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心網友
中國海軍若真要反航母,那么以艦載導彈攻擊確實是一種冒險的行動。因為戰斗群過于龐大,且面對美國航母大量的艦載機部隊能不能萬無一失的防住也是個問題。打航母不是小事,美國海軍過于強大,和美國對抗,中國必須最大限度的保存自身實力,不能一仗之后就什么都消耗掉了,那樣注定會失敗。因此,在打航母這一重大舉措上應該使用隱蔽靈活的武器/戰術,該用什么就用什么,不要過分貪圖利潤,其實打航母也不一定硬要擊沉他,哪怕是一小部分的創傷,讓他修個半年八個月的,這和擊沉又有什么區別。以下幾個方法,主要是從潛艇、無人機、戰術導彈等方面著手: 現在美國航母反潛能力和反魚雷能力較差,而潛艇的隱身和攻艦能力卻在增強:不少潛艇的安靜性越來越好,探測能力越來越高,不僅反潛能力有所增強,而且打擊大中型艦艇的手段也越來越多。特別是90年代以來,隨著高新科技廣泛應用于潛艇,使潛艇對航母的威脅明顯增大。攻擊核潛艇都攜帶大量的潛射反艦導彈和魚雷,如果數艘潛艇同時從不同方向接近航母編隊,只要有一兩艘突破反潛警戒圈,到達攻擊陣位,突發數枚導彈或魚雷,航母非死即傷。 按常里來說,一艘大型航母的反潛兵力配置通常由艦載反潛機、核動力攻擊型潛艇、反潛直升機,以及反潛導彈和魚雷等來實施防御。由遠程固定聲納監視系統、偵察衛星提供情報保障。由岸基反潛巡邏機等提供支援。但是,隨著戰略任務的調整與變化,各國尤其是航母戰斗群中的反潛兵力有削減的趨勢,如美國航母部分艦載S-3B反潛機減少了反潛裝備,增加了反艦裝備。有的S-3B還被改裝為空中加油機,以彌補對岸攻擊能力,由于減少了反潛武備的攜載,因而其反潛作戰能力有所下降。此外,航母的護航艦只數量也日趨減少。冷戰期間,1個美國航母戰斗群的周圍護航艦只多在10艘以上,而現今已降為6-8艘,且專用的反潛艦只越來越少,比如佩里級、斯普魯恩斯級的大量退役,而新造的伯克級又是以防空為主,在反潛能力上遠遠比不上以前的專用艦艇。這就給予了潛艇一個絕佳的突襲空擋。在潛艇突襲當中,由以狼群戰術的作戰能力最佳。目前,中國擁有2-4艘核潛艇、4艘引自俄羅斯的基洛級常規潛艇、12艘自制宋級、19艘明級潛艇以及約30艘左右的R級潛艇。在數量上,完全能滿足一次性發動2波次狼群戰術的需要,戰時只看能不能達到預定效果了。 中國向來十分重視空中對海攻擊能力,以空對空作戰被證實是最佳的反航母手段之一,二戰時期美日兩國的太平洋之爭為咱們提供了許多鮮明的列子。作為一支以空中突襲為主的部隊,她擁有更好的隱蔽性,更快的速度、突防性能和作戰手段。用空中戰斗機來偷襲航母戰斗群的好處就是戰機飛行速度快,機動性好,能出奇不備的對航母發動攻擊。理想的進攻環境有很多,比如利用航母戰斗群進行海上補給時(此時艦載機無法起降),或航母艦載機放飛或回收時(此時航母航向、航速比較穩定,需要低速航行,機動受限,艦載機無法作戰)予以突擊。利用夜間能夠完成起降的飛行員數量少,甲板彈射、回收飛機的時間要比白天長的時機,進行打擊。利用航母艦載機一般只能在6級以下海況起降的條件,且對起降時的能見度要求高,而已方岸基飛機能起飛的時機,給對方航母以意想不到的打擊。只要信息技術應用得當、戰術運用靈活、適當根據條件隱蔽自己,即便是再落后的戰斗機,也能出其不意的對航母編隊實施致命的打擊。 