球背面的一座環形山命名為石申山。 張衡 張衡是東漢時期杰出的科學家。他著有我國第一部天文學理論著作《靈憲》,制成了世界上第一架能測定天象的渾天儀。公元132年,制成了測報地震的地動儀。國際月面地名命名委員會把月球背面東經112度、北緯19度的一座環形山,命名為張衡山。   祖沖之 祖沖之是南北朝時期南朝卓越的數學家和天文學家。他把圓周率精確地推算到數值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間,比歐洲人的演算早1100多年。他的數學專著《綴術》到唐朝時被定為學校的課本。其創立的《大明歷》是中國古代優秀的歷法之一。1959年10月,原蘇聯在“月球3”號衛星首次拍下月球背面照片后,就以祖沖之命名一個環形山。其月面坐標是:東經148度,北緯17度。   郭守敬 郭守敬是元代卓越的科學家,他在全國各地設立27個觀測站,最北的觀測點在西伯利亞,最南的在西沙群島,進行規模巨大的“四海測量”。他推算得出一年的時間為365。2425天,精確程度同地球公轉周期相差無幾。他主持編成的《授時歷》,一年的周期與現在相同。另外,郭守敬還創造和改進了十余種天文儀器,著名的“簡儀”就是他創造的。國際月面地名命名委員會把月球背面西經134度、北緯8度的一個環形山,命名為郭守敬山。 萬戶 明朝人萬戶在座椅上捆綁了47支火箭,自己坐在椅子上,手持兩個大風箏,令人點火,試圖利用火箭的推力和風箏的升力升空。萬戶驚人的膽略和非凡的預見,為后人進入太空打開了思路。為紀念這位世界上第一個利用火箭推力飛行的先驅者,人們將月球背面的一座環形山命名為“萬戶環形山” 以上的是在月球背面的以中國人名字命名的環型山。 月球上,月面坐標為6。7S,87。8E之處,有一座以“高平子”命名的環形山。這就是在月 球正面唯一一個以中國人名字命名的環形山。 。

熱心網友

石申環形山、張衡環形山、祖沖之環形山、郭守敬環形山

熱心網友

應該是5座:有5座環形山是以中國人的名字命名的,它們是石申、張衡、祖沖之、郭守敬和萬戶。前4位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天文學家,萬戶則是明朝的一位官員,是世界上第一個以身嘗試用火箭飛行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