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廣州日之泉的主場從8月13號開始遷到天河,請問是不是真的?
熱心網友
對。2005年07月16日與青島海信隊比賽的中場休息期間,廣州日之泉俱樂部現場宣布了一個讓現場25000余名球迷都意想不到的決定:從下一個主場起比賽場地將遷往天河體育中心!眾所周知,在很多廣州球員及球迷的心目中,越秀山體育場一直都是廣州足球的一塊福地,在聯賽賽程過半的情況下突然作出這樣的決定,著實讓人感到有些莫名其妙。對此,副總經理劉孝五和球隊老板林勤都表示,如果將主場遷到天河體育中心的話,勢必在每輪比賽的前后都能夠給體育場對面的天河城帶去更多的人流量,而球隊的胸前廣告贊助商是天河城。“在商言商,這無疑對于天河城的經營促進更大;同時,這對于廣州足球的進一步發展也會有幫助,希望老球迷們能夠諒解。”
熱心網友
聽說是真的
熱心網友
是吧/
熱心網友
是
熱心網友
廣州日之泉新賽季第一個主場比賽被安排在天河體育場進行,這讓不少人產生了疑問,是不是廣州日之泉將主場從以前的越秀山體育場遷到天河體育場呢?答案當然不是。越秀山體育場正在對場地進行擴建和改造,目前工程已經進入尾聲,廣州日之泉將于5月14日在自己的第4個主場時回到越秀山體育場,屆時球迷將會看到越秀山體育場翻修后的嶄新面貌。 打造華南地區最專業足球場 “我們翻新體育場的主要原因是原來球場的大小已經不符合現在的國際標準,而且我們還一直沿用老的煤渣跑道。去年年底,我們耗資450萬元對場地進行翻新,主要改動的就是將原來的球場擴大,并鋪上新的塑膠跑道。”據越秀山體育場場長李偉斌介紹,擴建后足球場的長度將從原來的100。5米增至105米,寬度由原來的64米增至71米,場邊的跑道都將鋪成符合國際標準的塑膠跑道。“由于球場擴寬了,運動員替補席也就隨之向外移放到看臺下邊,我們將看臺下的通道向里挖了3。1米,這樣坐在看臺下運動員替補席的球員就不用再受日曬雨淋之苦,這可謂一舉兩得。” 越秀山體育場的整個翻新工程于去年11月28日動工,預計今年4月竣工,而這也是越秀山體育場歷史上的第7次改建。1950年,廣州市首任市長葉劍英號召全市青年建設一座屬于人民的體育場,隨即,由1。4萬多名工人、學生、教師、干部及解放軍戰士組成的一支浩浩蕩蕩的義務勞動大軍,開拓出一座擁有3萬多座位的越秀山體育場。從此,越秀山體育場成為了廣州市第一個體育運動和群眾集會的大型公眾場所。1956年、1977年、1980年、1987年、1997年和2001年,越秀山體育場共經歷了6次大規模的翻修改建。 “在2001年的那次翻新改建中,我們翻新了草地,更新了供電設施、音響設備,并且增添了電子計分牌。”與上次的翻新相比,李偉斌場長認為這次僅是對場地進行擴建和改造,他也表示要將這座象征著廣州人精神的體育場打造成華南地區最專業的足球場。“在去年的中甲聯賽結束后,我們就開始了場地的改建。本來我們想過將這個場地改建成完全專業的足球場,但考慮到還要進行田徑的業余訓練以及青少年足球培訓,所以還是保留了場邊的跑道。” 慶祝“生日”辦歷史圖片展覽 “3月24日,越秀山體育場就要度過它的55歲‘生日’。”對于越秀山體育場的具體誕生日子,李偉斌場長也一直在尋找最確切的時間資料。“最后我們證實,越秀山體育場是在1950年3月24日動工,當年10月正式投入使用的。”因此,在這次場地翻新改建之后,李偉斌場長決定給體育場過一次“生日”。“為了做好這次55周年的志慶,我們準備舉辦一個圖片回顧展,主要是展覽一些越秀山體育場過往歷史的老照片,讓市民對這座老體育場有一個更清晰的認識和回憶。目前我們手頭上有一些資料圖片,但這遠遠不夠,我希望能夠發動廣大市民,動員大家將以前有關越秀山體育場歷史的珍貴老照片匯集起來。我們已經打算在近期搞一個征集老照片的活動,歡迎大家為這座見證廣州體育發展的體育場作出一些力所能及的貢獻。”。
熱心網友
可能是吧
熱心網友
還沒有。
熱心網友
問他們隊的人嘛!
熱心網友
是。