比如2001年當美國在亞洲地區惟一的一艘常駐航母"小鷹號"在日本海域舉行軍事演習期間,多架蘇-27和蘇-24戰斗機就先后數次成功突破航母和保衛艦群防空預警雷達的探測,出其不意地掠過"小鷹號"上空,對其進行偵察拍照,如果這是在打仗,那么美國的航母早已被擊沉了。其中蘇-24戰斗機的性能并不先進,為上世紀70年代初期服役的老舊戰機,是俄羅斯空軍正準備淘汰的裝備。中國戰機中比蘇-24先進的多的是,不愁沒家伙使,能運用的空中打擊平臺也較多,如轟炸機、強擊機、水上飛機、巡邏機和戰斗機轟炸機,型號有轟-6、蘇-30、FBC-1、水轟-5等。其中引自俄羅斯的蘇-30MKK型戰斗機是一種專用型反艦攻擊機,戰時能一次性掛載4枚KH-31H/C-802型超音速反艦導彈對敵艦發動襲擊。該導彈采用沖壓發動機,具有發射后不用管的能力。配備有主/被動雷達制導尋的頭,導彈發射后先以慣性制導,在進入終端制導階段后開啟主動雷達尋的頭,推測整合有慣性輔助系統,彈載計算機可記憶敵方雷達座標,即便目標雷達緊急關機也能準確命中。此外該還具有強大的抗干擾能力,可以在復雜的電子戰環境下作戰。導彈發射時先啟動固體火箭助推器,當速度到達 1。8 馬赫時再點燃沖壓發動機,并加速至3馬赫巡航速度,射程在5-200公里左右,配備90公斤重的高爆破片彈頭,據說1枚足以重創8000噸以上的油船。中國目前已訂購了28架蘇-30MKK型戰斗機,主要部署在南京軍區某基地,戰時一旦美國航母闖進海峽,這批蘇-30定會首當其沖的對航母發動攻擊。而中國自己設計FBC-1戰斗轟炸機也很適合執行反航母作戰,因為該機本身就是為反艦量身定做的,擁有很優異的突防、進攻能力,雖說性能不比蘇-30強,但并不影響他的戰斗力,因為該機同樣可掛載4枚射程200公里的C-803型反艦導彈執行超視距對海作戰而無須為自身的安全擔憂。預計到2006年,中國將擁有128架左右的蘇-30戰斗機、24架FBC-1戰斗轟炸機、48架FBC-1A戰斗轟炸機和約200架殲-11戰斗轟炸機組成的龐大海軍航空兵部隊。戰時這批飛機一但投入使用,將能同時發射1400枚左右的遠程反雷達或反艦導彈,這種空前規模的打擊力量,對美國的航母編隊來說簡直就是個僵夢。 無人機反航母也是中國最新研究起來的一種海戰戰術。由于美國航母戰斗群外圍有F-14、F-18等世界一流的制空的戰斗機,內層還有"宙斯盾"、"標準"導彈、"密集陣"系統等,對空戰力十分強大。此時若出動大量先進昂貴的有人駕駛戰機,即使突破其防線,損失也較大,而此時的無人機就派上了用場,無人機具有價格低、隱蔽性好、航程高、無人員傷亡的特點。往往能出奇不意的對敵實施偵察、攻擊和干擾,是一種效費比非常高的武器。中國擁有門類繁多的無人機系列,性能不一,非常適合執行此類作戰。戰時中國可以運用轟炸機或殲擊轟炸機攜帶多架無人機,隱蔽飛行到無人機投放到距航母戰斗群一定距離的空域,模擬機群編隊,可使敵判斷失誤,分兵予以抗擊,那么中國的攻擊兵力就可乘虛而入,對航母實施猛烈的打擊。而由戰斗機改裝而來的無人機使用效果最佳,因為該機無論是在體積、速度、各項探測指標上都十分接近真實戰斗機的水平,更能誘導航母戰斗群判斷失誤。假設中國一次派遣20架由戰斗機改裝而來的無人機去突防航母,那么美國就必須起飛十幾架左右的飛機或幾艘驅逐/巡洋艦去攔截,按2枚導彈對付1架飛機來算,擊落20架無人機就需要40枚左右的空空導彈,而且還不可能發發命中。雖說無人機不能對航母造成重大損傷,但可以大量消耗航母的彈藥基數,減少己方反艦導彈被攔截的概率,增強導彈打擊效果。