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心網友
營養學家告訴我們,均衡營養有三大基本營養素:蛋白質、碳水化合物、脂肪。此外還有維生素、礦物質、纖維素等。通常將以下9種營養素列為必需的營養素,其主要的食物來源是: 1。 蛋白質:禽、肉、魚、豆類、蛋、奶酪、果仁、瓜籽等。 2。 碳水化合物(糖):谷物、土豆、玉米、干豆、糖等。 3。 脂肪:食油(包括奶油、人造黃油等)、肥肉、香腸、果仁、瓜籽、花生等。 4。 維生素A:動物肝臟、胡蘿卜、番茄、白薯、綠葉蔬菜、奶油等。 5。 維生素C:菜花、柑桔、番木瓜、芒果、草莓、卷心菜、土豆、番茄、綠葉蔬菜等。 6。 維生素B1:瘦肉、果仁、粗糧、主副食營養品(如粗面包、強化麥片)等。 7。 維生素B2:動物肝臟、牛奶、酸乳酪、綠葉蔬菜、粗糧、糧食制品等。 8。 鈣:牛奶、酸乳酪、沙丁魚、帶骨大馬哈魚、肉卷、蔬菜、芥茉、蘿卜葉等。 9。 鐵:牛羊肉、動物肝臟、綠葉蔬菜、干豆、青豆、粗糧糧食制品等。 均衡營養最有益健康。一般來說,日常每餐應以50 %的五谷為主,其中包括大米、小米、玉米、面粉以及馬鈴薯等;蔬菜、水果約占20 %,其中蔬菜為3/4、果類1/4;豆制品含有豐富的蛋白質、維生素,應每天都吃,約占攝入總量的15 %;肉蛋類,包括魚肉、雞肉、豬肉(瘦肉)、牛肉、雞蛋,約占攝入總量的5 %;余下的10 %最好以乳制品、脂肪及糖分為主,種子及硬殼果,可以提供有益的脂肪,蜜糖和未精煉的蔗糖則是最佳含糖食品。 從以上各種營養的來源可以看出,人體必需的營養素要通過各種各樣的食物,廣吃兼收才能得到。因此,每日的主食除了細糧外,最好吃點雜糧(如薯類),副食要有葷有素,素菜保證有一半是綠葉菜,有條件者應補充奶類和水果。這樣,做到飲食多樣化、不偏食,就容易得到全面均衡的營養。 當然,不偏食也不是絕對的,如強腦力勞動者可通過食物來補腦,適當多吃些牛奶、雞蛋、動物的心、肝、腦等動物類食品,它們需含有蛋白質、必需氨基酸、磷脂、鐵和鈣、磷、維生素等,對大腦的發育和保健有重要意義。植物中也有健腦食品,大豆、玉米當為首選,大豆富含植物蛋白,玉米富含脂肪和鈣、磷、鐵等無機鹽及谷氨酸,它們具有促進腦細胞進行新陳代謝的作用。另外,棗和核桃等果品也含有很高的蛋白質、糖和磷等,能滋補大腦。 對美容來說,食物的作用也很大,如多吃含維生素A的食物能潤滑、強壯皮膚功能,防止干燥現象發生;多吃含維生素B的食物有防止便秘、安定神經和加強心臟的功能;多吃維生素C的食物可保持肌膚潤滑和彈性,防止衰老和壞血病發生等等。 。
熱心網友
7分素3分葷。另外吃適量的粗糧。
熱心網友
要吃雜食 盡量在一天里吃的東東的種類要多一些 越多越好
熱心網友
曾在一份報紙上看過,一個人天應吃三十種以上的食物,才會得到全面營養。
熱心網友
潤肺的東西要多吃呀。
熱心網友
冬季合理飲食--------------------------------------------------------------------------------2004-10-10 9:50:03 冬季,氣候寒冷,陰盛陽衰。人體受寒冷氣溫的影響,機體的生理功能和食欲等均會發生變化。因此,合理地調整飲食,保證人體必需營養素的充足,對提高老人的耐寒能力和免疫功能,使之安全、順利地越冬,是十分必要的。 首先應保證熱能的供給。冬天的寒冷氣候影響人體的內分泌系統,使人體的甲狀腺素、腎上腺素等分泌增加,從而促進和加速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三大類熱源營養素的分解,以增加機體的御寒能力,這樣就造成人體熱量散失過多,因此,冬天的營養應以增加熱能為主,可適當多攝入富含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的食物。對于老年人來說,脂肪攝入量不能過多,以免誘發老年人的其它疾病,但應攝入充足的蛋白質,因為蛋白質的分解代謝增強,人體易出現負氮平衡。