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話,大家都知道,是以北京話為基礎改良創制的一種通用語。但北京作為中國政治中心還沒有千年的歷史,普通話到底是什么時候形成的呢?
熱心網友
“普通話”一詞,是朱文熊于1906年首次提出的,后來瞿秋白等也曾提出“普通話”的說法,并與茅盾就普通話的實際所指展開爭論。經“五四”以來的白話文運動、大眾語運動和國語運動,北京語音的地位得到確立并鞏固下來。 新中國成立后,1955年舉行的“全國文字改革會議”上,張奚若在大會主題報告中說明:漢民族共同語早已存在,現在定名為普通話,需進一步規范,確定標準。“這種事實上已經逐漸形成的漢民族共同語是什么呢?這就是以北方話為基礎方言,以北京語音為標準音的普通話。”“為簡便起見,這種民族共同語也可以就叫普通話。” 1956年2月6日,國務院發布的《關于推廣普通話的指示》中,對普通話的含義作了增補和完善,正式確定普通話“以北京語音為標準音,以北方話為基礎方言,以典范的現代白話文著作為語法規范”。“普通話”一詞開始以明確的內涵被廣泛應用。
熱心網友
一直都有不過是建國后要求我們都要
熱心網友
解放初期
熱心網友
建國后不久,可能是51年(記不準)在政務院(后來的國務院)的會議上確定的。52年就向全國推廣普通話了。小學校就是那時開辦拼音教語文課的。
熱心網友
(普通話,大家都知道,是以北京話為基礎改良創制的一種通用語,)不對,應該是以 北方.......看過解放前的電影嗎。電影演員說的是國語,現在臺灣還是這樣叫吧。普通話應是在此基礎山發展而來,普通話的確立好像是1955年。
熱心網友
建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