此外還可遠距離對航母的戰術數據鏈通信實施"噪聲"壓制干擾,造成其數據丟失、混亂,反應時間延誤,從而破壞其指揮、控制和通信能力等等。目前中國有大量等待退役的殲-6、殲-7早期型戰斗機,只要在這些飛機上裝備一些簡易的飛行控制系統和電子干擾吊艙,就可以變成一架架性能優異的無人駕駛機。 彈道導彈攻擊:上述幾中打擊方法都是在美國航母已經入侵我國領海的前提下實施的,不適合先發制人式的航母遠距離打擊。而彈道導彈則能很好的彌補這一缺陷。彈道導彈射程遠、速度快、威力大、不容易被發現,用他來打航母也是中國最近幾年來一直在努力研究的話題。過程是:先期探測到美航母的具體位置,探測手段可利用海洋監視衛星、電子偵察衛星、成像偵察衛星、超視距雷達以及無人偵察機等等,但使用單一的偵察設備不能滿足作戰需求,因此最好是綜合利用以上各種偵察手段,做到實時、準確地對目標進行監測和定位。通過海洋監視衛星系統和電子偵察、成像偵察衛星構成的其他偵察衛星系統,可完成對目標的偵察探測、識別和定位。盡管衛星偵察系統的定位精度較高,但衛星系統的實時性還較差,無法滿足戰時需要,因此可用于平時監測。當進入作戰狀態時,可將衛星系統監測到的目標位置信息通過通訊衛星傳給超視距雷達系統,由其對目標進行全天候的跟蹤監測,實時記錄目標的運動信息。由于超視距雷達定位精度較差,因此在準備發射飛行器前仍需要由衛星系統或無人偵察機等其他手段給出目標的精確位置,不斷修正超視距雷達傳給作戰指揮中心的目標信息。此時在發射單元中的飛行器已進行完初始諸元的裝訂,當最后的目標位置修正信息到達指揮中心后,立即傳給發射單元,用新的信息校正諸元,發射彈道導彈。剛升空的導彈或許會被美預警系統所探測到,但導彈一但沖出大氣層,艦用雷達就毫無用處了。而再入飛行時,彈道導彈的彈道一般都是垂直的,且下降速度非常快,少的十幾馬赫,高的二十多馬赫,加之其俯沖時地球引力所帶來的沖力,其打擊威力相當驚人,只要1枚命中,航母就很有可能報廢。但再入飛行器攻擊活動目標還要保證攻擊精度,按一艘航母300多米長來計算,精度必須控制在50米以內才能最大限度的發揮導彈攻擊效率。而通常的地地導彈的圓概率誤差都在100-300米左右,不能滿足反航母導彈精度的需要要,目前解決的方法主要是在彈頭上加裝末尋的導引頭,其原理類似于空空導彈上的導引頭,當飛行器再入大氣層后到達某一高度,主動雷達開機,對目標進行搜索、截獲、識別和跟蹤,并配合衛星、地面定位系統按制導規律做機動飛行,直至擊中目標。如果末尋導引頭過不了關,也可采取核彈頭的方法,其超強的殺傷威力使得導彈幾百米的誤差可以忽略不計,只要有一枚導彈落在航母編隊內,整個戰斗群就會全軍覆沒。 據美國最新情報顯示,中國目前還有另一種殺傷航母的方法,那就是用反坦克動能穿甲彈的彈芯材料制成彈丸,在彈丸表面覆蓋陶瓷隔熱層,由彈道導彈攜帶上千個彈丸在進入大氣層一定高度時釋放(這樣每個彈丸的隔熱層可以輕一些,散布也可以得到控制)。每一枚彈丸至少可以獲得6至8馬赫的速度,幾乎就相當于坦克炮的穿甲彈的炮口速度。在這個速度下,200多克的彈丸會有將近一兆焦耳以上的功能,足夠摧毀穿徹航母的飛行甲板,普通的軍艦可能會被從艦橋一直穿到船底。假設彈丸的重量是250克(加隔熱層),運載能力1噸的彈道導彈可以攜帶4000多枚,散市半徑如是200米(半數彈丸的命中半徑),二分之一半徑的平均彈丸密度可以達到大約0。