蛋白質的供給量以占總熱量的15~17%為好,所供給的蛋白質應以優質蛋白質為主,如瘦肉、雞蛋、魚類、乳類、豆類及其制品等,這些食物所含的蛋白質,不僅便于人體消化吸收,而且富含必需氨基酸,營養價值較高,可增加人體的耐寒和抗病能力。 冬天,又是蔬菜的淡季,蔬菜的數量既少,品種也較單調,尤其是在我國北方,為是以科學為研究對象的一個哲學部門,類似于法哲學、政,這一現象更為突出。因此,往往一個冬季過后,人體出現維生素不足,如缺乏維生素A、維生素B,特別是缺乏維生素C,并因此導致不少老人發生口腔潰瘍,牙齦腫痛、出血,大便秘結等癥狀。其防治方法,首先應擴大食源,冬天綠葉菜相對減少,可適當吃些薯類,如甘薯、馬鈴薯等。它們均富含維生素C,紅心甘薯還含較多的胡蘿卜素。多吃薯類,不僅可補充維生素,還有清內熱、去瘟毒作用。此外,在冬季上市的大路菜中,除大白菜外,還應選擇圓白菜、心里美蘿卜、白蘿卜、胡蘿卜、黃豆芽、綠豆芽、油菜等。這些蔬菜中維生素含量均較豐富。只要經常調換品種,合理搭配,還是可以補充人體維生素的需要的。 冬季的寒冷,還可影響人體的營養代謝,使各種營養素的消耗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老年人由于消化吸收和體內代謝因素的影響,往往易缺乏鉀、鈣、鈉、鐵等元素,再加上冬季人體尿量增多,使上述無機鹽隨尿液排出的量,也更增多,因此,應及時予以補充。可多吃些含鈣、鐵、鈉、鉀等豐富的食物,如蝦米、蝦皮、芝麻醬、豬肝、香蕉等。如有鈉低者,做菜時,口味稍偏咸,即可補充。 冬季飲食注意事項?--------------------------------------------------------------------------------2004-10-10 10:09:58 (1)養成定時定量進餐,不暴飲暴食的習慣。 (2)冬天氣候寒冷,不宜吃生冷食物,應食熟食,尤其是老人、小孩,更應吃熟食熱食。因為生食冷食不消化,會損傷脾胃。 (3)忌食苦寒的食物,因為苦味之物能泄,易傷陽氣,擾亂閉藏之氣,有損脾胃;大寒之物,易引起泄瀉;但也不宜大熱的食物,因為多吃大熱的食物,易生內熱,熱傷胃陰,也會損害脾胃的。 (4)忌飲烈酒,冬天可適當飲低度酒,最好飲葡萄酒。但只能少飲,多飲有傷脾胃。 (5)可用山楂10克,淮山藥10克、大棗肉10克,生姜5克,橘皮5克,綠茶6克,開水沖泡,飲用。 (6)按摩:每次用手掌面在腹部按順時針方向按摩20次。飯后1小時后摩腹,多取坐位,有助于消化吸收;臨睡前摩腹,多取仰臥位,可以健脾胃,幫助消化,并有安眠作用。 新春佳節巧飲食--------------------------------------------------------------------------------2004-10-10 10:05:20 佳節飲食怎樣才能安排得平衡合理、益于健康呢? 品種巧搭配 菜肴品種繁多是春節飲食的特點。在安排節日飲食時,應該在注重色、香、味的前提下,力求葷素搭配,涼熱調理,干稀中和。 肥膩少而精 春節膳食肥而膩是傳統特點,現代飲食方式應力爭改變大魚大肉集中食用的習慣。葷食的選擇應少而精,制作要淡而美。如肉食應選擇平時不常吃的兔肉、豬蹄、雞爪等,既新鮮可口,又美容健身。魚肉的制作要以清蒸為主,少用油炸,取其清淡,突出鮮味,促食欲,保營養。 零食要適度 零食豐富是節日生活的另一突出特點。由于正餐飲食多以豐盛油膩為主,所以零食應巧選擇,以開胃、降火、祛燥為主。少 吃花生、瓜子、糖果、巧克力等食品,梨、香蕉等開胃通便的水果可有意選吃,話梅、薄荷等糖果可適時品味。 酒少茶可清 喜慶佳節,少不了飲酒助興。但是切不可興奮過度就開懷暢飲,因飲酒過度容易誘發疾病,甚至釀成悲劇。飲茶增味添趣,益于身心,尤其是豐盛的佳肴之后,消茶一杯,促進消化,口爽心暢,其樂無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