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道生物題

熱心網友

  人體的每一塊骨頭都是由骨膜、骨質和骨髓三部分組成的。  骨膜結構致密,覆蓋在骨的表面,它里面有血管和神經。  骨的主要部分是骨質,骨質的外層十分致密,叫骨密質。骨質的內層較疏松,像海綿一樣,叫骨松質。因為骨密質和骨松質的同時存在,所以骨頭又堅又硬又輕巧。  骨密質呈白色,大部分集中于骨干。  骨松質里面有紅骨髓,大部分集中于骨端。   骨的中央是骨髓腔,胎兒和幼兒的骨髓是紅色的,叫紅骨髓,具有造血的功能。5歲以后,四肢長骨的骨髓造血功能逐漸減弱;成年之后,長骨骨髓里的脂肪組織增多,骨髓變成黃色,失去造血機能,這種黃色的骨髓就叫黃骨髓。  紅骨髓上布滿了各種造血細胞,它們會長成紅細胞、白細胞和血小板等。  成年人的紅骨髓主要集中在長骨的兩端、不規(guī)則骨和扁狀骨的骨松質內。  在人體大量失血的情況,黃骨髓會自動轉化為紅骨髓,恢復造血機能,以保證血液的供應。  醫(yī)生通過骨髓穿刺的方法,抽取骨髓來診斷一些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