014枚/平方米(70平方米/枚),一個典型的水面艦會可靠地被命中數枚,航母大概會被命中上百枚。數枚這種霰彈導彈集中向同一編隊發射,即使不能將編隊擊沉,也能使其喪失部分戰斗力而放棄軍事行動。彈丸的密度可以根據母彈釋放子彈的高度任意調整。典型的釋放高度應該在30千米以上,一般的攔截武器是很難直接攔截母彈的。攔截子彈就更難以想象。實際研制時可能會采用更小的彈丸,以艦上的艦載機和其薄弱部分為目標。這樣即可以可靠地使航母編隊暫時失去戰斗力,又不會對其造成致命打擊,在政治上可以獲得較大的回旋余地。中國目前比較有希望改裝成反航母子母彈的導彈大概是東風-21、東風31或巨浪-1、巨浪-2型。 水雷打擊:水雷具有易布難掃、隱蔽性強、破壞威力大、威脅時間長等特點,因而在今天和未來反航母戰斗群的作戰行動中仍會扮演重要的角色,發揮不可替代的作用。特別是現代水雷已逐漸走上智能化的道路,且采用了水雷與魚雷、導彈合為~體的技術,從而大大提高了它的使用價值和范圍。相比之下,目前各國海軍反水雷力量的發展相對滯后,獵掃雷能力均不理想。如果在航母戰斗群可能活動的海域布設下各種形式的水雷陣,將會給航母及其護衛艦只以足夠的威脅和打擊。通常,航母戰斗群中的艦艇數量多,噸位也較大,觸雷概率自然要比單艘。小噸位艦艇要高得多。即使采用一些非觸發式水雷,也會對航空母艦及其周圍的護航艦只產生撞擊振動效果;因為航母等代艦船上構普遍安裝有雷達、通信、電子干擾等電子儀器設備,精密度越來越高,而抗損傷能力卻越來越弱,所以無須直接命中,水中非接觸性爆炸就可能會對航母戰斗力產生很大的影響。由此可見,采用新舊水雷混用、虛實結合的水雷陣,不失為對付航母的有效、實用手段。特別是現代水雷逐漸智能化,且采用水雷與魚雷、導彈合為一體的技術,大大提高了它的使用價值和范圍。海灣戰爭中,伊拉克曾用二戰時期的陳舊錨雷重創了美國航母編隊中最先進的導彈巡洋艦"普林斯頓"號。而當時美國"特里波利"號兩棲攻擊艦也被水雷炸開了一個大洞。老舊的水雷尚且如此,更不用說采用了現代技術的水雷了。 電子站法:航母編隊中的C4I系統和艦載預警機是航母指揮、早期預警探測的主要支柱,充當航母耳目的作用。如果把C4I系統給打掉,那么航母便沒了指揮能力,飛機無法正常起飛。預警機的缺點是沒有有效的防御武器,一旦被戰斗機的空中反輻射導彈鎖定,將十分危險,干掉了預警機,航母也就變成了個瞎子。沒了電子戰飛機,航母編隊的整個指揮能力將遭受嚴重的打擊,所有電子系統都將無法正常工作。但中國在此方面的技術還需加強,估計等到和美國開戰的時候也還用不上,在此大家就先過過干隱算了。 航母畢竟是航母,其戰斗力還是比較完備的,不可能是你說怎樣就怎樣。在攻打航母上,單靠一種方法突襲美國航母編隊,成功率還是不太高的。從最近幾年來的中國反航母演習中我們可以看到,中國戰時反航母強調的是多方面相結合的打擊手段,也就是空中戰斗機、水面艦艇、潛艇、電子干擾一起運用,從各個方向連續不間斷地向航母發起導彈攻擊,讓航母應接不暇、手忙腳亂,其打擊效果將更好。可以說,憑借中國目前/或者2008年的海空軍力量,完全能同時抵抗來自2/4個方面的美國航母戰斗群,并在美方損失慘重的情況下,一定程度的保證自己不受大的創傷,這也是中國目前/未來的一個戰略目標。注意:以上為摘自互聯網文章,僅供參考。。
熱心網友
我始終 覺得 核潛艇 比較好 !你們覺得呢?其實我覺得航母 有什么了不起的!不就是一 大傻嗎? 我們中國可以用潛艇搞定它的.要相信自己國家的能力.
