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頂鶴的具體外貌,生活習性?
熱心網友
據(jù)測算,全世界大約有二千只丹頂鶴,國約有一千只,主要產地在黑龍江。中國政府已將丹頂鶴列為一級保護動物。 丹頂鶴俗稱仙鶴,古時還有許多不平凡的名稱,如仙客,陽鳥,丹哥,紫卿,蓬萊羽士等。丹頂鶴天生一副優(yōu)美的體型,富于曲線的脖頸,挺直纖細的長足,一身潔白的羽毛,墨黑的翅翼,配上一塊鮮艷奪目的紅色肉冠,可算是長足涉禽中的佼佼者。丹頂鶴能鳴善舞。它舞蹈時先把長長的脖頸曲向脊背,尖嘴朝天,接著雙翅展開向前扇動,雙腿跳躍。有時抖動雙翅,兩腳移動,旋轉。更為有趣的是兩只鶴會面對面地“對歌”,“對舞”。看上去無一不是姿態(tài)優(yōu)美,氣度不凡。 丹頂鶴棲息于開闊平原、沼澤、 湖泊、海灘及近水灘涂。成對或結小群,遷徙時集大群,日行性,性機警,活動或休息時均有一只鳥作哨兵。候鳥。遷徙時排成"一" 字形或"V"字形。以魚、蝦、水生昆蟲、軟體動物、蝌蚪及水生植物的葉、莖、塊根、球莖、果實等為食。繁殖期4-6月,求偶伴隨舞蹈、鳴叫,營巢于具一定水深的鹵 蘆葦叢、草叢中,每產1- 2卵,孵化期30--33天,早成鳥,2歲性成熟,壽命可達50-60年。中國古時把丹頂鶴看成是“長壽” 、“吉祥”的象征,多為詩人,畫家筆下歌頌的題材。古代高僧,道長乘鶴飄逸的神話 和傳說,更為它蒙上一層浪漫的色彩。丹頂鶴是一種候鳥,隨季節(jié)不同作定時遷徙。每 年十月中旬以后,便飛到比較暖和的長江中下游的江蘇,安徽,江西等省越冬。
熱心網友
丹頂鶴它們生活在沼澤或淺水地帶,性情高雅,形態(tài)美麗,素以喙、頸、腿“三長”著稱。它身披潔白羽毛,頸為暗褐色,次級飛羽是黑色的。特別是裸露的朱紅色頭頂,好像一頂小紅帽,因此得名。丹頂鶴是典型的候鳥,每年隨季節(jié)氣候的變化,有規(guī)律地南北遷徙。它多棲息在沼澤地帶,主要以魚、蝦、貝類和植物根莖為食。據(jù)統(tǒng)計,全世界野生丹頂鶴的總數(shù)僅1200只左右,我國約占總數(shù)的60%左右,屬于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在中國、朝鮮和日本,人們常把丹頂鶴作為長壽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