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詳細越好

熱心網友

  Su-30MKK 多用途殲擊機  根據中國的要求,俄羅斯蘇霍伊設計局設計師科內舍夫在Su-27和Su-30的基礎上重新設計的Su-30MKK多用途殲擊機于1999年3月9日在莫斯科郊外的格洛莫夫試飛院機場上首飛成功。現在,SU-30MKK已經在俄羅斯遠東的阿穆爾共青城航空聯合制造企業生產。第一家出場的編號為501(2000年11月到我國參加珠海航展的Su-30MKK編號502)。1999年5月19日501號機首飛成功,主要用于各種試驗。該級的主要任務是奪取制空權、大規模空襲、攻擊地面或水面目標。該機總體效能比Su-27高1。5倍。  2001年元月11日上午11點,首批01-06號機在南方首飛成功,標志著我空軍裝備由國土防空型開始向攻防兼備型發展。  主要數據:  乘員: 2人,裝備了K-36型彈射座椅。座艙裝備了新型彩色液晶顯示系統  引擎: 兩臺AL-31F 渦輪風扇發動機, 單臺推力12500千克  翼展: 14。7 米  機長: 21。94 米  機高: 6。84 米  機重: 38000千克(最大起飛重量)  升限: 18600 米  速度: 2,500 千米/時  航程: 4,000 公里(不空中加油)/5200千米(一次加油)/7000千米(二次加油)  最大過載:9G   武備: 一臺GSh-30-1 30mm 機炮150發炮彈,十二個外掛點(8000千克),包括空空導彈R-27/R-73,空地導彈Kh-29T/Kh-31P/Kh-59M, 炸彈,火箭,副油箱,和電子戰艙。  電子設備:經過改進的H001M多普勒機載雷達,具有地形跟蹤和回避能力,在目標探測距離、掃描區域、抗干擾能力、對主動半主動雷達制導導彈的引導方面都有較大優勢。該機還采用了新的信息處理技術、新一代計算機和軟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