熱心網友
伙計,你說仍鉛球的國際冠軍能將5公斤的石頭仍到航母上嗎?你是不是沒見過航母??
熱心網友
奇襲!!!出其不亦,再配合間諜干掉丫的
熱心網友
用潛艇多方位攻擊分散航母的護航力量,之后用中遠程彈道導彈攻擊航母指揮塔,使其失去戰斗能力,再以海上力量進行總攻,徹底將其消滅。
熱心網友
潛艇,魚雷,現代級驅逐艦,還有俄羅斯的幫忙才能說的上完全有能力克住老美的航母,看來我們中國真的是沒俄羅斯不行了.
熱心網友
用彈道導彈達打航母
熱心網友
2炮的地對地導彈,命中1發即可徹底癱瘓任何軍艦。
熱心網友
20-30枚SS-N-22飽和攻擊就可以啦。
熱心網友
一,戰略策略:取立體的多元的作戰手段。二,作戰技術:取求精巧求速度求隱蔽求威力的技術武器裝備。三,實戰準備:取隱形小巧具大威力轟炸機并以數量優勢取勝;取隱形小巧具大威力 核潛艇并以數量優勢取勝;取隱形小巧具大功率破壞干擾敵方信息設 備的電子飛行器輔助作戰(可從航模獲得靈感)。四,思想準備:研究敵方知己知彼發揮中華兒女的聰明才智創造出以上所需,勝利一 定屬于正義勤勞智慧的中國人民!!! (以上實戰準備所指出的轟炸機和核潛艇均設計為無人駕駛型)
熱心網友
按照中國目前來講,用核導彈攻擊和使用核潛艇攻擊的可能性都不太大,因為大家都知道中國是奉行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而核潛艇則是中國的殺手锏,是用來報復性打擊用的,不會用到這里。按美國航母的戰斗力來看,我國最有可能用的就是從俄羅斯進口的現代級驅逐艦配合我國自行研制的導彈武庫艇可重創美航母。 現代級驅逐艦是目前世界較先進的驅逐艦,再配合六艘武庫艇,每艘艇可裝備6—12枚巨浪3形導彈,每枚導彈可裝備12枚彈頭(經改良后的)在這些導彈發射完之前可能會被美航母強大的火力摧毀3-4艘武庫艇但剩下的和一艘現代級驅逐艦足可已讓航母喪失戰斗力,這樣我們就可以已較小的損失拼掉一艘航母。
熱心網友
花了幾十億美圓收買美國士兵,叫他在航母上放C4,然后就"轟",全完了
熱心網友
好辦法,我建議向狗日的學習,先圍礁造島,然后用毛主席的農村包圍城市方法隔離航母
熱心網友
老美都知道孫子兵法,孫末也該把孫子兵法“與時俱進”一次了吧,好好學學啊!
熱心網友
我不知道啊
熱心網友
當然,那位說的有一定道理的 ,不過大家都知道我過的潛艇是世界一流的,并多次依次阻止了美國啊,所以說潛艇是一震懾啊 .在就是在中國近海我國二炮可以發揮足夠的震懾啊,在說在自己的家門前可以關門打狗啊,我過的許多先進武器幾人知曉.
熱心網友
航母是快百年前的產物,它看上去十分強大,每當美國發生戰事,他們的民眾首先問航母在哪里?但是無論什么武器都有它的不足。巡航導彈,戰斗機,核潛艇等等。重視高新武器,高科技的開發,才是最重要的。熟練武器使用也很重要。
熱心網友
中國的關鍵問題,不能一直想怎樣做好防守,我國的軍事戰略應該改成防守進攻型,我國也應該有自己的航母戰斗設施,(連印度這樣的國家都有好幾艘航母),這樣既可以遏制美國干預臺海事務,也可以鎮壓小日本的囂張氣焰,同時有利于南海地區,那些效果的野心,中國該是有自己的航空母艦了,在國際事務中不能老是已棄權原則。
熱心網友
要努力發展中國的軍工,要讓美國看到你的勢力而不敢和你較勁。
熱心網友
核彈是最直接的辦法,雖然說不首先使用核彈,但打起帳來也顧不了許多了。壓強在水中是等壓傳遞的,雖然慢了點但對于水中的船來說破壞力可比空氣中大的多,不過比航母逃得快多了第二種辦法就是常規打擊,有兩種--一是導彈胞合攻擊,象中國這樣的大國,導彈的數量是相當大的,只要能打到就行,不一定能打上,航母群靠護衛艦的防空攔截能力只能頂上二三十發,再多了就不行了另一個就是超級大炮--也就是能打到的火炮,因為炮彈是無法攔截的,而且數量大的驚人,發射速度極快,只要先發制人就沒有能跑的航母。第三種辦法就是潛載導彈水下發射,因為空中攔截需要一定時間,而水下發射的導彈一般距離較近,而且是移動(敵人不可能用衛星之類預先有所準備)的,一般無法攔截。由于航母非常容易受到攻擊,所以即使的無還擊能力的伊拉克也不敢把航母開的太近。在這種情況下在海面的布上水雷應該是一個好辦法
熱心網友
偷襲
熱心網友
潛艇,中國從俄羅斯買的潛艇就是防美的航母!!!!導彈,中國的導彈也還可以對美國來說對付航母還是可以的!!!!空軍,不是白吃飯的!!!!!!中國人民不是好欺負的!!!!
