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叫‘愛問”和GOOGLE不什么樣的不同!
熱心網友
因為只有愛問了才能引來愛答呀。不問哪來答呀?
熱心網友
從新浪搜索引擎的測試版本上就可以看出,新浪把搜索引擎與其iAsk、ViVi聯系比較緊密。而其正式版本就干脆放棄了isou,選擇了iAsk這個品牌,將其延伸到搜索引擎上來。看來,新浪是發現了自己的長處所在,要把其產品有機地結合起來。iAsk不僅僅是進軍搜索引擎市場,更是新浪諸多產品的“穿線針”。 iAsk這個平臺已經聚集了不少人氣,成為新浪特色服務之一,不少網民有可困惑也是來到這個平臺。iAsk與搜索引擎結合,用戶可以帶著問題來搜索,可以更加直接地搜索自己需要的結果,按照新浪的說法是“以一個獨有的互動問答平臺彌補了傳統算法技術在搜索界面上的智慧性和互動性的先天不足”。這對于搜索引擎的初級用戶是非常適用的,說不好還能改變用戶消費習慣。 新浪作為全球最大的中文媒體,內容對于新浪來說,應該說是優勢,但又可能是其短處。其新聞搜索僅僅是在其新浪新聞中,遠比Google、百度上千個新聞源要少得多。放棄新浪新聞,把新聞源擴展到所有的網絡媒體,那就是自掘墳墓,與自己賴以起家的門戶新聞背道而馳。從新聞搜索上看,新浪的門戶優勢無法發揮。 這樣看來,新浪選擇iAsk發布自己的搜索引擎品牌,是揚長避短之舉,舍棄搜索技術上的不成熟,發揮自己的內容特色。 新浪舍棄isou,還有一點不得不考慮。那就是isou這個域名作為測試版本推出之時,在業內就引發了爭議。在isou推出之前,就已經存在兩個與其域名相近的搜索引擎,一個是Yisou,另一個是AiSou。Isou與Yisou只差一個字母,而且“一搜”已經成名多時,有品牌混淆之嫌; 雖然默默無聞,但取了個“愛搜”的名字,到底誰對誰錯很難說,新浪也沒有必要一開始,就名不正言不順,為了減少糾紛,不如舍棄。此時的舍棄的損失,要比以后的糾紛解決付出的代價要小得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