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我國現在的狀況是不是需要發動一場能夠控制范圍的戰爭。一是可以增加民族凝聚力,二是可以帶動經濟(前提是必須在控制范圍內,失去控制就會勞民傷財了)三是可以在國際造成震懾力。

熱心網友

觀點: 1,我認為從能控制的戰爭正面作用來看作用很多,簡單來說我想應該包括:一,提高國家政治地位;二,提高國家綜合經濟實力;三是提高國民的民族自信心;四,轉移國內矛盾;五發戰爭財等。 2,戰爭的根本特點是其破壞性,是矛盾的最后解決方案。要有生命的付出;要耗費大量的國家經濟和先進的技術資源;要破壞自身和別國存量和淺在資源,所以誰都不希望發生戰爭。  3,戰爭是政治的產物,戰爭的發生與政治特定的戰略目的有關,如果國家把你的觀點作為基本戰略目標,他會做的,同時他也會根據自己的實力來推測目標的可實現程度,從而一方面提高自己的實力以達到戰略目標,另一方面對自己的戰略目標進行調整以適應環境變化能力。  4,建國至今實現祖國統一一直是我國的一項主要政治訴求,但到現在臺灣問題還是沒有解決,所以我國提出“一國兩制”和萬不得已武力解決的方案正是基于上述原因的。  所以本人認為,是否發動一場能夠控制的戰爭應按下述標準進行分析  1,是否符合國家戰略規劃;  2,是否能夠打贏這場戰爭;  3,這場戰爭所帶來的政治和經濟利益是否遠高于付出的代價;  4,是否還有比通過戰爭能達同樣目的的其它辦法。  以上是我的一點淺見,目的是拋磚引玉,敬請指教!。

熱心網友

不能

熱心網友

發動戰爭不是簡單的事情,不是你想控制范圍就可以控制的。以美軍如此強大的軍力和經濟實力還深陷阿富汗和伊拉克戰場,中國軍隊可以從容控制戰爭范圍嗎?戰爭是政治的延續,也是遠在“不戰而曲人之兵”之后的下策。如果從政治外交經濟途徑可以達到的目標,沒有必要動用軍力。何況,戰爭目標是誰?美國日本……我們現在肯定打不動(我指主動進攻);臺灣……在美日的協防下,現在打也很難控制局面,不是時候;南亞小國……給美日以中國威脅的口實,而且對中國沒有太大好處,何況可以通過政治經濟達到不戰曲人兵的目的;印度……我西南目前邊境易守難攻正是我國的天然屏障,真正過了這條邊境就到了印度平原,利于印度調遣兵力而我后勤很難補給,沒有勝算;其他國家……朝鮮?不是吧?難道是俄羅斯不成?!其實我國目前最好的方針是鼓動俄羅斯支持伊朗和美國對抗,緩解朝鮮壓力同時在中東地區給美國埋個地雷,而我可以通過軍火和秘密技術交易坐收漁利;等美國發覺伊朗已經啃不動的時候再回頭想對付朝鮮,朝鮮已經“自行”完成了核武器的小型化可以導彈發射了,雖然距離很近(300km以內)精度很差(50m),但是美軍就已經不敢親自趟這個渾水了。至于臺灣,呵呵,在鼓動韓國和日本對抗的同時,我們就可以收復啦,或者臺灣的領導人聰明一些,自行回歸更好。

熱心網友

您是不是最近生活壓力比較大啊~~~~~~~~~~~~~~稍安勿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