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心網友

急、慢性膽囊炎,目前皆以切除膽囊療效最好。   1.非手術療法亦可作為術前準備,包括:a.臥床休息、禁食、腹脹者胃管減壓;b.補液,糾正水、電解質與酸堿平衡失調;c.解痙止痛;d.靜脈聯用有效抗生素,如慶大霉素、氨芐青霉素、氯霉素、先鋒霉素等;對80%-85%的早期病例有效。   2.手術療法   a.急性膽囊炎:一般主張經12~24小時積極的內科治療,待癥狀緩解再擇期手術...

熱心網友

急、慢性膽囊炎,目前皆以切除膽囊療效最好。   1.非手術療法亦可作為術前準備,包括:a.臥床休息、禁食、腹脹者胃管減壓;b.補液,糾正水、電解質與酸堿平衡失調;c.解痙止痛;d.靜脈聯用有效抗生素,如慶大霉素、氨芐青霉素、氯霉素、先鋒霉素等;對80%-85%的早期病例有效。   2.手術療法   a.急性膽囊炎:一般主張經12~24小時積極的內科治療,待癥狀緩解再擇期手術。   b.慢性膽囊炎:無論有無結石,因膽囊已喪失功能,且為感染病灶,均應擇期手術切除。 膽道疾病與飲食有密切關系,故飲食治療具有重要意義。   可給予低脂肪高碳水化合物的流質食品,如藕粉、米湯、果子水、蔬菜水、蜂蜜水等;少食多餐;禁用動物的腦、肝、腎及蛋黃、魚籽等,不用油炸食物、肥肉等。忌飲酒、濃茶、咖啡及含粗纖維素多的蔬菜和水果。   急性發作期應禁食,需輸液,所以必須住院治療。慢性膽囊炎的飲食應按以下原則處理:①大量飲水,以便稀釋膽汁,減少濃膽汁對膽囊壁的刺激;②低脂肪、低膽固醇的食物,避免食用動物的內臟及蛋黃、魚籽等,也不宜吃油炸的食物及肥肉;③忌食刺激性食物。 1)膽囊炎在急性發作期,忌食油炸、煎的食物,忌食蛋類、肉湯及飲酒;進食應限于低脂肪、低蛋白、少量易消化的流食或半流食,隨著病癥的消退可逐漸加入少量脂肪及蛋白食物,如瘦肉、魚、蛋、奶和水果及鮮菜等。   (2)慢性膽囊炎患者,平日進食應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為主,應進大量飲料(1500~2000ml),以稀釋膽汁。每2~3小時進食1次,以刺激膽汁分泌。吃易消化的蛋白質,每天50g。勿吃動物腦、腎、蛋黃、油炸食物、辛辣品。   (4)膽囊炎、膽石癥患者,在飲食規律方面,宜定時定量,少吃多餐,不宜過飽。在飲食結構上,嚴格控制脂肪和含膽固醇食物,如肥肉、油炸食品、動物內臟等,因為膽結石形成與體內膽固醇過高和代謝障礙有一定關系。不可飲酒和進食辛辣食物,宜多吃蘿卜、青菜、豆類、豆漿等副食。蘿卜有利膽作用,并能幫助脂肪的消化吸收;青菜含大量維生素、纖維素;豆類含豐富的植物蛋白。此外,還應補充一些水果、果汁等,以彌補炎癥造成的津液和維生素的損失。   (5)膽囊炎、膽石癥患者 一般宜進低脂肪、低膽固醇飲食。肥肉,油炸食品,含油脂多的干果、子仁類食物及蛋黃,動物腦、肝、腎及魚子等食品均宜嚴格控制。平時飲食亦應進易消化、少渣滓食物以避免產生氣體。一切酒類、刺激性食物、濃烈的調味品均可促進膽囊收縮,使膽道括約肌不能及時松弛,造成膽汁流出,從而使膽囊炎急性發作,所以均應避免。急性發作時宜予低脂、易消化半流食或流食;重者應予禁食、胃腸減壓及靜脈補液。   膽囊炎、膽石癥及術后病人少吃油膩,并不是不吃含油食物。有的人長期做菜不放油,結果導致嚴重的脂肪缺乏,脂溶性維生素減少而患糙皮病、夜盲癥、角膜干燥等。正確的做法是,在不發病時適當食用植物油如茶油、菜油、麻油等,不但可以補充人體需要,還有利膽作用。但應避免進食過多的油膩食物。膽囊術后1—2年可逐漸改為正常飲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