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犀科還是桃金娘科呢?
熱心網友
木犀科
熱心網友
丁香和藥匣子是一個部門的,他們在一個房間辦公,她可能是質檢科的。
熱心網友
木犀科,就是桂花那一科。
熱心網友
丁 香 丁香,學名:Syringa,木犀科丁香屬。原產中國東北、華北地區,主要分布在亞洲溫帶地區及歐洲東南部。我國是世界上丁香的分布中心,世界上有丁香30種,而我國就有24種,在我國栽培丁香的歷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比國外早400多年。目前世界上有丁香栽培品種1000多種。丁香多生長在海拔800~3800m的山坡林緣及灌叢中或溝谷、河灘雜木林中。喜陽光充足或耐半陰,喜溫暖、濕潤,也較耐寒,耐空氣干燥。適土疏松、肥沃及排水良好的微酸性至微堿性土壤,忌低洼積水。 丁香為為落葉灌木或高4-5米的小喬木,樹冠橢圓形,枝條上伸而開張。丁香又名丁子香、雞舌香、百結、情客,種類主要有暴馬丁香、紫丁香、北京丁香、小葉丁香、白丁香、花葉丁香、羽葉丁香、四川丁香、紅丁香和歐丁香等。花色有淡紫、紫紅、粉紅、紫、紅、白色或藍色,丁香類植物因為花成桶狀,細長如丁(釘),而且開花時芳香四溢,所以人們稱其為丁香。丁香花一般3月上旬前萌動,先長葉后開花,4月中旬至5月上旬開花,9-10月份果熟,11月落葉。丁香花蕾還可煉制丁香油,是一種重要的香料,在國際上享有盛譽。 關于丁香花,民間有一個傳說:從前京城有一個廚師,為報復一個頗有文名的大學士對他的虐待,趁春節宴會跪獻一壺冷酒說:“‘冰冷酒,一點、二點、三點,點點在心’。請大人對下聯。”自稱執詩壇之牛耳的大學士左思右想對不出,在廚師面前面子失盡,不久因此氣死。來春其墳頭之上長出一株丁香,滿枝繁花。同僚見之大悟,說大學士在陰間終于對出了下聯:“丁香花,百頭、千頭、萬頭,頭頭是道。”這里的丁香是中國的特產“紫丁香”。 非洲坦桑尼亞的國花“丁香”,則是桃金娘科的常綠喬木,又稱“洋丁香”。坦桑尼亞的丁香現在我國也有栽種,這種丁香花蕾和葉片都含有香素,風吹過滿林飄香,沁人心脾。 丁香花成熟后花叢團扶,芬芳襲人。唐代大詩人杜甫寫有一首《丁香花》詩:“丁香體柔弱,亂結枝猶墊。細葉帶浮毛,疏花披素艷。深栽小齋后,庶使幽人占。晚墮蘭麝中,休懷粉身念。”輕輕幾筆把風流高潔的紫丁香花寫得楚楚動人,但又提醒人們不能為這種襲人花香所陶醉。。
熱心網友
丁香 本犀科,落葉灌木。俗稱“輪柏”、“二度梅”(每年開花兩次)。產西寧、海東、黃南等地海拔1800~3500米處,多為庭院栽培,象征吉祥、富貴。我省主要有暴馬丁香,又稱暴馬子、簪丹、西海菩提、荷花丁香、阿穆爾丁香等,株高5~8米,胸徑15~20厘米,樹冠橢圓形,枝條上伸而開張。花序圓錐形,色潔白,花期6~7月,有濃郁香味。塔爾寺的白旃檀樹,被佛教子弟稱為“西海菩提”,便是暴馬丁香。還有小葉丁香、紫丁香、白丁香、花葉丁香、羽葉丁香、四川丁香等。高1~4米,花色有淡紫、紫紅、粉紅、紫、紅、白色。花期4~9月。除觀賞綠化、作蜜源外,花芬芳,可提取芳香油。1985年3月25日,丁香被命名為西寧“市花
熱心網友
我們平時看見的丁香屬木犀科,落葉灌木或小喬木。葉對生,圓卵形至腎形,厚紙質,無毛。主要是觀賞植物。 印度洋群島上有種作香料的丁香屬桃金娘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