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太太現在是懷孕29周了,從兩周前開始計胎動。大致的情況為:早晨20多下,中午20多下,晚上臨睡前一般在40次以上。按專家的計算方法,12個小時大約為300多下。這正常嗎?胎動過頻是否有益無害?胎動是多多益善嗎?

熱心網友

懷孕18~20周時,孕婦自己可以感到胎動。據婦產科專家學者觀測,正常明顯胎動每小時不少于3~5次,12小時明顯胎動次數約30~40次左右。只要胎動有規律,有節奏,都說明胎兒發育是正常的。  一般來說,在妊娠6~8個月,胎動的次數最為頻繁,活躍時一日可達數百次;臨床足月生產前,由于胎頭下降到骨盆,胎動次數相對減少;過期妊娠時胎動次數更少。  另外,胎動在同一天中的不同時間里次數也有變化,一般夜...

熱心網友

懷孕18~20周時,孕婦自己可以感到胎動。據婦產科專家學者觀測,正常明顯胎動每小時不少于3~5次,12小時明顯胎動次數約30~40次左右。只要胎動有規律,有節奏,都說明胎兒發育是正常的。  一般來說,在妊娠6~8個月,胎動的次數最為頻繁,活躍時一日可達數百次;臨床足月生產前,由于胎頭下降到骨盆,胎動次數相對減少;過期妊娠時胎動次數更少。  另外,胎動在同一天中的不同時間里次數也有變化,一般夜晚胎動次數較多,清晨時較少。胎動還受到很多因素的影響,如與羊水量、聲、光、煙、酒、鎮靜藥物、孕婦的情緒變化等都有密切關系。  胎兒在子宮內生長發育的營養來源是母體血液,通過母體子宮內壁附著的胎盤及與之相連的臍帶來進行母子間的營養物質、氧氣和代謝產物的交換。胎動正常,表示胎盤功能良好,輸給胎兒的氧氣充足,胎兒在子宮內生長發育健全。  如胎動在12小時內少于20次或每小時少于3次,則預示著胎兒缺氧,小生命就可能受到嚴重威脅。  當胎盤功能不足,胎兒臍帶異常,如臍帶過短或過長、臍帶繞胎頸或胎體、臍帶打結、扭轉等均可使胎兒血液供應受阻,導致胎兒缺血、缺氧、宮內窘迫。  在缺氧的初期,往往胎動次數增多,胎兒因缺氧而變得躁動不安。此時,孕婦自覺胎動極其活躍,甚至因胎兒在子宮里“鯉魚打挺”無法忍受。當胎兒在宮內缺氧繼續加重時,胎動會逐漸變弱,次數減少,有人把這種現象稱是“胎兒危險先兆”。  若此時仍不采取相應搶救措施,胎兒便會出現胎動消失,甚至胎心消失,心跳停止而死亡。  從胎動消失到胎兒死亡,一般在12~48小時左右,多數在24小時左右。因此,孕婦一旦發現胎動異常,應立即去醫院婦產科檢查治療,往往可以使胎兒化險為夷。  測胎動最好每天早晨、中午、晚上各測一次,每次連續計數1小時,再次3次的計數之和乘以4,便可推算出12小時的胎動次數。測胎動時,最好取左側臥位,全神貫注,平心靜氣地體會胎動次數,每動一下,就在紙上畫一道。  在產前檢查時,將胎動記錄提供醫生做參考。孕婦如能注意觀測胎動,就可以監護胎兒安危,發現異常,及時處理,以保胎兒安全出世。 日期:2005-2-17

熱心網友

目前國內外均采用12小時胎動計數,即早、中、晚固定時間各測1小時胎動數,3次相加總數乘以4,即為12小時胎動數。一般要求12小時胎動在20次以上為正常。孕媽咪要及時掌握自己的寶寶在宮內的生活習慣,發現有不正常情況,應咨詢產科醫生,以了解寶寶在宮內有何不適并給予及時處理。  孕媽咪妊娠18~20周開始感覺胎動,此時胎動微弱,有時不易與腸蠕動區別。其實,在胚胎期胎兒就有活動,只是活動微...

熱心網友

目前國內外均采用12小時胎動計數,即早、中、晚固定時間各測1小時胎動數,3次相加總數乘以4,即為12小時胎動數。一般要求12小時胎動在20次以上為正常。孕媽咪要及時掌握自己的寶寶在宮內的生活習慣,發現有不正常情況,應咨詢產科醫生,以了解寶寶在宮內有何不適并給予及時處理。  孕媽咪妊娠18~20周開始感覺胎動,此時胎動微弱,有時不易與腸蠕動區別。其實,在胚胎期胎兒就有活動,只是活動微弱不能察覺,29~38周胎動最活躍,至足月略有減少。  胎兒也具有“生物鐘”習性,晝夜之間胎動次數也不同、一般早晨活動最少,中午以后逐漸增加。晚6點至10點胎動活躍。胎動有靜息(清醒~睡眠)周期交替,在活躍期有胎動,胎動時胎心率加速,在靜息期無胎動,胎心率減慢。活躍期與靜息期一般持續20分鐘,也可長達40分鐘。如靜息期延長到l小時以上,提示胎兒已有危象,故測胎動應達1小時。妊娠后期胎兒有自己的醒~睡規律,且在晝夜之間次數、強弱也有一定的規律。 《母子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