熱心網友
國家之間的戰爭是一場不僅僅是人與人之間生與死問題,而是一個國家興與衰、民族存與亡的問題。當別人打你并要你死的時候,你會怎樣?狗急了要跳墻,明知用拳頭打不過人家、明知不用刀自己會死的時候,你會有刀不用嗎?戰爭既然來臨,就沒有可怕的,不是你死就是我亡。我今天不打掉的的抓牙(航母),你明天依然會傷人,打掉了你,即使我斷了胳臂缺了腿也值。因為你不可以再害人,我還可以活,有何不樂?所以,既然原子彈可以用之殲滅為什么不用?只要能可以消滅航母的武器都應該用。
熱心網友
采用電子干擾,再進行突然進攻。
熱心網友
航空母艦并不可怕,也不應該把它神話.在戰列艦橫行的時候,航空母艦還才萌芽;在航空母艦橫行的今天,我們應該有發展的眼光看待未來的戰爭.例如新一代的----武庫艦.
熱心網友
用巡航導彈打航空母艦或潛艇如(中國的夏級核潛艇和094,093 等) 還有中國改良的飛豹A可以打航空母艦 等。必要的時候用中子彈
熱心網友
現代級裝備的日炙艦對艦就是專門對付航母的,不過對付一群航母看來只有核武器了。
熱心網友
有人說在臺海用核彈,那是不可能的,世界各國的政治輿論還不把中國給埋了?另外就是環境問題,我們是不是都不想活了,核幅射還不把中國人幾十年的計劃生育效果一下給我突出了?
熱心網友
肯定有,知識媒妁
熱心網友
不如發動中國人每人手持一塊重達5公斤的石頭,同時仍向航母群連群帶人都報廢得了
熱心網友
1;彈道導彈攜帶中遠程潛射反艦艇導彈攻擊。2:彈道導彈攜帶近程高速反艦艇魚雷攻擊。應該非常的有效
熱心網友
15級海嘯上海不也玩完了么?各位老鳥。請問印度洋的海嘯多少級?
熱心網友
據已經不是軍事機密的報道,我國在前幾次大規模軍演時已經把打航母作為重要的戰術內容,目前至少已有5套以上的打擊方案可供選擇。中國的防御目的主要還是在于威懾,讓美國的航母編隊望而卻步,至于是否予以擊沉,要看美國的干預程度、對我國主權安全的威脅程度以及外交環境的影響。
熱心網友
發展生物炸彈,潛艇狼群圍殲 退役飛機自殺轟炸 導彈飽和攻擊
熱心網友
算了吧中國遲早會自己早航母的
熱心網友
呵呵有啊!自殺式破航母群啊!反正中國那么多殲7之類的垃圾!還有那么多的'清官'呵呵!把官爺們去拉去訓練幾天飛行!就上啊!讓老美見識一下中國的殲7系列反航母導彈群!
