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2快硬盤其中80G那個分了C,D,F三個區, 20G那個就一個E區,全部都是FAT32格式的,在windos98/XP下正常,進入DOS下E區就是原來的F區了,原來的E找不到
熱心網友
具體來說,當計算機只有一個硬盤時,該硬盤的主分區就是C盤,其他各個邏輯分區依次為D、E……,不過當計算機中同時有兩個(或更多)的硬盤時,各個磁盤分區的盤符就會發生變化——第一個硬盤的主分區還是C,而D則變成了第二塊硬盤主分區的盤符,至于第一塊硬盤的各個邏輯分區將依次變為E、F……,二塊硬盤各個邏輯分區的盤符則為G、H……,其余盤符以此類推。 很顯然,當用戶在計算機中添加了第二塊硬盤,并在第二塊硬盤中設置了主分區之后,系統就會自動將它設置為D,這是DOS的磁盤管理原則所決定的(Windows 9X也是建立在DOS之上的),我們無法加以改變。不過利用只有第二塊硬盤主分區的盤符才會“插隊”這一規律,以及Windows 9X的即插即用功能我們仍然可采用兩種不同方式解決這一問題。 用戶若以Windows 98為操作平臺,并且只在Windows 98中使用第二塊硬盤,則上述問題非常容易解決,我們只需在CMOS中將二塊硬盤設置為NONE,盡管計算機在啟動時會因為CMOS中沒有設置而找不到二塊硬盤,但Windows 98的即插即用功能卻會偵察到新增的硬盤,并會自動為該硬盤上的各個磁盤分區設置盤符,此時所設置的盤符都是排列在第一個硬盤所有磁盤分區之后的。 如用戶硬盤原來分為三個區C、D、E,而后又添加了第二個硬盤(分為兩個區),當我們采用上述方法進行處理之后,原來第一個硬盤的磁盤分區將不發生任何變化,它仍然是C、D、E,而第二塊硬盤的兩個磁盤分區將順延為F、G,從而實現了磁盤分區的順序排列,滿足了用戶的需要。 不過此方法有兩個缺點,其一就是新增的磁盤分區全部只能在Windows 98中使用,在DOS下它們將處于“隱身”狀態(誰叫它們是通過Windows 98的即插即用功能實現的呢);其二就是我們不能將Windows 98的系統文件(也就是啟動時需要使用的文件)安裝到新硬盤中,這是因為在Windows 98啟動完成之前系統并不認識新硬盤,安裝到新硬盤中的系統文件也就無從調用了。這兩個缺點會對用戶的操作造成一定的影響。 用戶若需在DOS下對第二塊硬盤進行訪問而又不希望硬盤分區發生錯亂,這也是可以實現的。前面我們談到,只有第二塊硬盤中的主分區才會“插隊”到第一塊硬盤的邏輯分區前,而第二塊硬盤的邏輯分區則不會出現這種情況。 利用這一特點,我們在分區時只需不為二塊硬盤設置主分區(用PQmagic可以實現),而是將其整個硬盤全部劃為擴展分區,然后再設置相應的邏輯分區,這樣第二塊硬盤的盤符就會按照我們的要求進行排列,不會發生錯亂,并且采用此方式時還可以在任何條件下(包括在DOS中)訪問第二塊硬盤中的磁盤分區,從而滿足了用戶的要求。 相關軟件 分區魔法師PQMagic8。0中文版 。
熱心網友
不管幾個硬盤,系統只認一個主分區的。
熱心網友
e盤可能是ntfs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