熱心網友
我相信我國軍方在此問題上早有預案了,航母并不是沒有弱點,它只是一種戰略意圖,作戰實力怕不象美國所說的那樣強大,技術資料顯示,它的有效作戰半徑為500海里,也就是說它要用航母中國,就不得不停在我海岸線以外500海里以外,(甚至更遠)這樣它的作戰效能將大大將低,怕是地援臺灣都有問題,這也是我國發展500里制海權的主要原因。
熱心網友
早就有了,買俄羅斯的現代級不就是為了對付航母嗎?不然那么古老的艦型,要來干什么?!我估計就是研究他的“白蛉”。還有SU-30MKK,據說還要買圖-22M“逆火”,還有幾百枚DF對準臺灣呢(大多數部署在江西,這已不是什么秘密了),還有我們“撿”“戰斧”的技術研制出比美國佬先進的國產巡航導彈。哎!~~~~~太多了,只是不知道國家敢不敢用了?原子彈,中子彈就算了,我估計國家不會用的,除非美國、日本先用。
熱心網友
現在核潛艇能攜帶超大的高爆彈頭魚雷其爆炸時可以產生12-15級超大海嘯,航母戰斗群中小艦只都會沉沒,航母也不好說可能也沉沒(15級海嘯啊,什么沉不了)如果不沉,應該半小時內不能起落飛機,那他就爽了
熱心網友
直接拿大炮轟 沙鍋納悶大的炮彈 看他南門攔
熱心網友
打航母的方法就是用大量的硫酸向航母噴灑,反正有腐蝕的就成,這樣就能節約能源,資金.
熱心網友
有 原子彈+
熱心網友
幽默到極至!
熱心網友
溜上航母,把美國士兵都干了,航母就是咱們的了,省得自己制造,省錢又省力
熱心網友
超視距精準魚類:參照現代導彈技術和魚雷技術,在現代電子器件的扶助下,開發超遠程精準潛行魚雷,可由陸基、空基、海基發射,對大型艦艇及其艦隊實施遠距離精確攻擊會是非常有效的方法,而且是目前世界上首創的方法,短期內不會有好的防御辦法。建議國家秘密研究制造!!!!!!
熱心網友
以我軍現在的武器裝備條件,我個人認為最好的辦法是:在對臺灣采取軍事行動前,宣布在臺灣周圍海域進行為期2個月的核試驗,禁止所有一切船只通過,否則后果自負.如果美國航母戰斗群膽敢進入,便先警告我們正在核試驗,如果他們仍然冒進,我們就在其航母戰斗群前2公里處爆一枚3千萬噸級或億萬噸級核彈,利用核爆引起的海嘯自然就可以消滅所有的航母戰斗群,同時核彈產生的沖擊波也將美國水下的潛艇一同消滅!!!因為不是直接攻擊相信不會引起核戰爭的.或在其航母戰斗群進入我領域,便先警告我們正在核試驗,并聲明不經允許進入我領域將視為對我領土的侵犯,我國有權做出反擊,如果他們膽敢再進,就在其航母戰斗群上空1000米處爆一枚中子彈將其航母戰斗群電子設備全部推毀,再派戰機群殲滅之.
熱心網友
為了應付想象中的戰爭消耗,當年聶帥曾經下令將過時的戰機封存。因為元帥認為一旦戰爭爆發,有總比沒有好。我們大可以利用手頭資源進行改進,將其改為無人機。到時攜帶超音速反艦導彈進行突防、攻擊,或者作為誘餌引誘敵方發射防空導彈。霉菌再厲害,彈藥基數總是有限的。我們則可以保住珍貴的飛行員和先進的戰機進行第二波進攻。暢談天下軍事,關注中國國防。QQ:
熱心網友
用即將退役的戰斗機改裝成無人駕駛飛機,幾百架同時起飛,多方向轟炸航母群。用幾千艘魚船在上風施放煙幕,或進行電子干擾。
熱心網友
導彈,彈道導彈攜帶小的彈丸飽和攻擊,潛艇,電子干擾
熱心網友
我覺得人肉炸彈方法不可取,讓誰去呢,你去嗎?我有一個好辦法,讓海豚去,海豚的智商僅次于人,可以訓練一大批海豚,就像水足館里訓獸員讓海豚頂汽球一樣,讓它們識別目標,讓海豚背上高爆炸彈進行攻擊,再高技術的雷達也探測不出動物,就算探測出動物也不能隨便射殺,因為海里的動物太多了,誰知道哪個是真哪個是假。這一招肯定行。
熱心網友
行之有效而又可靠可以實施的方法就是---用中子彈!干他娘的!
熱心網友
潛艇\水面艦船\飛機\及巡航導彈四位一體攻擊.
熱心網友
我覺得還是上面還是上面提到的用彈道導彈攜帶小的彈丸來打航母有效,但是用彈道導彈價格太昂貴,能用普通的導彈發射就可以了,說簡單點的就象我們放煙花一樣把導彈發射出去到距航母一定的距離時突然釋放數百個或更多的小彈丸來攻擊航母艦隊,但是具體情況還是要軍隊的同志們把握,可以說應該是以后的發展趨勢,單一的導彈容易攔截和干擾,越是先進越容易攔截,我就不信你再厲害還能用電子干擾系統攔截我扔的手榴彈啊,先進的戰發要用但是土法子也要用.
熱心網友
還是人肉炸彈好.中國人都挺能的,且絕對精確制導.
熱心網友
發現航母群~就發射生化飛彈~讓他們變喪尸.喪失遠程戰斗力~然后^_^我們就...... --玩生化危機后感
熱心網友
最好能使對方起義,叛逃。整艘拿過來
熱心網友
說實話,行之有效而又可靠可以實施的方法是——沒有。但拿出我們的英雄大無謂精神,我們就有方法了。可以用飛機進行"自殺"性飽和攻擊。(注意:這里的"自殺"和日本的神風隊行為是不一樣的,并不是指用飛機撞,而是指以攻擊對手為第一目標,保護自己為第二目標的方法,以下相同。)用大量潛艇進行"自殺"性飽和攻擊。用導彈快艇進行"自殺"性飽和攻擊。(用快艇而不是驅逐艦,一是因為驅逐艦太貴太少,二是導彈快艇更快,三是導彈快艇目標更小更難攔截。當然,這三種方法都會死很多人。但人總是要死的嘛,反正中國人多,死一兩個不算什么。重要的是我們要知道他們為什么而死。死得值不值。象當年的"海空英雄"王偉我就覺得不值,政府和軍隊居然做樣子也沒做完。剛剛把他憑為"海空英雄",卻連當年的八一建軍節上也沒讓他露面。難道說他的死是軍隊的一種恥辱嗎?要我說就算是恥辱也不是他的,他完成了作為一位飛行員的本職工作。如果這樣你還認為他死得值,我也只好承認自己不是民族主義份子了。其實,還有一種既不死人又有效的方法。用巡航飛彈飽和攻擊,但飛彈太貴,中國制造能力又有限,還是不用的好。所以,還是用前面的三種方法好,反正中國人多。大家看老美不慣就并肩子上吧,用人海戰術壓死他,不過最好還是別找軍隊的麻煩,中國軍隊還要保衛國土呢,可不能想打誰就打誰。
熱心網友
我個人認為可以用核潛艇,,戰斗機,導彈,核水雷。
熱心網友
我認為利用潛艇是對付航母群的最好的方案,因為潛艇是在水下運動的,在水下可以發射導彈將其擊中,而且可以在遠程發射,利用衛星定位,他雖然有雷達可以測到,但我們可以用別的東西來干擾他的雷達,使其不知道哪個是真的,等他清楚了,我們的導彈已經發射了,那時已經太晚了,那他不就死定了嗎?
熱心網友
俄羅斯彩虹設計局制造的3M82EMB型 超音速反艦導彈
熱心網友
破航母的最好辦法是:定時爆破!
熱心網友
1、潛艇突襲或潛艇集群作戰。2、潛艇輔以混合艦隊。3、混合艦隊輔助海航。4、導彈飽和攻擊。
熱心網友
還有巡航導彈、彈道導彈、中子彈等。
熱心網友
方法大致如下:1。核彈直接突襲(一顆足以,但可能會預示核戰爭的爆發,因此使用可能性不大。)2。潛艇狼群戰術(多艘潛艇協同作戰,互通情報,牽制敵輔助尤其是反潛艦只,創造戰機)3。特混艦隊混戰,我海軍水面艦隊配合海航全力出擊與之對戰(正式打法)4。碰巧或意外,比如某艘潛艇不小心溜進了航母戰斗群而敵方又未發現。。5。導彈突襲,實施飽和攻擊。。。亂彈炸死6。在我近海,出動空軍以壓倒數量狂轟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